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392)+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快进去吧!夫人等着呢!”辛夷拥着潘妈妈进了屋。

她们两个在外边站着,孟氏挑帘子走了出来。

“太太,您瞧瞧这孩子,白白胖胖的。这一路都睡着,一声不哭。”潘妈妈说着献宝似地把篮子举了起来,揭开上面的布,里头是一个睡熟的婴孩儿。

“那就好,那头都料理好了?”孟氏问。

“太太放心,保证一点纰漏都没有,他们压根儿不知道咱们是谁家,更不知道要这孩子做什么。”潘妈妈压低了声音说。

孟氏把篮子提了进去,让潘妈妈在外间等着。

姜晴躺在床上,她脸色苍白,神情也十分憔悴。

孟氏把篮子里的男婴抱了出来,放在她身边。

“娘---”姜晴拖着哭音说,“把那个也留下吧,就说是龙凤胎。”

“傻孩子,龙凤胎的肚子能是你那样的吗?何况早有大夫给你号过脉了,男女未必断得准,一胎两胎还是能看明白的。”孟氏替她掖了掖被角说,“咱们可不能画蛇添足。”

“这孩子,这孩子要送给谁?可一定要给她找个好人家呀。”姜晴心里头十分难过,眼睁睁送走自己的亲骨肉,她的心像刀割样痛。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好好坐你的月子,把身体养好了是正经。”孟氏说完就把旁边榻上的那个小襁褓拿了起来,放进篮子里。

“娘,你让我看她一眼吧!”姜晴哭着央求道,“怎么说她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看什么看?!看了你心里更难受。”孟氏狠心道,“谁叫她不体谅你呢?她要是多长那一块肉,又何必这样?是她自己没福,随她去吧!”

孟氏也希望这孩子是个男孩儿,可惜天不遂人愿。

她女儿走到今天不容易,可不能因为这个丫头片子把前途给毁了。

她拿布遮上篮子,又提到外间来交给了潘妈妈。

“送得远一些,别留下祸患。”

潘妈妈答应了,提了篮子又从原路走了出去。

宗家是在第二日早上才知道姜晴在娘家生产了,宗夫人听了,忙问:“大人孩子可都好吧?”

姜家来报信的人满脸带笑地说:“亲家太太放心,母子平安。小少爷,白白胖胖的,有将近八斤重呢!”

宗夫人听了不禁念佛,回头叫人把宗天保叫过来,对他说:“天保啊,你媳妇生了,是个儿子。咱们过去看看吧!”

第331章 姐妹情

姜暖由霍恬陪着,高高兴兴地来看望徐春君。

她如今有了近六个月的身孕,孕相明显。

穿一身浅绯配酒红的衣裳,喜庆又温馨。

脸上依旧不脱稚气,嫩乎乎的,新摘的桃子一般水灵。

“你呀,都快当娘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小娃娃似的,”徐春君捏了捏姜暖的脸说,“也只胖了一点点,如今吃得睡得都好吗?”

姜暖使劲儿点点头说:“都好,都好,姐姐不用惦记我。我才知道你们钱庄上的事,公爷一直瞒着我,等到没事了才告诉我。”

“你现在不是怀着孩子吗?怎么能让你着急呢!”徐春君说。

姜暖的为人大伙儿都清楚,最是个热心肠直性子的。

当初岑云初失踪,她着急担心,差一点儿滑了胎。

所以有些事不叫她知道是对的。

“我本来前些日子就要来看你的,他总是拦着。我还奇怪呢,后来他跟我说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姜暖道,“我就觉得不对劲儿,平时我来看你,他都二话不说的,这一次就有那么多借口。”

“事情已然过去了,”徐春君笑着说,“如今你知道了也不必着急,全当个笑话听了。”

“姐姐你可真厉害,这事儿要是落在我头上,我肯定当时就急疯了。”姜暖真是从心里佩服徐春君,“你最后想的办法可真是绝!公爷听说了都夸你了不起呢!我听了也觉得脸上有光。”

“你不过是没遇到这种事情罢了,人被逼到绝境到时候脑子转得最快了。”徐春君一边说一边携了姜暖的手进屋,“这个月份容易饿,我叫厨房做了几样你爱吃的点心。”

郑无疾则陪着霍恬在前头的客室喝茶。

姜暖有些日子没来徐春君这里了,到她房间后便看徐春君最近又做了哪些针线活儿。

翻到一个天水碧缎面绣着枣子的小小肚兜,那枣子一个个圆鼓鼓,红彤彤,配着绿油油的叶片,可爱煞人。

姜暖一瞧就知道这是徐春君给她肚子里的孩子做的,欢欢喜喜地拿着问徐春君:“姐姐,这是给我的吧?”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孩子若是男孩儿就叫枣哥儿,是女孩儿就叫枣妹。而且那些别的样式也都有些俗气,倒不如这个好。颜色鲜亮,寓意也吉祥。”徐春君笑答。

“这个我真是太喜欢了!”姜暖爱不释手,“今日我就带回去吧!以后每天都拿出来瞧一瞧。”

“是一整套的,还有小衣服和小裤子呢,等都做完了给你拿过去。”徐春君说,“还有一个小枕头。”

“哎呀,姐姐,你真是太细心了,居然做一整套!”姜暖更高兴了,“美死我了!”

“你呀!真跟孩子一样,霍公爷把你宠上天了。”徐春君也从心里替姜暖高兴。

如今她有人疼,有人管,再不是先前那个寄人篱下的小丫头了。

“姐姐,如今郑姐夫也改过自新了,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先前他们跟我说我还不信呢!今天见了才知道,一个人若是从心里想要改变就真的像换了个人一样。你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若是云初知道了,必然同我一样高兴的。”姜暖不得想起了岑云初,语气原本是欢快的,到后来也变得低沉。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