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37)+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我姐姐这些日子总念起几位,说那日实在多谢你们,”曾慈和她姐姐一样,也没有架子,相处起来很舒服,“今日虽为道谢,却也是常来常往的意思。千万不要我们请了才来,那样就太见外了。”

别人还未及说话,姜晴忙说道:“这里头我最小了,托赖着几位姐姐能和两位县主亲近,若不嫌弃,以后必要常来的。”

曾念姐妹点头称是,众人都含笑不语,唯有岑云初冷哼了一声,她一直没正眼看过姜晴,此时也毫不掩饰轻蔑之色。

姜晴只当看不见,她只要搭上郡王府这条线,至于别人怎么看又有什么要紧。

“姜姑娘,你们家丫鬟的事可查明了?”曾慈问道。

柳儿被害的事,因为惊动了当日喝茶的许多官眷,因此几乎满京城都知道了。

姜晴忙答道:“没有呢,衙门的人虽然来了好几趟,可还是没头绪。”

“真是怪可怜的,人可安葬了吗?”曾念问姜暖。

“后事已经办完了。”姜暖勉强地扯了扯嘴角,提到柳儿,她心里还是很沉。

曾念不禁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随后丫鬟过来请示道:“唱戏的在后台准备好了,问主子们要听什么戏?”

曾念便道:“徐姑娘先点一出吧!”

徐春君笑着推辞道:“我平日里很少听戏,实在不会点。叫别人点吧,我听现成的。”

“每人都要点的,徐姑娘别客气。”曾慈把戏文单子递到徐春君手上,“好让他们提前扮上。”

徐春君推不过,点了一出《观音试玄奘》。

岑云初点的是《翠屏风》。

姜暖喜欢武戏,点了个《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姜晴小声提醒她道:“姐姐,咱们都是姑娘家,两位县主又是极尊贵的,还是不要点这些嘈杂的戏了吧!”

“嘈杂不过是外象,这戏文好看着呢!”岑云初端着茶盏,语气里含着三分讥笑,“姜二姑娘看人只分尊卑,倒不看长幼。”

言下之意是姜晴不尊重姜暖。

姜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又不好发作,毕竟这里是郡王府。

岑云初毫无顾忌,她可不能。

好在曾家姐妹连忙解围,拿话岔开了。

徐春君心说这岑云初可真是个锋芒毕露的人,她这样的性子太容易得罪人。

若无事还好,一旦有事,落井下石的人可就太多了。

不过姜晴也蛮让徐春君佩服的,因为很快她就平复了情绪,又有说有笑了。

徐春君看着无知无觉的姜暖,不禁替她担心。

不一会儿,戏子们便扮好了上台,乐声隔着水传过来,果然更加动听。

“这样院子里凉爽,真是个听曲消暑的好地方。”姜晴忍不住夸赞。

“这个戏班子是头一次请,听说唱的还成。”曾念笑道。

这时扮观音的上了台,一身白衣,眉心一点红痣。

众人不禁赞叹:“好清丽扮相!”

“他艺名叫做玉令春,扮观音是一绝,就是在如今的年轻戏子中他也是数得上的,我因在宫里听过一次,所以知道。”曾念道。

姜暖忍不住慨叹道:“他怕是投胎投差了,和他一比,我倒像是个假女人。”

众人都被她逗笑了,唯有徐春君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

此刻她心思飘忽,早已不在戏文上了。众人只以为她听得入了神,并未在意。

几出戏文唱完,该入席吃饭了。

众人起身,丫鬟推着曾念先走。

徐春君小声叫住了姜暖。

因为今天姜暖和姜晴一起出门,因此姐妹两个每人只带了一个丫鬟。

跟着姜暖的是铃铛。

“徐姐姐怎么了?”姜暖不明所以。

“阿暖、铃铛,咱们晚走一会儿,你们跟我到戏台后头去看看。”徐春君道。

她要去验证一件事,并且这事等不得。

第034章 线索

正午刚过,暑气直逼得人烦闷难解。

镇抚司衙门口的老槐树枝条恹恹,仿佛快要渴死的病人。

绿莼涨红了脸站在树荫下,又羞又气地瞪了一眼门口嬉笑的两个差官,白牙齿咬住红嘴唇,低头看自己鞋面上绣的双飞燕子。

又过了一会儿,陈思敬匆匆忙忙从衙门里出来,见到绿莼后又快走了几步,上前问道:“绿莼姑娘,你找在下何事?”

绿莼见了他面色方缓和下来,小声说道:“大人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我们姑娘有要紧的事要告诉你。”

陈思敬忙问:“徐姑娘在哪里?我这就同你过去。”

原来徐春君为了避嫌,将马车停在了街口转角处,打发绿莼过来找陈思敬。

陈思敬和绿莼走过去,不过几百步的路,官衣后背就让汗给浸透了。

徐春君是借故从郡王府出来的,姜暖她们都还未离开。

天气太热,坐在车里的她也没好到哪儿去,一脸的细汗,双颊红红的。

“陈大人,劳您走到这边来,实在过意不去。”徐春君微微颔首道了个歉。

“徐姑娘太客气了,找我一定是有要紧的事。”陈思敬知道徐春君不是那等狂三诈四的庸脂俗粉,到衙门来找自己,必是有万分要紧的事。

“我今天看戏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件事。大人说杀死柳儿的凶手力气很大,不像是女子。会不会是有人假扮了女子呢?”徐春君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譬如戏子,他们虽然都是男的,可扮上女子之后惟妙惟肖,若不格外留心,再看不出来的。”

“徐姑娘的意思是那天在茶楼之上有男人假扮做了女子?”陈思敬只觉得有一束光照进了心里。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