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安(158)+番外
罢了,记得这些便足够了。
至少,她至少要坚持到阿耶的罪名被平反,阮氏清名重现,这才能真正松上一口气。
但那郭子寒……
阮如安至今没弄清楚当初穆靖南让镇北王将其“保护”在幽州的真实意图,不过如今将这些线索细细串起来……
他们大约也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既是如此,阿南可相信郭子寒的供词?”她的声音柔中带着一丝低缓,却没有放松对他的试探。
穆靖南却只是笑了笑,伸手将她的手握住:“安安,你的担忧,我如何不知?郭子寒的供词,若是真的,岳父的冤屈便能昭雪;若是假的,我自不会让他活着离开大理寺。”
这话说的坦荡,却让阮如安有些无措,她缓缓将手抽回,心底的思绪却未曾完全平复。
若真只是怕她担心……穆靖南不应该早在她有孕时便与她提及此事吗,那时候他还可没失忆。
阮如安不信穆靖南不觉得她很看重阿耶和阿弟,她有孕以来,更爱忧思甚多,这一点,穆靖南也是清楚的。
他显然是在乎她,也是爱惜她的。
既然如此,他又何须隐瞒至今。
又何须…..兜了那么大圈子。
这很显然说不通。
“阿南,你方才说……记得一些片段,可还记得祭礼之前的事?”阮如安心头起了主意,她出言试探,声音轻缓,似乎漫不经心。
穆靖南抬眸看她,那一瞬间眼底有光微微闪过,但很快便被他掩藏在一贯的温和笑意之中。他唇角微扬,语气不疾不徐:“有些记得,有些却模模糊糊。譬如……你替我理冠簪发,那场景倒是清晰得很。”
他的声音不轻不重,像是随口一提,却又恰到好处地抛出一段阮如安无法否认的记忆。
可这也太笼统了。
他们成婚六年,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
阮如安被这话稍稍一顿,片刻后才垂下眸子,唇边带了点意味不明的浅笑:“阿南倒是记得这一节。”
穆靖南看着她的神情,指尖在矮几上轻轻一敲,语气淡然却含深意:“左右这记忆丢失也甚不碍事,只要还能护着你,便已足够。”
这话说得真诚又笃定,听在耳中虽不觉刺,却像细雨无声落在心头。
阮如安也是愣了片刻,这才继续接着话。
“阿南,你倒是爱说这些话来哄我。”她声音柔软了几分,终是将话题轻轻岔开,“方才郭子寒供词中提到突厥与契丹之事,你可曾安排人彻查?”
她这几日在前朝也是看了不少折子,也与大理寺来往颇多,可却连郭子寒半点儿影子都没瞧见。
这说明什么?
说明穆靖南先前根本就没打算让她知道这件事情,更说明……前朝的事,他早有谋划。
事到如今,阮如安不会看不出兰寺卿是穆靖南的人,既然如此,他和大理寺的所作所为;相必都是她的这位“失忆”夫君一早安排好的。
他早就料到有这一日了。
怕是早在他和阿耶谋下此事时,他心里便已经有数了。
思及此处,阮如安不禁打了个寒战。
如此帝王心计……
阮如安不禁有些担忧;自己过去六年的、自以为完美无瑕的算计,是否真的无懈可击?
而若穆靖南真的发现,他们的这段情缘,开始于一场蓄谋已久的骗局……那么他还会宽容大度的放过她阮氏、放过她吗?
这头的穆靖南倒瞧着没什么异常。
他点了点头,声音里恢复了几分正色:“此事已有兰青何着手处理。郭子寒既是关键,便要用得其所。只是突厥动静频频,我怕此事后头牵扯甚大,不可掉以轻心。”
见人提起正事,阮如安便很快回过神来,她略一颔首,垂眸沉思,眉宇间仍带着些许忧虑。
半晌,她低声道:“郭子寒之供词,虽看似详尽,却未必没有隐瞒。阿南,若需更细查一层,务必将细节逐一核实。否则,万一有人故意以假乱真,岂非白费一场功夫?”
穆靖南笑着摇头,眸中满是纵容:“安安还是这般细致。你放心,郭子寒虽不堪大用,但我自有分寸。”
是啊,他筹谋多日,自然也不会功亏一篑,尤其是在此处。
这般轻描淡写,也更像是笃定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思及此,阮如安垂下眼帘,掩住眸中涌动的情绪,嘴角带了些浅淡的笑:“阿南有分寸便好。我只是不想事到临头,再生变数罢了。”
这样遮遮掩掩转移话题的语句,她原本是常说,本该信手拈来。
如今这个个字倒是怎么说怎么绕嘴。
她话音落下,穆靖南忽而伸手握住她搁在几案上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温柔:“安安总是担心得太多。你只需做好你该做的,其他的,都交给我便是。”
他的手心温热,带着一种让人无从抗拒的力量感。阮如安愣了愣,抬眸对上他的眼。
某一瞬,她竟看不清他到底是真的在宽慰她,还是在借机探她的心思。
-
却说大理寺的地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