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暖(511)+番外
“是啊,娘娘,奴婢宁愿愿意一头碰死,也不要嫁人。”临溪哭着说。
岑云初见她们两个如此坚决,只好说:“那就姑且先放一放,往后再说吧。”
朝中的变化让姜印之多多少少有些惴惴不安。
跟孟氏说:“前几年咱们和崔家走动的得有些频繁,如今他们家倒了台,该不会有人趁机参我一本吧?”
“应该还不至于,不管怎么说咱们和霍家宗家都是姻亲,有谁会不长眼地拿你来做文章?”
“说的是,说的是,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姜印之只觉得心里一松,也不管这句话好听不好听了。
“老爷且放宽心吧,咱们不会有事的。”孟氏说着又叹了口气,“比起这个,我倒是更担心阿晴。自从天保去了之后,她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
前些时候宗家夫妇也甚悲痛,我想着把她接回来,又觉得不妥,身为媳妇总要侍奉公婆才行。
如今天保过世已经百日,我想把阿晴接过来住上些日子。”
提起女儿,姜印之也是连声哀叹,说道:“接回来吧!让她在家养些日子,也平复平复心情。”
孟氏于是便收拾了,坐车到了宗家。
宗夫人整个人都瘦得脱了相,面容苍老,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脸上总带着笑了。
她见了孟氏,难免有些过意不去,不管怎么说,宗天保没了,姜晴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亲家母,你千万多保重。千不看,万不看,还得看兴哥儿不是?”孟氏的态度一如往常,这些日子她心里也很不好受。
可不管再怎样,人死不能复生,她女儿守寡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那也只好如此。
“唉,亲家母你说的对呀。”宗夫人叹了口气,勉强让自己的神色看起来好一些,“也许久没见你了,我现在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我来是想把阿晴和兴哥儿娘俩接回去住些日子。”孟氏说明来意,“不知道成不成?”
“这话说的,阿晴住娘家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宗夫人听了说,“其实我也想着让回去住些日子,可是又怕她多想。
如果你来接她正好,就让她收拾收拾,跟着你回去吧。”
姜晴每日里浑浑噩噩,脾气变得越发不好。
身边的下人都战战兢兢,唯恐多说了一句话,就要被大奶奶责罚。
哪怕见了兴哥儿她也没好气,吓得奶妈赶紧抱着孩子离开。
兴哥儿如今已经快一周岁了,虽然还不会走路,可已经会说简单的字。
如今宗家老夫妇两个把他看成了唯一的指望,若不是还有这个孩子,他们两个只怕也随着儿子去了。
也正是因为兴哥儿的缘故,他们对姜晴处处宽容。
孩子已然没了父亲,总不能让他再没了母亲。
可是这些在姜晴眼里统统都看不见,她只顾着自怨自艾,只觉得全天下自己最倒霉。
“阿晴,跟娘回去住些日子吧!我同你婆婆说了,她也愿意。”孟氏看见女儿是真的心疼,花一样的年纪,从此只能青袄白裙,做个孀妇。
看到母亲姜晴变得平和多了,她也想回娘家去住些日子,在婆家实在太压抑了。
“把孩子留下吧,不用带着。我只想清清静静地呆些日子。”她只觉得孩子厌烦,说到底,终究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所以这孩子一哭,她就打心底里烦躁。
都过去这么久了,他居然还记得宗天保,总是“爹爹”、“爹爹”的叫。
每当这个时候。姜晴真恨不得掐死他。
第427章 惊闻
连着下了几场雨,枣哥儿便有些脾胃不和。
姜暖把孩子抱过来跟自己睡,一晚上醒好几回。
过了几日,天晴了,孩子也好了。
徐春君过来探望,见枣哥儿瘦了,就说:“可怜见的,小孩子不担沉重。病了几日就瘦了这么多。”
“谁说不是呢,胃口也不好。总得过些日子才能再胖回来。”姜暖亲了亲孩子的脸颊,偎着他的额头,一刻也不愿放下。
“小孩子瘦得快,胖得也快。”徐春君说,“这个时候大人的肠胃都容易闹毛病,更别说孩子了。”
“给哥儿蒸的蛋羹好了,”坠子进来说,“姑娘把他给我吧,等喂完了再抱进来。”
姜暖把孩子交给了坠子,然后和徐春君说话。
“郑姐夫这些日子咋样?要秋闱了,可有把握吗?”
“他倒是夜以继日地学,”徐春君一笑,“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用,毕竟早年不曾用功。姑且一试,不中就再读三年。”
“郑姐夫不做官,经商也是好手,”姜暖说,“又有爵位,也不差什么。”
正说着,就听见外头有人说话,像是在训斥谁。
仔细一听是万妈妈的声气,姜暖就问:“外头怎么了?”
万妈妈连忙进来,陪笑着说:“吵着夫人和郑大娘子了吧?都是我不好。”
万妈妈是这府里的管事妈妈,一向最懂规矩的,她这样难免让姜暖起疑,就问她:“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不是什么大事,夫人请放心。”万妈妈赶忙说,“是花房的柳妈妈,蛰蛰蝎蝎来跟我说事情。
我说夫人房里有客,多大的事情不能过会儿说,真是越老越没规矩了。”
“想来是有什么急事吧?那柳妈妈平时也不是盛不住事的人。”姜暖听了说,“别人倒还罢了,徐姐姐又不是外人,听一听也无妨的。”
万妈妈听她如此说,也不好再瞒着了,就说:“是这么回子事,咱们在城外庄子上住着,回来的时候府里正好有个缺,不就把那庄子上的小云带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