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局(43)
肃国公府是武将世家,祖上曾跟着太/祖立下赫赫战功,而且从未反对过新政,若赵洵将其收买拉拢,对于推行新政,将会是一个不小的助力,所以陆霄一直很奇怪,赵洵为何还要花心思对付他们。
徐予和又仔细想了想,直到现在,她仍未得到那两个人牙子回去的消息,今日他又主动告知其罪证,说明他和肃国公不是一丘之貉,自然也就不会行包庇之事,那他口中的消息想来也是真的,遂道:“或有可能。”
“想要对付肃国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有御赐的丹书铁券不说,你看叔父递上去的折子,朝中几乎无人相信,都觉得是肃国公提亲未果,你爹携私报复,”陆霄叹了口气,继续道:“刘密是荒唐了些,但肃国公并非如此,连我父亲以前都常说他公私分明,为人和善,只可惜摊上个不争气的儿子。”
徐予和沉思许久,目色坚定,“我爹弹劾的奏疏,绝不是无端而起,他定是知道了些什么。”人心难测,不到最后,谁也知道真相为何。
陆霄颔首而笑,抱着装盛绒花的锦盒走在她旁边,“我们都是这般想的,燕燕,你放心。”
帘幕斜摇摇,马蹄声阵阵。
一马一车,乘着柳色,踏着春风,惬意归去。
**
“姑娘,姑娘,那两个家仆又打听到新消息了。”岁冬急匆匆奔进来,捂着胸口气喘吁吁地说道。
徐予和不慌不忙地拿起天青瓷盏,倒了一盏茶递给她,笑道:“看你急得都成什么样了,先喝口茶好好歇一歇,再说给我听也不迟。 ”
岁冬喝茶没那么多讲究,举起茶盏仰头一饮而尽,舒出一大口气,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姑娘,他们今日在人牙子的房间里发现了几张秋月楼的卖身契。”
“卖身契?”
徐予和眼底闪过一丝诧色,自己带着岁冬去过人牙子家里,那里有被人翻找过的痕迹,故而她们将里里外外都找了个遍,也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为何两个家仆一去便能拿到卖身契?
“在哪里发现的?”她又问道。
岁冬道:“这次他们搜的仔细,是在柜橱里的角落发现的,夹在书里面。”
徐予和皱眉,“卖身契带来了吗?给我看看。”
岁冬点了点头,垂着脑袋从衣襟里掏出一沓契纸,放到桌案上,“这些便是他们发现的卖身契。”
徐予和接过卖身契逐张翻看,上面章印齐全,看来确实是按该有的手续办来的,除去部分契纸有破损和污痕,还有一张在盖手印的地方有一大块深红近乎黑色的脏污,她将那张卖身契往眼前挪了挪,发觉似乎是干涸已久的血迹,其他的她倒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人牙子手里有卖身契并不稀奇,但有些卖身契的日期明明是上个月的,所用纸张也是新的,不应该保存得如此潦草。
除非……
签字画押的人不甘心,不情愿,不想被略卖。
徐予和思忖许久,她忽然生出一个更为可怕的想法,只怕事情远没有这般简单,牵扯进去的不仅仅是刘密,或许还有府尹等一众官员。
那些人勾结在一起,官官相护,共同遮掩,共同做着略卖良家女子的腌臜事儿。
见她脸色凝重,心事重重,岁冬迟疑问道:“姑娘,这些卖身契,有什么问题吗?”
第023章 意不平(三)
契纸上的名字, 都是一个又一个年华正好的女子。
倘若猜测是真,那么这些契纸就是罪恶的推手,只寥寥数字, 就颠覆了她们本该美好的人生。
徐予和顿时觉得手中轻薄的纸张有如千斤之重, 呼吸也变得愈发沉重。
“明面上自然没有问题, 但若是深究细查,便说不准了。”
岁冬半知半解,拧着两撮淡眉呆愣愣地站着。
从小被亲生父母卖作奴婢的她,对强卖人为奴仆之事已是司空见惯,当然不会明白那些契纸有何问题,家里日子过得拮据, 父母又总是紧着哥哥,她在家里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虽然哥哥很疼她,但她其实更渴望得到父亲母亲的关爱, 不过老天爷总是不让人如愿。
尽管过去了许多年, 岁冬仍然记得那一天。
那天没有下雨,好不容易放了晴, 外面很暖和, 院里的柿子树缀满了洁白的小花,花瓣圆滚滚的, 看上去很像甜甜的糖块。
母亲破天荒地说带她上街买果子,她满怀期待,特地换了身补丁最少最干净的衣裳,可到了街上, 母亲没有买来果子,而是把她领到一个身材丰腴的妇人跟前, 低眉顺眼地接过一袋钱,千恩万谢之后便转身离去,瞧都没再瞧她一眼。
岁冬实在想不明白,姑娘说律法明定略卖人口有罪,为何父母把儿女强行卖掉便不会受到惩处,不过她已经接受为奴为婢的命运,也觉得如今的日子没什么不好,很快便释怀了。
徐予和凝视着契纸许久,“岁冬,把他们二人喊过来,我有话问。”
岁冬忙打起精神,应声道是。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两名家仆便被岁冬领到了门外,他们将自己打听到的所有消息尽数交待。
徐予和心中大概有了底,又差人在侧门备下马车,打算再去肖二娘宅子里看看。
再次踏进这座宅子,她心里莫名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独自上楼,找到家仆口中所说的那个书橱,这里将近一月没有打扫,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依稀能看出留在地上的鞋印,只是太过杂乱,看不清具体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