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618)+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就拿高才人的这件事来说吧!不少人一定会认为我心肠歹毒,蓄意陷害。

实则我已经避重就轻,网开一面了。”

高惠妃听出她的弦外之音,但又不得不提防岑云初是在拿话试探自己。

“所以我才说,娘娘其实是个心地仁慈的。”高惠妃道。

“在凤羽宫当差的太监孙钊,他的老家在淮阴吧?”岑云初忽然问道。

高惠妃一听更加心惊,眼神不仅有些躲闪。

“我知道那火是谁放的,也知道是谁指使的他。”岑云初一双妙目直视着高惠妃,“这件事本来做的也不够机密,想要查出真相来丝毫也不难。

因此我说我没有赶尽杀绝,网开一面。惠妃娘娘可懂我的意思吗?”

到了这时候高惠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岑云初早就已经知道是高月影指使人在她生产那日放火。

就算岑云初和孩子最后平安无事,可纵火依然是大罪。

如果这件事被抖出来,可就不是高月影一人一身能扛得下的了。

就连高惠妃和整个高家都要被她连累。

高惠妃回到宫里听说这件事后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当她知道高月影居然胆大妄为,唆使人在岑云初的寝宫放火。

她便立刻找到那个人,想办法把他送出宫去了。她以为这件事做得很机密,却不成想岑云初早已了如指掌。

因此高惠妃站起身来,向岑云初行了一礼说道:“贵妃娘娘,您的大恩大德我高芝兰永世不忘。”

“惠妃娘娘请坐吧!不必向我行礼,我这么做也是有私心的。”岑云初既然说了要把话挑明了,那就不会遮遮掩掩,“这宫里的人各怀心腹事,都要为自己打算。

我之所以只动高才人一个,一来是因为她自入宫起便与我过不去,唯皇后马首是瞻。

便是我存心要放她一马,她也绝不肯就此放过我。

而来惠妃娘娘你更多的是求自保,并不会真正站在我的对面。

你会在我和皇后之间选择一个,但皇后娘娘的性情你也是了解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当初有意向我靠拢。”

“娘娘见事分明,”高惠妃道,“皇后是靠不住的,更何况太子一直有些忌惮二皇子。”

高惠妃心里清楚得很,一来他们家本来就有把柄握在岑云初的手上。

她将高月影关进冷宫,也一定把那纵火的太监命人看管了起来。

到时候一旦利益相争,这张被裁云出捏在手里的底牌就会亮到明面上。

二来就算皇后能够容下自己,太子也多半不能容下二皇子。

身为母亲,高惠妃其实并不多么在意自己的安危。

可她唯一的儿子却是她拼了命也想要护住的。

何况皇上如今春秋正盛,将来就算传位给五皇子。

二皇子也早早被赏了封地去做藩王了。

远离京城,不问是非,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我知道惠妃娘娘是明白人,知道孰轻孰重。”岑云初道,“我的话很直白,但直白有直白的好处。我们之间的确应该坦诚一些才好。”

如果要把对方拉拢过来,藏着掖着耍花样,必然是不成的。

高惠妃也笑了:“我还真是喜欢贵妃娘娘的坦诚,能让我放心,安心。”

窗外的石榴花艳红似火,这般喜庆的颜色,仿佛昭示着有什么好事即将到来。

第523章 重任

徐春君穿着一件透花纱的窄裉袄子,下配着绫裙,正把一大叠账簿码齐了放在桌子上。

阿蓑端着茶来,催着徐春君喝了一口。

“大奶奶,你快歇歇吧!这些天一直忙着。”

徐春君笑了笑说:“也忙得差不多了,回头叫易掌柜来,把这些账簿子拿回钱庄去。”

阿蓑答应着,阿笠走进来说道:“徐家的姑太太来了。”

徐春君一听,连忙站起身迎了出去,徐琅笑盈盈地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奶娘和丫鬟,抱着她家的双生儿子。

“姑姑今日不忙?”徐春君笑着说,“我还想着过一半天到你家去呢!”

“没有你忙。”徐琅笑着拉住了徐春君的手,“我知道你必然忙得不可开交,因此过来瞧瞧你,看看有什么可能帮得上忙的。”

徐春君早命丫鬟端上茶水点心来,又叫她们带着两个哥儿去后花园看金鱼。

徐琅说:“你们可定好离京的日子了?”

“差不多下个月十五走,”徐春君说,“衙门上的事也得交接。”

“从这里到陈州走水路更快些,”徐琅道,“况且这时候天气热,走水路少受罪。”

“我跟姑姑想的一样,”徐春君笑着点点头,“只是得多备些艾草香囊,水边蚊虫多。”

原来郑无疾已经被任命为陈州知州,且是皇上亲自任命的。

前些日子岑云初亦将徐春君宣进宫里,特意叮嘱了一番。

徐春君要随夫上任,京中的一切事物都得提前打理交割,因此这些日子很是忙乱。

“我一会儿去瞧瞧你家老太太和太太去,”徐琅道,“你们这一走,两位老人家心里头必定是万分舍不得。”

徐春君听了也不免轻叹一声,说道:“我和大爷也是放心不下,故而把姐姐一家请了来在这儿住着,总是更能照应些。”

“你姐姐姐夫都是良善厚道的人,有他们在,你和无疾总是更安心些。”徐琅说,“生意上的事一则有易掌柜,二来我和你二哥哥也能帮着照管些。

自然比不得你在京中,但好歹不会赔本就是了。”

徐春君人缘极好,因此到她需要帮忙的时候,别人都乐于出手。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