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安(163)+番外
霍若宁要是真舍得利用安安,怕是早在当初皇帝第一次遇刺出事的时候,就借着这个名义“清君侧”了。
毕竟,霍若宁的霍家军当时离长安只有三四日的路程。
而镇北王的镇北军皆数守在漠北一带,就算是日夜兼程也要赶上大半月的。
霍若宁的眼神中透着无法言喻的复杂情感,声音有些哽咽:“伯父,我知道安安当年退亲时的决绝。那一日,她将婚约之事亲自了结,话语冷淡,甚至放下了那枚定情信物。可我心知肚明,是她背负的责任太重,心中无暇再顾及我。”
他顿了顿,语气低缓而沉重:“她选择退婚,是为了阮氏,也为了她自己。”
阮丞相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霍若宁口中的“责任”与“牺牲”,这些话他早已听得太多。
阮如安作为阮家嫡女,天生肩负着比常人重得多的责任,当时,她的退婚,正是为了让霍若宁有更好的未来,不至于被卷入阮家的风波。
“那你呢?”阮丞相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当年到底为何答应了她的请求,放下那段婚约?你心中若真还牵挂她,为什么不曾奋力去争取?”
霍若宁的目光微微黯淡,仿佛回到了那个决定的时刻:“伯父,当时我心中自知,安安承受的压力远远超乎我能理解的范畴。”
“若宁若强求,反倒是让她陷入更多困境。我…..又怎能再去让她受苦?”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低沉:“她那时虽决绝,我心中也明白,她从未爱我。但大抵是顾念着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她不愿让我卷入她的漩涡,身不由己。”
是啊,朝堂里的东西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时的阮家处境艰难,自然不会舍得再将同为世家之首的霍家拉下马。
阮丞相沉默了片刻,目光凝视着霍若宁眼中那份无尽的深情,心中微微动摇。
他若有所思地问道:“三郎,你可曾想过,若有一日,安安身陷危局,你是否愿意放下一切,为她拼尽全力,护她周全?”
他已年老,再难护着女儿更久。
而霍若宁……
如果将来皇帝真的出事,想必他自然能做一个好的辅政臣子,好好辅佐太子,扶持女儿。
霍若宁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眼中燃烧着决心与坚定。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若宁此生,愿为安安护周全,不论前路如何艰险。”
阮丞相沉默片刻,仿佛在琢磨霍若宁所言的真意。
最后,他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如常,但却充满了深沉的意味:“好,三郎这话,老夫记住了。”
霍若宁低头,略带黯然的神情掩饰不住他心中的情感。过往的往事,在此时此刻再度涌上心头,他轻声道:“伯父,若宁告退,您早些歇息。”
第84章 谈心 那时候的穆靖南很爱她,爱她到哪……
夜色渐深, 长安城的街道已经被沉寂笼罩。
与那些繁华热闹的街区不同,位于城南的安定门一带,灯火稀疏,只有偶尔传来几声急促的脚步声和马蹄的回响, 显得格外寂静。
这里的守卫少有往来, 城门外的长街也不常有人驻足, 显得更加冷清。
这个门常年供军队出入, 而很少有百姓经过, 因此更显得清冷而偏僻。
就在此时,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随着马蹄声的逐渐接近, 守卫站得更加警觉,一些军士也开始低声议论, 确认来者身份。
“不错,是阮将军回来了。”一名守卫低声道。
领头的骑兵是一位身着黑色铠甲的年轻将军——阮如晦。
他身下的坐骑高大, 手中紧握马缰, 目光如刀,神情严肃且不带一丝多余的表情。
随着他指挥队伍缓缓前行, 他周围的五千精骑也整齐地跟随, 马蹄踩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重的回响。
“恭迎阮将军。”守卫们恭敬地行礼, 看着队伍缓缓通过大门,门外的沉寂似乎因为阮如晦的到来而稍微打破。
阮如晦不慌不忙, 目光扫视过城门, 心里清楚今晚的任务并不简单。
他缓缓骑马走过,挥手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进城,先去大理寺与兰寺卿会合。”阮如晦低声指示, 随即他带领队伍穿过安定门,向着长安深处驶去。
自从接到皇帝的命令,暗中负责安置兵马,他便已预感到,城中的局势已经越来越复杂。
虽然皇帝命令他暂时安置兵力,但这背后隐藏的谋算与暗流却让他难以忽视。若是局势真如他所想,阮氏便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
-
却说阮如晦带着队伍,缓缓进入了长安的深处,来到大理寺。
兰寺卿身穿一袭青衫,正静静地站在大理寺的门前,仿佛已经等候多时。
他的面容冷峻,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但见到阮如晦时,脸上还是浮现出一抹微笑。
“阮将军,辛苦了。”兰寺卿微微拱手,神情间却显得颇为沉稳,仿佛早已知晓今天会发生的一切。
是了,他们都是听从皇帝的命令。
不过……前阵子北境的消息没能及时让阮如晦晓得,还惹得这位小公子哥大老远的跑去寒山寺闹了一场乌龙。
还好皇后是个聪明人。
阮如晦点了点头,目光微凝,沉声道:“事情办得如何?兵马能否安置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