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227)+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姨娘对我虽是过奖了,但这番道理我是极认同的,”徐春君道,“若邪能胜正,又何来人间正道一说?姨娘有此感悟,说明你慧根深厚,真是难得。”

徐琅选中秦姨娘,本就对她寄予深意。她是良家身份,模样性情,为人处世,都是百里挑一的。

徐春君觉得她如今能打破迷局,有此感悟,便如黄金淬火,愈见精纯。

何况魏氏已死,秦姨娘又生了儿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离她被扶正也不远了。

徐春君在娘家吃了午饭,才回郑家去。

方氏因时气所感,身体抱恙。

徐春君奉汤侍药,悉心照料。

眼看着郑无疾去东都已经半个多月了,还没回来,徐春君嫁过来也已经满月,又处处谨慎周全,挑不出半点儿错来。

方氏便也存了心思。

这日徐春君伺候着婆婆吃过药,温言道:“太太先睡会儿吧!这几日好转不少了,谨慎保养,就可痊愈了。”

说完准备出去,方氏却叫住了她:“好孩子,你略站站,我有话跟你说。”

“太太有什么事?”徐春君缓缓坐在床边问。

“你进门一个月了,这家里的情形,你也见得差不多了。”方氏叹气道,“我那儿子是个不肯务正业的,老太太年纪大了,我身体又不好,况且也没什么心思管家。我想了好些天了,这管家的差事还是得交到你的手上。往后你就辛苦辛苦,把这个家管起来吧!”

“太太实在有些太信着我了,我年纪轻,面软心活,让我管家,只怕管不好。”徐春君谦虚道。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你就权当心疼我了,”方氏笑了,“我早就想将这肩上的担子卸下去,从此只是吃斋念佛,闭门不出。你既是郑家的媳妇,这事情便躲不脱。”

“夫人既如此说,那我就试着做做吧。”徐春君说道,“只是还要时常向太太请教。”

“你比我强,有什么事也不必问我,我也不能帮你什么。况且既然让你当家,你便做主就是了。若什么事都请示我,又何必让你当家呢?”方氏是真的不想管这个烂摊子,“我虔心祈求菩萨,保佑你和无极两个人和和睦睦,早早开枝散叶。”

方氏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神佛那里。

徐春君听了也没有反驳,方氏这个年纪,想法看法早已是固定的了,绝不会因为别人的一两句话而改变,她喜欢怎样便由着她去好了。

没过多久,郑家的上下人口便都知道如今是大奶奶徐春君管家了。

一个个的都说:“都小心些吧,!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别烧着咱们。”

第187章 又一尊菩萨

清早,郑家前庭院子的空地上,下人们都规规矩矩站着,男左女右分作两队。

廊下台阶上放了一把黄柏圈椅,是给大奶奶徐春君坐的。

已经九月半,秋风阵阵,的确有些凉了。有的下人穿得单薄,在风中瑟瑟发抖。

徐春君穿着一身薄棉浅紫色的衣裙,衣襟上绣一朵白茶花,静雅清丽,是她自己的针线。

大管家郑龙五旬年纪,中等身材,微微发福,眉目生得一团和气。

他原本不姓郑,是老伯爷准了他随主家姓。不少人家都会给得力的下人赐姓,这于下人而言算得上是殊荣了。

紫菱和绿莼扶着徐春君坐在椅子上,郑龙便走上前,站在台阶下,低头请示徐春君:“大奶奶早,府里的下人都在这里了,请大奶奶示下。”

这是徐春君当家的第一天,按照规矩,该对下人训话的。

郑家的这些下人,没有几个像样的。除了徐春君大婚之前诚毅侯夫人买进来的那几个外,其他的多是老弱病残。

这也不奇怪,郑家如此不景气,给下人的钱自然也多不到哪儿去。

“没什么可说的,天儿怪冷的,叫大伙儿都散了吧。”徐春君和和气气的,没有半分要训话的意思。

“大奶奶,这是规矩,您好歹说几句。”郑龙微微哈了哈腰,态度十二分的恭敬,“我们也好知道往后都怎么干。”

郑家虽然破落,大管家郑龙办事却一向循规蹈矩。

包括今日这训话也是他安排下的,徐春君本没有这个意思。

“实在没什么可说的,太太管家时都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我来的日子也浅,年纪又轻,大伙不挑我的错儿就成了。”郑龙谦恭,徐春君比他还谦恭。

底下站着的人都不免有些意外,原想着这位大奶奶高低也得说出几条规矩来。谁想竟直接萧规曹随了。

郑龙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好垂手陪笑。

徐春君话已经说的这个份上,他就不能一再地强求了。

大管家不说话,其他人也不好开口,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徐春君于是起身,向众人说道:“大伙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往日是怎么干的,往后还怎么干。虽说如今换了我当家,也没必要弄出什么新花样儿来。我还要去看着老太太吃药呢,你们都散了吧!”

话里的意思很明白,没有什么新规矩,一切都按老规矩办。

徐春君说完,就带着自己的丫鬟走了,多一句话也没说。

众人在原地直望着她的背影不见了,方才轰地一声炸开了锅。

有的说:“还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呢,人家压根儿就没点着。”

大家凭常情猜度着,徐春春就算是脾气好,也得拿出几分当家的派头来,谁想竟是如此这般。

就好比一个人使足了力气去搬东西,谁想那东西轻飘飘的,倒把人给闪着了。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