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307)+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姜暖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走出了很远。

等她发觉自己走的路有些偏僻的时候,已经看不到自己住的客栈了。

这是一条窄窄的胡同,南边的墙很高,似乎是一座庙宇的后院,北边则是荒圮的废园,墙垣残破,草深树高,把月光遮住了大半。

姜暖的心忽然就缩紧了,她觉得这地方不是久留之地。

就在她转身的时候,从暗处走出一个人来,他脚步很轻,但姜暖还是听到了。

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但那人更快,几步就追了上来。

姜暖正在犹豫是快跑还是回头,一个冰冷坚硬的东西已经抵上了她的后心。

她知道,那应该是一把未出鞘的匕首。

“姑娘留步,”那人的声音比匕首还要冷和硬,且不是中原人的口音:“身上可带了钱吗?”

姜暖是个姑娘家,但外祖父和姨夫都是武官,她自幼听过一些战场和江湖上的事,知道自己是碰见劫道的了。

她并不认为这贼温文尔雅,只觉得他应该是个“老手”。

只是不想自己害怕惊叫惹出麻烦,才会说得如此和缓。

姜暖也能比划几招,那是在姨夫教两个表弟的时候她偷学的,可她还没自大到以为自己能对付得了身后的这个人。

就算看不见,也能察觉到这人身量很高,何况他手里还有刀。

“这里头有二十几两银子,你拿去吧!”姜暖拿出钱袋说:“别伤我就成。”

她其实最怕的不是受伤,更担心那人对自己动邪念。

要真是那样,只好鱼死网破,绝不能受辱。

“我只要五两,”那人从钱袋里拿了五两银子:“算是我借你的。”

这倒真是出乎姜暖的意料之外了。

“你可以都拿去,只要别伤我,我也绝不会报官的。”姜暖又说。

“如果有机会,我会还给你。”那人说着撤回了匕首。

“不必了,”姜暖没回头,她姨夫说过,遇到此等情形,最好不要看歹人的样貌,免得激怒他们:“我只是路过这里,明早就走了。”

“你去哪里?”那人似乎很执拗:“我有了钱就去找你还给你。”

“我要去代州。”姜暖没说自己去京城,但她也不喜欢撒谎,所以就说了一个半路会经过的地方。

“那好,半个月后我在代州的狮子桥等你,”那人道:“也是这个时候。”

姜暖没去过代州,但也听说过狮子桥。

天下人没去过代州的多了去了,但没听过狮子桥的却没几个人。

“好的,我知道了。”姜暖当然不打算去,所以她只说“知道了”,而不说别的。

“你一定要去,”那人又强调一遍:“我今日如此,是不得已。”

番外 暖(四)

早起,铃铛把手在姜暖的额头上贴了贴,不热。

“姑娘是夜里着了凉吗?怎么蔫蔫的?”坠子包好了包袱走过来问。

姜暖一早晨起来就显得格外倦怠,这不由得让几个伺候的下人担心。

她们姑娘从来都是活蹦乱跳的,就算这几天比以往沉闷了,可也不该是这般神情。

“我没事,就是夜里做了好多梦,觉得累。”姜暖打了个哈欠说。

她是真的没睡好,直到快天亮才眯了一会儿。

“早知道昨晚就不开窗子了,”坠子有些后悔地说:“这时候白天自然不凉,夜里还是不成。”

“又不怪你们,是我自己非要开了窗子睡的,”姜暖又打了个哈欠,说实话她真想躺下再睡会儿:“昨天的月亮那么好,关了窗子实在可惜。”

“姑娘把这阿胶吃了吧!”桑妈妈端了小碗进来说:“空肚子吃不上火的。”

阿胶还是从家里带来的,桑妈妈早起去店里的火房炖好了。

姜暖坐在床沿呆着脸儿吃阿胶,脑袋里想的还是昨晚的事。

满心觉得荒唐。

大深夜的,她一个姑娘家好死不死跳窗到外头去瞎逛,偏偏还遇见个贼。

荒唐的是那贼也不是个地道的贼,打劫还跟人商量,更荒唐的是还许了愿要还。

也许真的如他所说是不得已吧!

可他为什么还要拿匕首胁迫人呢?这分明就是打劫么!

说到底就是荒唐!

日头就这么明朗朗地照着,姜暖还是觉得荒唐。

“姑娘快些吃吧,稍后还得吃饭呢。”坠子见她只是拿小银匙在碗里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根本不往嘴里送,不禁出声提醒。

“哦。”姜暖回神,把银匙送进嘴里。

阿胶有股怪怪的味道,不过她时常吃,所以不怎么觉得。

稍后潘妈妈和大有媳妇也进来伺候,见姜暖精神不济,潘妈妈便陪着笑问:“想是这些日子天天坐车,姑娘娇贵,难免觉得乏了。”

“可是呢!别说是姑娘,谁这么终日在车上颠簸,骨头也是发酸的。”大有媳妇附和道。

她们这一路上都一盆火似地上赶着,倒显得比桑妈妈她们更殷勤。

“昨晚睡得不踏实,一会儿上车了再歇歇就好了。”姜暖笑着道。

不一会儿,早饭就都摆了上来。姜暖这些天一直胃口不佳,今早尤甚,见桌子上摆的都是清粥小菜素包子,便开口道:“昨儿住店,我见他火房门口放着好一捆大葱,去拿两棵来,搭上豆酱煎饼吃。”

桑妈妈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姑娘可算有胃口了!”

“我去拿吧!”坠子忙说。

“不用你去,你们哪知道好赖。”桑妈妈说着便扭身下楼去了。

潘妈妈和大有媳妇对看了一眼,谁都没说话。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