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588)+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难道她当初就没跟你们说要带着这玉佩上京来认亲吗?”姜暖问。

“她倒是提过一句,可我们都没放在心上。公爷这么大的人物,哪是咱们小老百姓能高攀得起的。”陈大忠搓了搓手说。

很明显,陈家人的想法和双怜无法一致。

陈家人太过本分,绝不肯生出半分投机取巧的心思。

可双怜这种人却是哪怕有一丝希望,也会拼尽全力构求。

在她看来,冒一次险就有可能得到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远远比安分守己做个穷人要划算得多。

因此她毫不犹豫地一脚踢开了碍事的陈家,把玉佩弄到手后,一个人上了路。

“既然这样,叫人把双怜叫来,你们对证一下。”霍恬说。

双怜在屋子里刚绣好了一个花枝,听说公爷和夫人叫她过去。

她低头缓缓地把绣花针插好,顺便偷了个笑。

霍恬和姜暖同时要见她,显然是应允了她提出的条件,然后把她打发出门去。

这一回她没抢到金元宝,但好歹也弄了个银锞子在手上。

否则,到现在她还只是乡间一个和离了的农妇。

遭人白眼,受人奚落。每日里吃糠咽菜,穿着破衣烂衫。

上百亩地的田庄,一千两雪花纹银,更有一处能下金蛋的铺子。

她往后的日子真是要多滋润有多滋润,不必看谁的眼色,不必讨好谁,倒也逍遥遥自在。

她这么美滋滋地想着,就来到了正房外头。

微微收起心思,端正了脸色。

她还是不能在霍恬和姜暖面前露出太难看的嘴脸,说不定以后有什么事还要再来求他们呢!

“公爷、夫人,双怜带到了。”婆子在外头说完,就有人打起了帘子。

双怜低着头规规矩矩地走进去,刚要行礼,却看见了陈家三口人,立刻吓得倒退一步,脸都白了。

韦玉看着她笑道:“怎么?认不出来了吗?”

“你们……你们怎么会来这儿?!”双怜像见鬼一样。

“你咋能做出这种事来?冒充我们家人来这里行骗!”陈大娘说,“你爹找不见你,急得什么似的,去年冬天就亡故了。”

双怜怔怔地看着他们,眼里满是不甘。

“双怜,到公府招摇撞骗,这可是大罪。”韦玉提醒她,“你还是好好想想到公堂上怎么求情吧!”

双怜扑通一声跪倒,哀求道:“公爷,夫人,是我错了!求求你们开恩吧!”

“双怜,你实在是太可恶了。如果不严惩你,将来还会有人到我们这里来行骗。”姜暖这次没有心软,她吃过的亏够多了。

双怜见求她不行,立刻转向了陈家人哀恳道:“看在咱们曾经是一家人的份上,你们帮我求求情吧!

公爷和夫人一定会给面子的!我以后安分守己地跟小山过活,绝不会再有二心了。”

第496章 小丑谢幕(加更,求票!)

小山就是陈大忠的儿子,因为先天不足,什么重活儿也干不了。

而且每逢换季就要生病,家里不多的收入几乎都用在给他看病吃药上了。

“你天生就是个不安分的,况且咱们两个已经不是夫妻了。”陈小山每说意句话就要咳嗽几声,“脚上的泡是你自己走的。你要不是太贪心,何至于落到这步田地!”

“是啊,你爹临死前还后悔呢。当初你们家卖爆竹,日子还算过得去。

是你非撺掇着做大,把你娘给炸死了。”陈大娘也忍不住数落她,“你这丫头实在是个不省心的,把你留在哪儿都是个祸害。”

双怜见他们不替自己求情,还反过来揭自己的短。

知道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也就没有耐性在众人面前演戏了。

她跳起来指着陈家三口人的鼻子骂道:“你们这群窝囊废!有什么脸数落我?!

穷得揭不开锅了,都不想着树挪死人挪活。还赖在三间草房子里混吃等死!

依着我全家进京来投奔霍公爷,念在老爷子是霍家旧部下的份儿上,给口汤喝也能把你们喂胖了。

可是你们呢?左一句廉耻,又一句本分。那些东西有个屁用?!能让你们吃饱还是能让你们穿暖?!

我也不知道缺了什么德,嫁给这个病痨鬼。想要过几天好日子,你们还都拖我的后腿!”

“闭嘴!这是什么地方?容得你如此放肆胡闹!”万妈妈呵斥道,“如今都问明白了,就把这胆大妄为的贼妇送到官府去!”

“我还是黄花大闺女呢!”双怜拼命推开来抓她的人,“我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

你们要把我送上公堂,好啊!到时候我可没有好的说出来!”

“你还想怎样?血口喷人吗?”韦玉看着她冷笑,“像你这么胆大妄为的人,的确能干得出来。”

“那又怎么样?这次要不是你从中作梗,我早过上好日子了!”双怜冷笑着看着韦玉,“我这叫宁撞金钟一下,不打铙钹三千。

况且你又是什么好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你现在就是一条疯狗,除了狂吠乱咬,还能做别的吗?”韦玉微微眯起眼睛,不屑地笑道,“我早就看出你心术不正,有所图谋。

除了在公府招摇撞骗之外,你在进京的路上还干过不少好事儿吧?

牟家店的小客栈失火,烧死了人。那火是你放的吧?”

“你胡说!我没有,我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做出这些事来?”双怜瞪着眼睛,惊恐万分。

“你不用跟我说有还是没有,这些话都到公堂上去细说吧!”韦玉看着她,眼神冰冷不屑,但又带着一点儿怜悯,“双怜,如果你一开始只是拿些银子走,是不是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