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小傻子驸马(151)+番外
“目前,农户和猎户都在大理寺衙门。想来过不了两日就会有个结果。”
陶初一轻咳两声,企图让自己忘记方才的香艳场景,可是怎么都忘不掉。
姐姐好像待人采撷的牡丹花。
“大人?”
陶初一回神,“嗯,办的很好。有结果再来禀报我。”
楚寺正领命后却没有离开,察其言观其色,揣测道,“大人是有何难事?”
陶初一轻叹一声,“家事。”
“家事?”
楚寺正神色古怪,顿时联想起驸马惧内的传言。
陶初一不知他心中所想,也不愿与他多言。
“你不懂。”
不懂她媳妇儿太美的痛苦。
想又不敢想,不敢相信又忍不住想。
陶初一怕若是不能陪伴长久,她该怎么办。亲近少些,会不会容易遗忘?待将她扶上高位,自己就可以放手了。
第98章
没过几日, 有嫌疑的农户就被捉拿归案了。他似乎并不意外,也没有逃跑,问了就招供, 半点力气都没有多费。
陶初一得到供词时,揭开了一桩陈年旧事。
“如何?”
南宫云裳见她频频蹙眉,不由询问。
陶初一将供词递上, “那姚公子小时候曾经害死过农户的孩子。”
“什么?”
这也是南宫云裳没有想到的,赶忙展开纸张。
经农户招认,十年前,姚公子还是个小孩子,当时就已经横行霸道了, 姚家却没人管束。一日,姚公子看到农户的孩子在玩儿蛐蛐儿,也想玩, 就要把蛐蛐儿夺过去,可是农户的孩子太小,才两岁多,只知道哭,不肯撒手。
于是, 姚公子为了拿蛐蛐儿,竟然把两岁小儿推下山坡, 生生撞死了。后来农户告至城郊府衙,却被告知姚公子年纪太小, 不能定罪, 最后姚家赔偿一百两了事。
农户一直伺机报仇, 终于在十年后,见他又碰上姚公子。姚公子显然已经忘了他, 因为醉心蛐蛐儿,故而从农户那里买来大蜂。农户承诺有比大蜂还厉害的蛐蛐儿,让姚公子五日后去郊外寻他。
自从接手大理寺后,南宫云裳不断遇到骇人听闻的案子。有的沉冤数十年才得以昭雪,幸得她不信人死后还有魂魄,不然那些受冤的人做鬼也要难过。
“那,姚公子的头呢?”
陶初一坐到她的身侧,“在后山找到了。至于猎户寻的头又是另一段故事。”
猎户家里有个傻弟弟,傻吃傻喝不干活。猎户和娘子商议,准备把傻子卖了。可碰巧,猎户看到寻找人头的告示,心生一计,杀了傻弟弟,拿他的头充当姚公子的头赚赏钱,一石二鸟。
“这帮畜生,早就该伏法了。”
南宫云裳蹙眉道,不只大理寺、刑部要约束,那些府衙也该好好管理,免得他们山高皇帝远,不干好事。
“这个案子已经结了?”
陶初一点头,“农户已经认罪,念在当年恩怨,酌情免了死罪,只是这牢房他是出不去了。当年断案的官吏被罢黜,姚员外也因为勾结官吏而获罪。猎户那就更是死罪了。”
说着,她将人抱住,拍背顺气,“姐姐莫要生气,坏人自会落网,这不就碰到咱们了吗?”
同一时间,二公主损失一个替她弄钱的心腹,怕是要气吐血了。
南宫云裳抬手,覆在她的手背上轻拍两下,“还好有你在,不然费的功夫就大了。”
此案了结,陶初一在朝堂与民间的名声大涨,人们从开始背后质疑到纷纷倒戈,只用了一个案子的时间。毕竟很少有人相信痴儿刚恢复就能断案了,可事实总是令人打脸。
陶初一进补的这段日子,顺便拉上南宫云裳一起补身子,互相喂参汤不说,还要互相喂糖,使得从旁经过的侍从们都不敢抬眼。
“姐姐喝汤。”
陶初一亲手喂,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
南宫云裳依言喝完了参汤,抓住她的手担忧道,“你的内伤怎么样了?”
闻言,陶初一面不改色,“好多了,但想完全好还需要很久。”
“有效果就好,我就是担心你有事。”
南宫云裳头一次如此担忧一个人,会被她的喜怒哀乐而影响,几乎是小心翼翼呵护着,就怕出差错。
陶初一乖巧点头,“好,我知道。”
这功夫,一道影子从长廊飘过,闪至院中。
陶初一随影寻去,果然看见某人端着小食在那献殷勤。
“要不要歇会儿?总低头绣伤眼睛。”
紫珊鬼鬼祟祟站在后头,赔着笑道。
樱红抬头,放下绣品起身,从盘子里拿了一块山楂糕。
“我哪有你成天这样闲?府中大小事宜我都要过问,管家都没我忙。”
“是是是,樱红姐姐劳苦功高。”
樱红瞪她,“少来。”
窗边,陶初一抓了两把瓜子,分南宫云裳一半。两人就在远处望着,不时展露些许笑意。
“这么喜欢偷看?”
南宫云裳挑眉。
陶初一熟练的嗑着瓜子,“姐姐不也看的津津有味。”
话音未落,她就挨了一个脑瓜嘣。虽然不疼,可她也要表现出十二万分的疼痛,好讹姐姐。
南宫云裳被她抱住,甩也甩不掉,“好啦你,就知道借题发挥。”
陶初一歪头,靠在她的耳侧,“我觉得,她们两个挺般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