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为霸总王爷揣崽后(109)
刘贵侧着耳朵,仔细听着,“啊?你是谁啊?”
柳柳扶额,这老头年纪大,不光耳聋,记忆也差,也难怪,柳柳在这处的时候是十年前,十年的时间早已经物是人非,谁还能记得谁啊?
柳柳对着刘贵的耳朵得大声喊,“刘师爷,我是杨,柳,柳,您还记得吗?...”
柳柳紧迫刘贵听不见,故意放慢自己的语速。
刘贵想了想,点头,平静地回答道,“我记得啊。”
众人听见刘贵说记得杨柳柳惊喜极了,柳柳更是面露喜色。
“刘师爷!您,还,好,吗?”
刘贵蹙眉,“我过得挺好的啊,你那么大声干啥?”
柳柳被说得都无语了,小声道:“你这不是耳聋吗?”
刘贵听见更不开心了,“谁说我聋?”
柳柳刚要分辨,沈停云拉住柳柳,低声道,“他好像时好时坏,神志也是一样,趁着他现在神志清醒,你问重要的问题。”
柳柳被沈停云提醒才恍然,“哦,对,我都被他气忘了。”
“刘师爷,您对我说说,这城中的仙草是怎么一夜之间全无的。”
那刘贵听见柳柳问他关于仙草的事情,立刻变了脸色。
“你们走吧!”
柳柳跟沈停云对视一眼,柳柳急了,“刘师爷,不瞒您说,我们此次来是特意解决关于灵州仙草一事,还请您,将详情告知于我。”
刘贵听见柳柳说倒是特意为了灵州仙草而来,神色有些松动。
柳柳趁机再次说道,“想想您与老杨在灵州衙门的时候,那时候满城的仙草散发着幽香,那时候百姓丰衣足食,如今灵州成了这个样子,您不想找出这罪魁祸首吗?”
刘贵听见柳柳如此说,则是一脸气愤,“这罪魁祸首,当然就是那坐山虎,要不是他把仙草抢跑了,这灵州能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吗?”
“到底发生什么了,您快细说与我们听。”
刘贵叹息一声,随后陷入遥远的回忆,他坐在院中的小板凳,望着满是繁星的夜空,悠悠说起当年事。
“当年,我与老杨来到灵州此地,当年灵州还是一个依山靠海的小渔村,只不过,因为有一个朝向东南沿海最深的吃水码头,而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小城,而因为背山靠海的独特的地理优势,村民们发现,随处长在山上的一种草,将其烹制后,能够做出顶好吃的食物来。
后来各家各户纷纷上山采摘,开始食用制作仙草,久而久之这种仙草就成为灵州的特色美食。
而后朝廷开了海运,有高丽族和倭族人来到灵州,发现灵州仙草做成的这种食物,于是将仙草到了高丽与日本,并为当地贵族所食用。
而灵州百姓借此机会,开始发现一条发家致富的新方法,就是将自家的土地栽种上仙草,然后卖给来到灵州采买的高丽人和倭国人。
久而久之,灵州百姓为了能够将灵州仙草卖个好价钱,不得不将仙草种植技术发展得越发成熟,遂后来只要是灵州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仙草。
那个时候啊,只要一进到灵州成立,就能够闻见,那仙草特有的香气了。
我跟老杨上任的那几年,也正是把灵州的仙草生意推向高丽与日本最好的那几年,所以这灵州百姓都是靠着仙草生意富饶起来的。
可惜后来,好景不长...”
刘贵说到这处,神色黯淡了下去。
“后来怎么样了?老杨走了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了。”柳柳双手支着下巴问。
柳柳仍旧记得在她跟老杨走的时候,灵州仍旧是一个靠着栽种仙草和这个港,是富饶一方的小城,百姓歌舞升平,而不像是现在这般萧条。
刘贵叹息一声,本来形势一片大好,城中的百姓都十分有默契按照集市上大家约定俗成的价格来将仙草售卖给外邦人,各家挣银子的多少,全在于自家能够栽种多少的仙草,种得多更多的,种得少便少的,十分公平。
可后来,满满的城中栽种仙草的大户,开始不满足于此,自然是想要赚更多的银子,于是那些大户竟相处一个将灵州仙草啊断送了的办法。
他们私自压低价格,用极低的价格将仙草卖给外邦人,逼那些栽种少的仙草小户活不下去,而这时那些大户再将小户的仙草收回,就这样,灵州的仙草在几年之间,慢慢都落在了城中几户人家的手里。
而这时,除了海患,生意十分的不景气,因为海水的倒灌,将岸上的土地冲垮了大半,栽种仙草的人在逐渐变少。
后来朝廷出了人,来修好了堤坝,就在灵州的百姓终于能得到一方保证,重新开始栽种烧仙草的时候。
城中来了一帮外邦人,有高丽人的,也有倭国人进了城便开始大肆损毁仙草,甚至最后放火烧了整个仙草园,从此那些高丽和倭国人,只要是在灵州见了仙草,就会大肆在城中损毁。
灵州百姓都害怕惹祸上身,时间一长,自然便不敢再擅自栽种仙草,甚至谈草色变,如今这城中,竟是再也无人敢栽种仙草了。
众人听见刘贵的一番叙述,盘旋在心里几日的问题终于揭开了。
柳柳眨着眼看着沈停云,“原来仙草竟然是这样消失的。”
沈停云点头,又陷入一阵沉思,他快速理顺着刘贵所叙述出来的事情,又抬起头问道。
“那您可知道,灵州匪患一事从何而起。”
刘贵想了想,“此事发生在修筑堤坝后,高丽与倭国人进城抢烧了仙草,灵州百姓再也不敢栽种仙草的时候,那时候灵州百姓原本富足的生活失去了赚银子的来源,各家各户开始败落,壮丁找不到赚银子的法子,只能出海打鱼,可朝廷后来又实施了海禁,那些壮丁也只能往北方去寻找新的生计,只在灵州留了一片老弱妇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