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薄命册(261)+番外
于婆子还不死心,游说顾青,“
这个女子脾气太坏,何必与她同住呢,我看她对你也是大呼小叫的。不如把另外一半屋子也买下来,给她钱,让她去别处住去,多省心。你要害怕,一个人不敢住,我过来陪你。”
正说着,在门缝里偷听的阿霞突然在屋子里隔着门喊,“有些人还是长点心吧,别引狼入室,让人谋财害命了!”
顾青忍不住笑了,于婆子气得手发抖,顾青跟她解释,“她好开玩笑,您别介意。我们俩发过誓,住在一起,像亲姐妹一样,同甘共苦的。我让她走,不合道义。您就别说了。这事不成。您要修房子就修吧,我想您老人家也有亲戚,到亲戚家住几日也就是了。我们自梳女不能和别人住得。”
于婆子走了,顾青很认真地想,如果不是因为阿霞走了,阿贞也不一定就被人害死了。毕竟阿霞是和她同时自梳,又一起买屋,还发誓互相扶持的人,情分不比旁人。后来住进来的几个年轻自梳女,只是借住,情分就淡了,她们也没有阿霞的泼辣,就算明知道于家人蛮横,也不愿意得罪人。
如果阿霞还在,就不一样了。凭她的泼辣和对阿贞的保护,于家人恐怕不能轻易得手。
没有听了阿贞劝告的阿霞被沉谭了,没了阿霞保护的阿贞也被人害了。这姐妹两个都有可悲之处,一个过于痴情,一个过于善心,失去了彼此之后,都活不好。
阿霞在阿贞的心里是亲人,也是伙伴,所以阿贞的愿望里,第一个就是救阿霞,阿霞的沉谭,一定让她很伤痛吧。
顾青没法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阿霞,但是阿霞的关心她领情了。但是顾青的善举招来了一些占便宜的人,知道她借钱不要利息,后来又有些人来找她借钱,小钱她就借了,大钱一般不借。有人抱怨,顾青就说,“我赚的钱,于家借走好些。他家还了,我才有钱借你。”
这样一来,好些人都知道于家跟自梳女借了好多次钱,那些借不到钱的就对他家不满起来。
于家也不是没有收入,但是赚的钱都拿去还其他债主了。后来债主逼得急,于婆子带着小儿媳,拎着一盒糕点,又来找顾青。
“这回借多少?”
于婆子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开口,“40两……是多了些,不过最近以前的债主逼上门,都说我遇见了活菩萨,自梳女借钱给我家都不要利息……我家以前为了大郎的病,借了好些钱……如今债主都让还。”
“40两啊……这回可是我的棺材本了。”
于婆子一听有门,立刻说好话,“我家一定还的,我
小儿子说了,这钱他做牛做马也还上。”
顾青借了这钱,于婆子好长时间没有上门。
但是后来,于家大郎病逝,于婆子还是又来了,借钱埋葬儿子,还说起,“自梳女不是有的要‘买门口’吗?姑娘愿不愿意到我家做守墓清。”
顾青看她红肿着眼睛,心想,这也是个苦女人,丈夫儿子都死了,自己还到处借债度日。但是她不该因为贫困,就去算计别人,最后谋财害命。
现在这个女人说着买门口,还不是想赖账。
“不好意思,您老人家可能不知道,我们自梳女如今自己买墓地了。”
“我听说了,可是,那终究靠不住。你无儿女为你祭扫,那坟不久荒了?”
“自梳会要组织祭扫的,我们这几年都给已经故去的自梳女祭奠扫墓的。您老人家就不用操心了。”
“那终究不一样的……我家小儿子如今有儿子了,我有孙子了。你如果到我家买门口,侄子会为你扫墓的……”
“那我这姐妹买墓地就白买了?”阿霞又嗑着瓜子从屋里出来。
于婆子最不待见她,“把钱退了不就行了。”
“得,你白忙一场。”阿霞冲顾青翻个白眼。
“真不用了。我没那个意思。我们自梳女以后都不用买门口的。我们有了自梳会,大家都是姐妹,自己解决所有事情。”
于婆子又劝了半天,无功而返。
顾青很高兴,她就喜欢看着于婆子费尽心机,也达不到目的。
“你借她那么多钱,是什么意思?”阿霞这次没有骂顾青蠢材,倒是一脸神秘地问。
“你别多想,我能有什么意思?”
“是吗?她欠了你又100两银子了吧?”
“嗯。”
“你不问啥时候还。”
“还没到期呢。”
“小心打了水漂。”
……
过了段时间,顾青病了,阿霞跟别人说,病得很重,饭也不想吃,觉也睡不好。于婆子还上门探望过,又说起了买门口的事情,被阿霞拿着扫帚撵出去。
不久,阿霞开始借钱,说是阿贞的病需要昂贵的人参才能治好,不少自梳女都来探望过。顾青躺着,没有精神,话都不太想说。
于家人遗憾,不能继续捞好处了,有阿霞拦着,房子也想望不上。但是,于二郎提醒他娘,“这债是不是不用还了。”
“人死债消,还什么还!”
于婆子说完了,也觉得债主死了,好像是好事。
就在一家人高兴的时候,突然有几个彪形大汉上了门,“是于家不?你们欠了自梳女沈静贞的债是吧?”
“是啊,不过,你们是谁?”于二郎有点吓到。
领头的一个摆威风,不说话,跟着的就说,“这是我们威哥,打听打听,我们威哥的名声!十里八乡,谁敢不服?”
“你们来我家作甚?”
“做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欠沈静贞120两银子,这债权,她转让给我们了,现在就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