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沙山早月(7)

作者: 境风 阅读记录

“我去给他们拍点照片……顺便吃席。”

听见他要拍照片,梁愿醒来劲儿了:“你一个人拍吗?需要我帮忙吗?我会打光会P图,我还有台相机!加一个70-200的变焦镜头!”

段青深扶着方向盘倏地笑了,看着前边快乐的摩托,清了清嗓子:“限速60,减速。”

“哦。”

“你没事儿的话可以一起。”段青深说,“刚好我……我没相机用。”

“啊?那你要是没遇上我,你怎么办?”梁愿醒的声音和他人一样,干净清爽,和猎猎风声一起从对讲里飘出来。

傍晚天地晦暗,他看得见摩托车的尾灯,听得见梁愿醒的声音。忽然间真的在想这句话。

要是没遇上你,我怎么办。

可能昨晚没地方过夜吧,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来自己拍的照片会有人这么喜欢。

大部分当代年轻人的颁奖台是:设为头像、设为聊天背景、设为朋友圈背景、设为屏保。

《去西北》是段青深失去相机前的最后一张作品。他没想过有任何人会记住他,更没想过会有人会为了那张照片,要从西湖骑到西北。

他迄今为止的人生没有被这样纯粹的欣赏的眼神注视过。

父母常常把“作用”和“价值”作为观看他作品的开场白用词,最后以“还是学业为主,别太分心了”收尾。

“喂喂?”梁愿醒没听见回音,“Test!Test!”

“在。”段青深说,“我要是没遇上你,就现买一台。”

“哦……”梁愿醒略感失望,原来也不是多重要的事情。

“倾家荡产买一台。”段青深补充。

“哈哈!”他又开心了。

这条路是国道104京岚线,全长两千六百多公里,连接着福建和北京。他们的行程是穿过江苏抵达山东半岛的一个海滨城市。今天从京岚线拐上宜金公路路过吉渡桥的时候,段青深降下车窗,让北干河的秋风扑进来。

和风声一起涌入车厢的,还有不远处那辆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

距离镇江市区不远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十月的蚊子比盛夏的更毒,面馆天花板的灯罩里,虫尸遮了一小块光,还有些飞虫在里面乱蹦。店里墙上挂着灭蚊灯,偶尔噼啪一声响。

段青深从面馆收银台走回餐桌的时候,见他仰着脑袋,便也抬头顺着他的视线看。

哒。段青深把冰镇可乐放在他面前。

“谢谢。”梁愿醒说。

“看虫子呢?”段青深在他对面坐下,问道。

“为什么飞虫会死在灯里呢?飞不走吗?”

“不知道。”段青深摇头,“可能等虫子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烤干了吧。”

面馆的门头牌子就是耿直的“镇江锅盖面”,里面六张长型餐桌,每张桌子上一瓶醋和一罐油泼辣子。

油泼辣子的容器看上去用了很多年,因为梁愿醒把盖提起来的过程中有着不小的阻力,盖和罐身已经被厚厚的油粘黏在一起。

“哇。”梁愿醒看着里面红彤彤的辣椒油,以及迸发出来的香辣味道,发出感叹,同时吞咽了下。

刚好,面馆老板端来他们的两碗面,秋夜里热腾腾的汤面,富有层次感的香味扑面而来。梁愿醒刚舀起一大勺辣子,段青深立刻看向他。

“饮食清淡点,伤口还在恢复。”

梁愿醒震惊地抬眼:“可我舀都舀了。”

他很希望辣椒会说话,说一句我来都来了。

“那就放我碗里。”段青深无情地说。

第4章

面馆的餐桌算不上宽,点的面都是大碗,两个碗的边缘快挨着了。

梁愿醒捏着勺子的手微微颤抖,最后争取了一下:“你能吃辣吗?这闻着挺辣的。”

“能。”

一勺辣椒油被放进段青深的面碗里。面汤是卤牛肉的卤汁汤,咸鲜的口味里稍微偏甜,辣椒油落进去后迅速荡开。段青深用筷子搅了搅,立刻获得了一碗香辣牛肉面。

把梁愿醒眼睛都香直了。

段青深笑了下:“你少放点吧,小半勺。”

时间挺晚的了,面馆老板已经收拾好门口煮面的大桶,几大盆卤好的牛肉和切好的肴肉封上口,搁进冰柜。

老板的手机里播放着带有口音的评书,关掉门口轰轰作响的什么机器后,走到他们桌边,说:“你们慢慢吃,不用着急。”

二人向老板点头说谢谢。

老板去冰柜里拎了瓶冰豆奶,自己一个人在最靠里的餐桌坐下休息。这里是市郊,晚上从国道下来的司机们多会选择在这一片吃饭歇脚。

进来几个大叔,老板坐直,摆摆手说:“没有了,卖完了。”

二人同时抬头,对视一眼,笑了下,挺走运的,再来晚点老板估计店门都关了。

这晚过夜就在国道附近,连锁酒店蛮干净,开了间双床的标间。

不过大概是为了节约空间,这双床标间里的两张床距离可能就一根手指头,一道缝。

梁愿醒对着那缝瞅了半天,说:“我们晚上玩手机得小心点,这缝真是为了让手机溜下去量身打造的。”

段青深点头:“好,会的。”

段青深拿消毒湿巾准备擦一下两个床头柜,叫梁愿醒先去洗澡。

“这房间都小成这样了,还至于摆个电视柜挂个电视吗……”梁愿醒洗完澡出来,跨过地上的行李箱,嘟囔着。

抬头才发现段青深在窗边打电话,抿住嘴没再出声。

“嗯,中秋节回奶奶那边的时候看了她的体检报告,指标都还可以……之后,之后接下来比较忙,我下周末就不去您那了。好,爸您也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