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一支哈士奇雪橇队[天灾](1)

作者: 小蜜蜂嗡嗡响 阅读记录

────────────

本书名称:我有一支哈士奇雪橇队[天灾]

本书作者:小蜜蜂嗡嗡响

本书简介:天空一声巨响,系统闪亮登场!

来自高等文明的系统携带主人“拨乱反正”的任务来到小说世界,它本想绑定被更改了气运的男主角,却阴差阳错的选了他的猫做宿主…

猫猫虽可爱,但好难沟通。系统每天都在愁得头秃,好在有可赊账的智慧药剂,猫猫变得聪明了很多。

看丧尸横行的末世,猫猫一家如何“艰难”求生。系统如何努力将剧情还原,小倒霉蛋陈曦如何从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注意:1.本文为天灾文,无丧尸无异能

2.本文多是日常生活

3.因部分内容是查资料来的,所以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作者君会尽量让剧情合理。

在养了第一只哈士奇之后,褚乔就暗暗在心里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养第二只哈士奇。

可没想到,没等她把狗子带去绝育,那家伙就自己往家带了个不要彩礼的上门媳妇,两条狗亲亲热热分开一秒都不行。

褚乔更没想到的是,继养了一对时不时就要给她秀一场恩爱的狗夫妻后,她再度收获了一窝狗崽崽。

一个人,九只狗…

一个人,九只哈士奇!

这日子还怎么继续过?毁灭吧!

褚乔带着她的九条狗回了乡下老家和老妈一起经营小商店。

超级火山的喷发使得雾霾漫天,从此世界一片暗黑不见天日。

天灾出现后,褚乔作为一个普通人民该如何生存?国家又该怎样应对?

内容标签:幻想空间系统轻松

主角视角褚乔??配角二哈

其它:二哈全家

一句话简介:天灾后,狗拉雪橇助我运输货物。

立意:自强不息,努力生活。

第1章 “嗷呜~”……

“嗷呜~”

“嗷~”

接连不断的嚎叫声中,昏黄的灯光下,沙发里坐着一个年纪大约在二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她留着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巴掌脸上长了双长而微微上翘的丹凤眼,纤瘦的鼻子下,是一张标准的菱形唇。

她长得算不上标准国泰民安的大美人,五官组合起来略显犀利,却是个极具辨识度的漂亮姑娘。

已然对这种程度的嚎叫声近乎免疫了的褚乔揉了揉额头突突直跳的青筋,打开手机找到视频播放器,看起了里头的一段录像。

嘈杂声里,一个长相极其漂亮的少年酡红着一张脸,伴随着音乐摇摆着身体。

这个少年,是褚乔的前老板,也是褚乔的前网恋对象,她的同校学弟——宁渊。

而这段醉醺醺的表演,正是褚乔毕业那天聚餐时大家一起喝大了的时候,唯一一个因为酒量还算可以的她偷摸录的。

“噗…”

即使看了至少有几百遍了,但这段舞姿依旧还是褚乔的快乐源泉,每每都要给视频里的少年一个“硬汉”的称号,这舞跳得,感觉幼儿园大班的汇演,五六岁的小朋友都要比他四肢协调,至少人家不会左脚踩右脚、转身必摔倒。

总时常也不过一分多钟的视频眨眼间就播完了,褚乔打了个哈欠,有点昏昏欲睡。

“啧!它们怎么还在叫?快让它们停停,不然一会儿邻居该来敲门了。”

身穿一身深蓝色宽松睡裙的褚妈开了条门缝,从里头探出个脑袋。

她手里还拿着个七寸多的平板,平板上播放着某部不知名的国产小短剧,里头隐隐约约的传来片中女主角夸张的哭喊声。

褚乔懒洋洋的应了声,丢开手机环住身前伸着脖子仰着脑袋,不断发出防空警报般低鸣的白加黑。

右手一箍,轻松拿捏。

没了领头的,沙发另一侧仰头跟风的桃子也慢慢停了下来,一双莹润水泽的杏子眼疑惑不解的看着褚乔,似是不明白她为啥要捏住白加黑的嘴筒子。

“呜呜…”

在叫得正起劲儿的时候突然被强停,白加黑有点懵逼。

它抬了抬粗实有力的前爪,试图甩头来挣脱束缚。

没了噪音,褚妈趿拉着拖鞋慢悠悠地上了楼继续看她的小短剧。

褚乔冲着她离开的背影道:“别看太久,你的老花眼已经够厉害的了。”

回应她的,是速度加快的咚咚声。

褚乔无奈摇头,打算起身去把门关了。

结果珠串门帘子发出“唰”的一声被掀开,一个年纪大约在四五十岁模样的大叔走了进来。

他人生得矮胖粗壮,皮肤又糙又黑,油光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走路时不合脚的鞋子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

“你妈不在?那你给叔拿瓶高粱酒呗!”

原本只是趁着休长假回家探望一下独居在乡下的老妈,结果回家一看,老妈杵着个拐棍,竟是走路都困难了。

她不由分说的带了老妈去了镇上最好的医院,挂了号后紧跟着就拍了片子。

褚乔对医学方面的东西懂得不多,但纵使是她,光从那片子里,竟都能看出问题来,可见褚妈的膝盖问题有多大。

褚乔虽然是A市本地人,但再是繁荣的大城市也有极为偏僻的边缘地区,像她家说是郊区,其实更像是个独立存在的小村子,甚至于地图上都标识为安家铺子。

安家铺子的住户不算多,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几乎各家各户都有小菜园,吃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村后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和树林,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全国人民都穷,为了填饱肚子村里人还时常进山寻摸东西吃,后来到了八九十年代,村里人开始养羊,家家户户都把羊赶上山去吃草,那时的人也不懂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不到五年山上的环境就被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