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日掉马了吗(3)+番外
只是如今再想,当年,还不如让他死在暴乱中,一了百了。
“我知晓阿娘心中愤懑,”赵瑾棠握住宋氏的手,宽慰道。
“但李家大郎在朝为官,夫人乃太师府嫡女,其妹更是在宫中得陛下恩宠,兄长如今在李家大郎手底下当差,不可轻易开罪李家,阿娘还需谨慎,小心隔墙有耳。”
宋氏连连点头,暗道自己失言,只觉得自家女儿遭此大难,变了许多,抱着她又是好一阵心疼。
一月前,元家娘子去庄上查账,回程路上却被设计,被李家三郎骗了去
李家三郎曾向元家求亲,被宋氏寻了借口拒绝便怀恨在心,得了机会便要为难元家。
那日在城外遇上元家娘子,借着自己姐姐在宫中的恩宠,欲行不轨。
元家娘子不愿意受此羞辱,却又无处躲藏,情急之下一咬牙便投了湖。
本该溺水而亡,没想到再醒来,芯子就换了人。
一个月来,赵瑾棠借着身体不适的由头,将自己锁在屋里,旁敲侧击的从翠微口中打听了元家的情况。
又将元家二娘子的习惯脾性猜了个九成,为了不让元家人发现不对劲,赵瑾棠表面上是看话本子,实则日日夜夜抱着账本入眠。
也幸得当初在上京时,她曾跟着师兄学了些经营之道,才没让自己露馅。
只不过,日后还需勤勉,做好元家的二娘子才是。
至于李家三郎,无论今后会如何,她都一定会杀了他,让他替元家娘子偿命!
宋氏离开后,赵瑾棠见翠微欲言又止,便唤了她到跟前来,翠微也不瞒着,只问:“二娘子,那日您明明是被……您差点丢了性命,为何还要跟夫人说遇上了山匪?难不成真要让他如此逍遥法外!”
翠微乃家生子,从小便跟在元家二娘子身边,是元家二娘心腹之人,既是心腹,赵瑾棠也不瞒她。
窗外日头正盛,鸟鸣不止,连空气都染上了几分燥意。
翠微猛地瞪大双眼,遍体生寒,只听赵瑾棠一字一句道:“翠微,我要杀了李家三郎。”
--------------------
不知道说点啥
进来的家人们,大家……看文开心?
初见
第二章 初见
清明将至,雨水渐多。
一晃,又是大半月过去了。
赵瑾棠终于停了药,也不再整日躲在屋里。本想出门四处走走,但宋氏担心她病才好,身子骨受不住天气的寒凉,决计不允许她出府去。
赵瑾棠也不坚持,回书房看起了账本。
元家做的是绸缎生意,祖上只是个做小本买卖的布商,时至今日,历经几代人,元氏绸缎庄的名头越来越响,如今也是大邺有名的富商。
元家主君本想着将家中的生意交给元家大郎,但元家大郎志不在此,只爱看书做学问,却又不肯入上京考取功名,更是对商场生意提不起半分兴趣。
三年多前,新帝登基,他将自己锁在书房里三天,之后出门便宣布要参加春闱,入朝为官。
元家人哪里会不许?
如今的世道,多的是人看不起商户,若是哪家商户家中能有人考取功名,那也算是扬眉吐气,为祖上争光了。
元家大郎入上京赶考后,家里的生意又不能断,一合计后,便打定主意让元家二娘子接手绸缎庄。
谁也没料到,元家娘子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小小年纪便将铺子打理的井井有条,替自家阿爹分担了不少生意。
赵瑾棠拿着账本看得仔细,如今她既然成了元家娘子,便要替对方照顾好家里,决不能为了复仇便对元家置之不理。
“二娘子,主君回来了,”院里传来翠微的喊声,带着藏不住的欢喜,“还从上京带了大郎君的信!”
两月前,家里迟迟没收到元家大郎固定寄回的家书,宋氏实在忧心,催着主君提早押货去上京,好顺道去瞧瞧。
现下可算是回来了。
赵瑾棠去到前厅时,宋氏看着手里的信,激动不已,忍不住落了泪,一旁的元伯山正低声说着什么,哄得妻子又是眉开眼笑。
“阿......阿爹,”赵瑾棠站在厅外,迟疑着,没有第一时间就过去,就站在原地看着。
她眼前渐渐浮现出另外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身影,一时间晃了神。
元伯山回头就看见清瘦了不少的小女儿,故意板着脸吓唬她:“窈窈怎如此清瘦,我不在,是不是又磨着你阿娘挑食了?”
几乎就是元伯山开口的瞬间,赵瑾棠便红了眼眶,带着元二娘子被逼投湖殒命的委屈,带着她自己家破人亡的悔恨,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怎么都止不住。
元伯山瞬间变得惊慌失措:“这是怎么了?阿爹同你开玩笑呢,不爱吃就不吃,不说你......”
“我......女儿没事,就是好久没有见到阿爹,想您了。”赵瑾棠擦了眼泪,朝着旁边欲言又止的宋氏摇摇脑袋,示意不可多说。
投湖避难的事情,只有宋氏和翠微知道,就连李家三郎都不知道,只是以为元娘子跑得快,逃走了。
既没有得手,他也不好意思到处宣扬,只会想着再找机会下手。
至于为何不与元伯山说,自然也有赵瑾棠的打算。
依着翠微所说,元伯山十分疼爱元二娘子,若是被他知晓,就算是闹到上京,元伯山也会为女儿讨个公道。
只是,元家势微,只怕是讨不到任何好处。
再者说,越少人知道,她便越好下手。无论如何,这李家三郎的命她要定了。
宋氏虽不知道赵瑾棠的心思,但也了解自家夫君,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起身,抬手拧住元伯山耳朵:“叫你逗她,我看你这回怎么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