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云暖(689)+番外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徐春君和姜暖相视一笑,明摆着岑云初是要封后的,到时候就得搬到正宫里去。

不过一来淮阳王的案子还没定案,二来,那边的宫殿估计是要重修。

“你们既然来了,就在宫里多住些日子。春君去了这一年多,咱们总算又能重聚了。”岑云初笑着说,“更何况如今这宫里,再也没有人为难你们。自然是怎么随意怎么来。”

“我和徐姐姐也是跑到这儿来躲清净的。”姜暖说,“否则只怕要推不开门了。”

“是啊,淮阳王一案牵扯甚广,没个三年五年完不了。你们还记得前朝的雍王案吧?前后历时有十年。”岑云初说。

姜暖当然是不知道这个的,徐春君却清楚。

淮阳王是三朝重臣,关系盘根错节。

对于主犯的审理或许三五个月能有结果,但被牵连的人却不知道最终会挖出多少。

官场的血雨腥风,徐春君是见识过的。

尽管她那个时候还很小,但记忆却很深刻。

她祖父当年主持变法,变法失败后,被革职流放。

参与变法的人,几乎无一幸免。

但当今圣上却很认同当年的变法,徐春君隐约感觉到,这场风波稍微平息之后,她大伯等人应该还会被委以重任。

所以说䆠海沉浮,实在有些令人捉摸不定。

第586章 无疾归

徐春君在宫里住了小半个月,郑无疾就回京了。

和她们之前预计的差不多。

郑无疾把淮阳王府中的一干人全部登记造册押往京城,同时将淮阳府邸查抄了个干净。

光是清点那些田产财务,就足足用了三天三夜。

这还不包括淮阳王在京中的财产。

吴先生的笔都写秃了三支,这还不是他一个人在记账。

郑无疾算了笔账,如果把淮阳王的这些家产折合成银子发给陈州百姓。

每人能得三十两。

淮阳王府被查抄的时候,当地的百姓连唱了三天大戏。

当地的官员抖衣而战,那七个知县全部成了戴罪之身。

不少富商企图跑路,都被郑无疾给扣住了。

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些你点子也不能放过。

这些年他们背靠着淮阳王这棵大树,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

如果不加以惩治,又怎么算是对老百姓有所交代呢?

郑无疾来京城的那天,百姓们沿途相送。

有不少父老怕郑无疾这一去就不会再回陈州了,都哭着跪求郑无疾,无论如何要在陈州任满之后再走。

郑无疾来的这一年多,实时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如今淮阳王这座大山倒了,老百姓更能挺胸抬头地过日子。

像郑无疾这样的好官,对老百姓而言,从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郑无疾一再表示自己会尽可能向圣上禀明依旧回陈州来任职。

他也舍不得这里,又何况还有很多举措没有实行。

回京的路上日夜兼程,郑无疾实在是太想念妻子和女儿了。

郑无疾回了京,徐春君自然带着女儿回了家。

此时芳菲的身世也不必再隐瞒,众人都知道了这孩子就是郑无疾夫妇两个亲生的。

方氏抱着孙女儿爱不释手,说:“我这辈子就可惜没生个闺女,看见人家有女儿,眼馋得要死。

这回有了我大孙女,奶奶可有人疼了。”

当即就拿出一套自己压箱底的首饰给芳菲:“这套头面奶奶说什么也没舍得让你爹看见,这还是我出阁的时候我祖母给的,是宫里头头赏赐的物件儿。”

“哎呦,太太,你这可有点儿偏心了。”郑无疾故意闹着说,“早些年跟我说家里没有钱了,这套头面换个几千两银子总不在话下吧?”

“那个时候你也是太荒唐,若是像现在这样,我也不必留下这套东西给自己做过河钱。”方氏笑着说,“实则现在这东西对你们来说丝毫也不稀罕,春君想要这样的东西,多少得不来?这不过是我做祖母的一份心意罢了。”

老太太金氏见了重孙女儿,也是高兴得不得了。

非要自己拿钱给芳菲办满月酒。

虽说芳菲现在已经五个多月了,可因为出生就被带离了父母身边,后来虽然抱了回去,可是一直有事,并没有给她办满月宴。

陆夫人听了也拍手道:“老太太这话是正经,这孩子已然够委屈的了,这事儿上不能将就。

刚好无疾也回来了,大伙儿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对了,姑姑,听说遇之明年要大婚了。可准备得怎样了?”徐春君笑着问陆夫人。

“十停准备了三四停了。了,”陆夫人眉头舒展着笑着说,“春君啊,我还想着跟你说呢。

等哪天你有了空帮我拢一拢,看看还有什么缺的漏的。遇到这样的大事,非得你这么个精细的人帮着把把关才成。”

“这是姑姑赏我的脸,赶明日我就过去。”徐春君连忙答应,“您知道我最是喜欢看人家的嫁妆单子,倒不是真的为了帮忙。”

一句话把众人都逗笑了,陆夫人说:“你这孩子,都叫无疾给教坏了。以前不这么油嘴滑舌的。”

“那我有什么办法?”徐春君笑,“人都说夫唱妇随,比如姑姑您,嫁的姑父儒雅正直,自然变得端庄华贵。

再比如大姐姐,嫁的姐夫刻苦上进,她也贤淑温柔。

我家这位爷,我不说各位也知道,就我这样,还是克制着呢!”

“春君真是个好样的。不但日子过得好,还能哄大伙儿开心。”郑月朗说,“有了功不拿大,到什么时候都这么随和亲切。”

上一篇: 掌珠令 下一篇: 大理寺升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