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188)+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徐琅听了十分高兴,拉住徐春君的手说道:“五丫头,有你这番话,我就更有把握了。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最终这桩亲事成不成,他叔叔和我都尽力帮他去撮合就是了。”

徐琅和徐春君又说了一会儿话,因为还有事,徐琅便起身道:“我这就回去了,得到那边府里去看看。思问出来也有些天了,大哥大嫂心里多半都有些不痛快。我同他一起过去,几句话说开也就好了。”

“姑姑慢着些,我扶你出去。”徐春君连忙搀着徐琅。

徐琅又说:“我今日出来得急,随后叫人把新做出来的山药糕送过来,你大伯和你父亲都爱吃。还有些瓜果,各房分分吧!”

徐春君答应着,一直把姑姑送上了车。

荣锦侯府,夫人赵氏正命下人寻了礼单,看上头的账。

又叫人开了库房找东西,好给最近有喜事的几家送去。

侯爷陈铭和大儿子陈思敬都去了衙门,平日多数时候在家的小儿子陈思问也已好几天不在家中了。

陈家虽然人丁颇旺,但上一辈只有陈铭陈钦兄弟两个是嫡出的,上头还有两个庶出的哥哥。

等到这一辈,就只有陈思敬陈思问兄弟是嫡出。

“太太,要不叫人去二老爷家把七少爷请回来吧。”陪房过来问赵氏。

“他爱在别人家住着,叫他住着就是。”赵氏哼了一声道,“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

“太太说的是气话,”陪房笑着说,“咱们七公子最是个有孝心的,这些天心里头,指不定怎么惦记着您和老爷呢。”

“我可不劳他惦记,他如今心里哪还有地方惦记别人?”赵氏意有所指。

不过话虽如此,她其实心里倒没有太生气。

左正青事发,他儿子陈思敬是最知情的。

她知道后,便把陈思敬叫过来细问情由。

陈思敬把事情说了,但隐去了这件事是岑云初谋划的。

长辈们往往不喜欢小辈过于心机,尤其是女子。

赵氏原本对岑云初没什么好印象,听了这件事,心里头倒觉得庆幸。

毕竟儿子没有看走眼,若是看中了左正青批为命格好的,如今反倒麻烦。

心里头对岑云初的评价也比以前高了许多。

但终究是有些生气儿子自作主张,所以不许人接陈思问回家。

“夫人,四太太和七少爷到二门了。”有丫鬟进来说,“还带了不少东西。”

陈钦行四,众人便称呼徐琅为四的太太。

她们妯娌间关系还不错,况且徐琅如今又有身孕。

因此赵氏连忙站起来,一边叫人把礼单先收起来,一边说道:“你们几个人出去迎一迎四太太,再有人把茶水点心准备好。”

说着亲自走出门,下了台阶。不一会儿就见徐琅和一众丫鬟婆子走了进来,陈思问不远不近地在后头跟着。

“嫂子今日不忙?”徐琅笑容满面地向赵氏说道,“早就想着过来跟你说说话,娘家那头这些日子又一直有事。”

赵氏知道徐琅没有撒谎,她娘家那个夭折的侄女去世没多久,确实有许多事需要料理。

“你如今有了身子,就不要随意的出来了。什么事都不打紧,养好胎才是正经。”赵氏见徐琅的肚子越发大了,但整个人气色非常好,精神也完足,“如今也有六个月了,万万马虎不得。”

“嫂子说的是,别人家我能不去就不去了,可是嫂子这儿几日不来还想得慌呢。”徐琅携着赵氏的手,两个人一起上了台阶进了屋。

“你今日可有什么想吃的?告诉我,我让她们快去准备。”赵氏平时也经常派人去给徐琅送吃的送衣料,不看僧面看佛面,但就陈钦来说,她也该尽一个嫂子的责任。

第152章 好逑

待赵氏和徐琅都坐下后,丫鬟捧上茶来,陈思问方才上前来问安。

“思问那天去我家,本是立刻要回来的,是他叔叔非要留他住几日,又是给我请脉又是帮他叔叔抄录古籍,着实累得够呛。嫂子知道的,他叔叔在古籍上最是较真,说是除了他自己,只有思问的字最好,”徐琅不待赵氏对陈思问发难就先说道,“我们平日里总说,嫂子是最好命的,生的两个儿子不但孝顺,更知上进,外人谁看着不羡慕。”

之前陈钦就打发人来告诉了兄嫂,陈思问在自家小住的事。

赵氏夫妇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但此时也没有必要说破了。

“你们少夸他些吧!这孩子看着还好,其实最是左性,犟起来像头牛!”赵氏当然不会跟亲生儿子动真气,再加上徐琅在旁边,这么一说也就过去了。

陈思问也一笑就退下去了,让婶娘和母亲说话。

赵氏先是问了徐琅的身体,又问她起居。

说了半日话,徐琅才把话引到正题上。

“思敬忙于公务,顾不上亲事也是有的,思问年纪也不小了,该议亲了。”徐琅喝了口茶说。

赵氏闻言,叹了口气,把身边的丫鬟都摒退了,说道:“咱们自家人也不用藏着掖着了,他因为什么到你那儿去,想必也都跟他叔叔和你说过了。”

“思问这孩子从来不会撒谎。”徐琅笑了。

“他是一门心思看中了岑云初,我和你哥哥都不大愿意。”赵氏道。

“前些时候不愿意是难免的,”徐琅道,“到如今,嫂嫂还是不愿意吗?”

“才女难养啊!”赵氏道,“岑家那位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锋芒毕露的。她母亲你是知道的,我们年纪都差不多,早年间也常见,我就不喜欢她那性子。”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