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殿下今日掉马了吗(49)+番外

作者: 一朵见手青 阅读记录

窗外冷风呼啸,将门窗拍得震天响,雪下得似乎更大了。

宫里一直没有消息,李子衡也拿不准赵桓的心思,又怕找不出胡姨娘背后之人,会出什么变故,有了计较。

他看着胡姨娘,心底暗骂:这个疯妇,决计不能再留,否则,李家早晚会毁在她手里。

“郎君,”门外传来管家的喊声,带着几分急促,他敲了门,继续道,“宫里来了人,说圣上召您入宫。”

李子衡微怔,真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哈哈哈哈,大郎君啊,没听见吗?圣上叫您入宫呢!”

李子衡拉开门,将胡姨娘的声音抛诸脑后,他绕过抄手游廊,却仍旧能听见胡姨娘的叫骂声。

他停下脚步,回头吩咐:“去堵了她的嘴,别让人死了。”

李子衡本想让人将胡姨娘送出城,再找机会要了她的性命。

只是不知道她背后是何人,更何况如今,赵桓既召他入宫,恐怕也是要过问此事了。

若是在此时又闹出了人命,在圣上那里更是说不清了。

管家应声,刚想退下,他又想起件事儿,从怀里掏出封信来,恭敬说道:“郎君,这是平州送来的,说是一定要让您仔细斟酌。”

李子衡接过信件,边走边拆,看清信内容的瞬间,他猛地顿住,来来回回将信看了好几遍,眼底皆是不可置信。

在原地停了许久,他的脑子仍旧是一团乱麻,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也总觉得有什么地方被自己忽略了,可就是想不起来。

无奈之下,李子衡也只好收敛心绪,正欲抬脚离开,却瞧见了领着孩子站在游廊下的袁氏。

袁氏眼中难掩担忧,她让女婢将两个孩子带下去,这才走到李子衡身边:“行之,胡姨娘她……”

“不必忧心,”李子衡笑笑,温柔极了,“我进宫一趟,你与孩子安心在家。”

……

李子衡脚步不歇,赶到宫里,他立在石阶下,等着传召,却又被总管告知:“李大人,圣人正与徐将军谈事,您且等着罢!”

天色渐晚,万物俱寂,直到地上的雪积了一层又一层,铺得厚实。

殿门终于打开,李子衡落了一身的雪,整个人都僵硬了,他费劲的抬头,看向台阶上方。

“哎呦,李大人,怎么都不打伞呐,”总管打着伞下来,抬手拍落了他肩膀上的雪,小声提醒道,“殿前失仪,可是要问罪的。”

李子衡颔首,费劲将自己从寒冷中扯出,一说话,口中都冒着寒气,“多谢方公公提醒。”

殿内烧着地龙,暖意十足,李子衡骤然处于温暖之中,整个人都忍不住发抖,喉咙发痒,却不敢咳嗽,他疾步走过去,叩首跪拜。

“微臣请圣下安,圣上万岁。”

赵桓拿着本奏折,稍稍抬手一扬,“李卿,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入宫?”

“家中姨娘惊扰圣驾,臣罪该万死,”李子衡半起身,稳着嗓音开口,“求圣上恕罪。”

赵桓“啪”的一下奏折丢在桌子上,他按了按太阳穴,似是有些无奈:“李卿啊李卿,朕瞧着平日里你也不是个糊涂人,怎么连家事都处理不好?”

“有冤情便去报官府,这么简单的道理只怕是寻常百姓都知道。”

“既然如今闹到朕跟前了,于公于私,朕也要过问一番。”

李子衡再次伏地,不等他回话,又听赵桓幽幽开了口:“李卿,朕只问你,关于这命案你可有话与我说?”

李子衡想起此刻还藏在自己袖中的信件,他犹豫万分,却不敢拿出信件。

此前种种,包括这信件内容,皆是猜测,又怎可随意说出。

“臣幼弟死于非命,府衙还在追查凶手,臣保证定然不会让此事传到淑妃娘娘耳中,扰娘娘休养,请圣上放心。”

“李卿,朕要听的可不是这个,”赵桓叹息,“枯木杀人,你可知出自谁人之手?”

李子衡越发摸不着头脑了,可也不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控沈宴,他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臣不知。”

赵桓重新拿起奏折,缓缓翻着,哗啦声在静谧的大殿内响起,如同一把匕首,慢慢凌迟着李子衡的皮肉。

良久之后,赵桓道:“李卿,你不若再仔细想想?”

明明是寻常语气,但李子衡只觉得一股寒意忽地从脚底板腾起,心中颤抖。

--------------------

俺知道节奏很慢,可快了又怕讲不好故事,笔力不足,多多担待!【滑跪,拜谢】

——

生疑

第二十七章 生疑

整个大殿温暖而静谧,摆在最中间的紫金吉兽炉中正燃着香,轻而缥缈的浅淡白烟从里头飘出,令人忍不住放松。

李子衡却只觉的浑身发冷,在外头冻了许久,加上来自天子的威压,他如今半边身子已经发麻,毫无知觉。

那句“不若再仔细想想”沉沉压在李子衡的心头,他的思绪飞速旋转,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沉默之下,他猛然惊觉,难不成赵桓早就知道了平州来信的内容?

转念一想,李子衡又觉得此事似乎也正常。

毕竟,当年发生的一切,他们李家几乎参与了全程,圣上派人盯着李家也情有可原。

否则,如今他又如何能娶得到太师府的掌上明珠,又如何能平步青云,坐上今日的位置?

如果,自己不主动交代,再隐瞒下去,恐怕会真正惹怒了赵桓。

想到这儿,李子衡从袖中掏出了信件,颤颤巍巍地举过头顶,恭敬道:“圣上,这是臣舅父自平州寄来的信件,告知臣此事当与镇北王府的小王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