穿成青楼弃花女,养好一对痴哑儿/魂穿,我成一位毁容村妇/景安晏宁(151)+番外
罗凌身体养好之后,也要赶回京参加京中各种新年的宴会,他现在是镇北侯的明面掌管人,不能缺席。
也是要陪同参加云景曜的婚礼。
就这晚冬,罗亦窈闲了下来。
每天就是陪着两个孩子和跟王老讨论医术,去回春堂治疗重症病人。
在除夕的前夜,王老的两个徒弟终于回到了他们熟悉的隆安县。他
们二人在府城的街头不期而遇,相视一笑,便携手并肩,一同回来。
罗亦窈刚从樊楼归来,她轻轻推开家门,步入院中,只见王老正站在院中,一脸开怀。
他瞥见罗亦窈的身影,随即拉着两个人转身,抬起脚,踢向了那两个徒弟。毫无防备的两人瞬间跪倒在地,脸上写满了茫然与不解。
“快,给你们的小师伯请安。”王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容置疑。
两人尚未站稳,便听到王老的话,他们慌忙转身,只见一个魅力美丽,却眼神坚定的小夫人站在他们面前,正是罗亦窈。
“小师伯?”两人异口同声,声音中带着几分惊讶和疑惑。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比他们还要年幼的女子,竟然是他们的小师伯。
罗亦窈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但更多的是坚定和从容。她微微点头,算是回应了他们的请安。
在这桂花宅邸之中,出现了一位如此娇小的夫人,她的年龄甚至还未及他们的一半。
这份突如其来的意外,令王方海与王决明两位四处流浪医诊、受人敬仰的医者瞬间乱了阵脚。
王老见状,怒火中烧。他猛地伸出手,重重地在两人的后脑勺上拍了一记,
怒斥道:“你们两个兔崽子,究竟在干什么?声音怎么这么小,是肚子饿了,没力气说话吗?”
王方海与王决明是王老自小便捡回来的孤儿,他们二人从小便跟随王老,受到他的悉心教导与栽培。
’对于王老的话,他们向来是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的违逆。
此刻,面对王老的训斥,他们更是低下了头,不敢有任何的辩驳。
“小师伯!给小师伯请安,我是方海。”
“小师伯!给小师伯请安,我是决明。”
两个人规矩行礼。
“哈哈,你们终于回来了,王老念叨好久了,你们这是医诊走到边境了吧。”罗亦窈把两个人扶起来。
在一张丰盛的餐桌上,白芷精心准备的各种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不仅色香味俱全,更是将王方海、王决明两人的味蕾彻底唤醒。
久违的相聚,让王老与两位徒弟之间的话题源源不断。
他们一边品尝着白芷的手艺,一边细细交流着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或是探讨着医学上的独特病例。
罗宴宁,这个目前在学医的活泼可爱孩子,在旁边也不时插上几句俏皮话,为这温馨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欢笑。
两位徒弟在品尝着这些美食时,才恍然大悟,为何师父会选择在这里住下。
重点肯定是,这里的美味的菜肴。
狮子头、蒜香排骨、炸鸡、烤鸭……一道道菜肴在罗亦窈菜谱的影响下,被白芷和樊楼的厨师们完美呈现。
每一道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在这美味的世界中。
第161章 除夕
他们两个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旁边那个小女孩,不禁心生惊讶。
罗宴宁她那双明亮的眸子里,竟然闪烁着对医术的浓厚兴趣与了解。
在他们这个年纪,还在王老严厉的竹条下,被迫背诵着《千字文》,而罗宴宁她,却已经对医术有了如此的领悟。
王方海、王决明得知王老不仅学习了缝合术,还深入研究了剖解之术时,心中的震撼更是难以言表。
他们二人,赶紧匆匆忙忙把饭吃完,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师父回到了西厢房的药房。
那里,是王老和宴宁最近忙碌的战场,也是他们医术研究的圣地。王老与宴宁,两位已经在那里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药房和手术台。
平日里,如果不外出去回春堂,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药房之中,研究各种药材与医术。而此刻,又多了两个热血的徒弟加入,他们的医术研究,必将更加如火如荼。
两位中年大夫的身影在里面中显得格外醒目。
他们皆是三十出头的年纪,但各自的气质却截然不同。
其中的王方海,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身青衫随风轻摆,透露出几分江湖侠士的洒脱。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病痛。
而另一位王决明,他则与王方海截然不同。王决明身材略显瘦弱,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机敏与睿智。他的眼眸明亮如星辰,闪烁着对医术无尽的追求与热爱。他的一袭灰衣在阳光下更显飘逸。
这两位王老的徒弟,虽同为师兄弟,但性格与风格却迥异。王方海擅长用猛药攻病,他的医术如狂风骤雨般猛烈,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病魔驱逐出患者的身体。而王决明则更注重调理与平衡,他的医术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恢复健康。
他们两人和王老还有宴宁一同在药房里,各自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思绪。
王方海正思考着如何改进麻药药方,以更好地治疗那些疑难杂症;而王决明则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一种新的缝合之法,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在这个充满药香与医学气息的小小药房里,他们或翻阅记录,或研磨药材,或讨论病例,或互相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