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小傻子驸马(196)+番外
有了此等言论,那些责怪陛下薄情的人得到了安抚,而忌惮新后的势力也得以松口气。只要二人离心,便不足为惧。
封后典礼在即,陶初一换上凤服,红底金线绣制,凤凰图纹耀眼夺目,仿佛有与天俱来的贵气。镶有红玉宝珠的凤冠戴在发髻上,衬得尊贵无比。
“娘娘真美。”
溪婵由衷赞叹。
陶初一在宫女簇拥下,坐上步撵,由十六人抬撵,二十八人随行。一路浩浩荡荡从栖梧宫抬到金殿。
樱红在殿上宣读圣谕,“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夏员外之女,贤良淑德,德才兼备,实乃帝后之选。今册封夏浅画为帝后,入主中殿,统领后宫,母仪天下,其父追封安乐侯,钦此!”
陶初一缓步入殿,一步步登上高位,牵住南宫云裳伸出来的手,站到其身侧。
众臣跪地叩拜,声势浩大,山呼万岁。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中,陶寺卿悄悄抬首,与殿上之人视线交汇,露出欣慰之意。
事到如今,皇后是男是女,出身尊贵与否,都不是朝野最关心的事了。只要她是个摆设,便是无害的。
陶初一与南宫云裳同坐,安然享受众臣参拜,唇角噙着一丝浅笑,看似平易近人,实则胜券在握。
等起身抬头时,不少臣子面露震惊之色。方才皇后进殿,他们个个低首,没有看清,如今看清楚了,却惊诧不已。
殿上的皇后娘娘和当初的驸马长的太像了。
第124章
然而这个酷似陶初一的女子对外称是夏浅画, 由于确实有这个人,也没人敢质疑,毕竟夏家以前的案子可是闹出不小的风波。
封后当日, 大赦天下,减免赋税,就算有人对新后不满, 因为这些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外头的流言更加离奇了,有陶初一派人散播出去的,有坊间自己杜撰的。传来传去,上演了一出替身皇后的戏码。
传言,皇后儿时与当今陛下有情谊, 后因为夏家被灭,夏浅画杳无音信,情谊就此终结。陛下伤心多年, 却阴差阳错嫁给了陶寺卿之子。此子虽然痴傻,可与夏浅画极为相象,陛下最终爱上了陶家公子。当初替身变正宫,如今正宫变替身。
再后来,驸马功成身退, 再无音信,后位悬空。陛下微服出巡时遇刺, 机缘巧合被幸存世间的夏浅画所救。夏浅画放不下对陛下的情谊,以恩情和友情胁迫陛下立她为后。陛下也因为她酷似驸马的脸, 也不论性别, 同意立后, 把她放在身边聊以慰藉。
事情传的有鼻子有眼,都快被认为是真的了。于是, 开始有人同情皇后,多年等待,却成了替身。可有人不屑一顾,称她自己愿意,明知道是当替身,还自己上赶着当,不值得同情。
传到最后的最后,当今陛下中意的永远都是陶公子一人,再无其他人能入眼,立后就是为了那张脸,连性别都不顾了。
然而,这些话传到有心之人耳朵里,就变成了当今陛下男女通吃,对前驸马也不是那么忠贞。一些人动了歪心思,殊不知正上了圈套。
不管外头流言蜚语怎么飞,陶初一在后宫过的也算是逍遥自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低眉横扫眼前狗。
十五在她脚边闹的欢腾极了,就是为她手上的排骨。
陶初一故意不给它,乐此不疲的逗狗。自进宫后,公主府的一切顺理成章被搬入宫中。她的小八和十五都养在栖梧宫,后来她又叫人寻了两只兔子来,黑不溜秋的像煤球,另一只脑袋是有块白点。她给人家取名叫纯黑和一点白,相当简单粗暴,鉴于兔子都是母的,不能繁殖小兔子,院子里还算清静。
陶初一逗着狗,“你看看你的两个妹妹,人家只吃菜就行,再看看你,顿顿吃肉,多费钱。”
十五围着她跑一圈,“汪!”
好像在控诉她在皇宫这么富贵的地方,还提什么费钱。
陶初一大发慈悲的把排骨给它了,顺手摸了摸狗头,“皇宫也是要节省的,不可骄奢无度。”
这时候,溪婵端来果盘,有新摘的冬枣。
“您和它说什么呀,它又听不懂。娘娘,枣儿可甜了。”
陶初一坐回自己的豪华梨花木摇椅上,伸手在琉璃碟里拿了一颗,果然又甜又脆。
一边吃还一边疑惑,“为什么秋季的枣要叫冬枣?”
溪婵笑道,“这冬取的不是季节,是天气。天气凉了才成熟的枣,冬就代表天冷了而已。”
陶初一点点头,又多吃两颗。
两只兔子出了笼,满院子跳来跳去,路过的宫人都能瞧见偌大的花园里有两团黑煤球在蹦跶。
其中一只跳到她脚上就不走了,陶初一低头,“这可不是你吃的,一会儿拿点萝卜叶、豆角给你。”
闻言,黑煤球头也不回的蹦走了。
陶初一又加一句,“配点窝瓜?”
兔子还是没回来,跳去了院子角落。
陶初一摇摇头,“窝瓜多好吃。”
这功夫,南宫云裳下朝回来了,一进院子就被两只黑煤球拦住去路。底下人七手八脚逮兔子,费了许多功夫才关回笼子里。
“姐姐!”
陶初一跳起来迎上前去,“你回来啦。”
南宫云裳瞥一眼兔子,“过两天,你是不是还想养点母鸡大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