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安(178)+番外
“住口!”阮如安骤然抬眸,冷冷打断他的话,“用情至深?便是这般算计他自己?”
她长睫微垂,掩盖住眼中一瞬间的复杂情绪。
思绪回到年前,那场“刺杀”后穆靖南的改变,以及他那一声声冷言冷语、和那些奇怪的举动。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算计。而她竟也被这算计困住至今。
好笑好笑,她还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没想到到头来,她才是那个被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人。
良久,阮如安抬起头,目光从叶太医与李大监身上扫过,语气已不复最初的寒意:“叶太医,此刻本宫不想听这些废话。扶曜丹是否可用,速速给本宫个明白话!”
叶太医额头沁出冷汗,咬了咬牙:“娘娘,此丹虽为奇药,但忘忧丹残留药性或与之相冲,极可能引发不可预测之变。微臣……微臣不敢妄下断言。”
闻言,阮如安看着榻上昏迷不醒的穆靖南,手中的漆盒被攥得更紧。她缓缓站起身,烛火光泽映在她苍白的指尖上,那是一种沉重到令人无法喘息的分量。
“叶太医。”她的声音轻轻,却带着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既然此丹可能救他,那便一试。”
“娘娘!”叶太医猛然抬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惊慌,“此举风险极大,若药性冲突,陛下恐……”
“冲突如何?”阮如安冷冷打断,目光如寒星般落在叶太医身上,“他若活不过七日,本宫再顾虑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叶太医听罢,愣住了。
他低下头,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里满是挣扎:“娘娘,若要服此丹,臣建议再以茯苓、黄精、玉竹等药材佐之,可稍稍缓和扶曜丹的强烈药性,与忘忧丹的残留成分中和。但……调制此药至少需七日时间。”
“那便现在去调!就是七日不眠不休,本宫也要看到药成!”阮如安声音沉冷,眼神如刀,直逼得叶太医不敢再推辞。
“是……是,娘娘!”叶太医连连叩首,额头冷汗如雨。他急忙起身,对李大监低声道:“有劳大监,需紧急调配茯苓、黄精、玉竹,再加枸杞、百合各三钱,立刻送至药房。”
李大监一听,连忙应下,转身匆匆离去。
第91章 镇北 丞相莫非是怕本王心有不甘,有所……
夜色浓重, 东
宫侧门。
月光如水,洒在东宫宫墙上,寒风轻掠,卷起落叶簌簌作响。
东宫侧门处, 两道纤小的身影正缓缓挪动, 步履间透着一股无声的急切。
穆乐宸拉着穆乐容的小手, 手中提着一盏琉璃灯, 灯光在风中摇曳, 映得兄妹二人的脸庞更加稚嫩却笃定。
“阿兄, 咱们这样偷偷出来, 阿娘会不会生气?”穆乐容小声问道, 语气中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不安。
穆乐宸回头看了看妹妹, 目光坚定:“乐容,阿耶现在命悬一线, 阿娘身边已经够乱了。我们是阿耶的儿女, 不能袖手旁观。”
“可是……”穆乐容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点头, “好吧, 阿兄,我们快点。”
兄妹二人正要推开侧门, 却被一声冷喝止住:“穆乐宸!穆乐容!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二人顿时僵在原地,循声望去, 只见阮如晦一身便服, 背着月光立在甬道上。他手持长剑,眉头微蹙,显然是才刚从太庙匆匆赶来的。
今夜太庙的动静很大, 即使是官兵有意遮掩消息,自然也难免走漏风声。
如此一来,穆乐宸兄妹二人自然也早早听到了自家舅舅和外祖父回京的消息。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阮相怕两个孩子出事,或者胡闹乱跑,阮如安这会子又走不开,这才让阮如晦火急火燎赶回东宫来守着他们。
果然,这才一到,就看着两个小娃娃要“离家出走”了。
“舅舅……”穆乐宸眼中闪过一抹惊慌,但很快恢复镇定。他松开妹妹的手,上前一步,直视阮如晦,郑重说道:“阿耶重伤,我们担心他,想去太庙守着他。”
阮如晦听了穆乐宸的回答,眉头皱得更紧,沉声道:“太庙是随意能进的吗?你们两个尚且年幼,若半路出了事,谁来担这个责任?”
如今皇帝是这个情况,放眼全天下,也就是面前这两个小家伙、和阿姐肚子里的孩子是他最后的一点血脉。
眼下乱党尚未剿灭干净,要是他们出了事,那可不是仅仅丧失了一个皇子一个公主那么简单。
储君不再,国本不稳,江山必然动摇。
“舅舅!”穆乐宸不卑不亢,挺直了稚嫩的身板,语气里带着几分坚持,“阿耶如今生死未卜,阿娘已经为他操劳至极,我们不会再添乱。我们是他的儿女,守在他身边,是天经地义的事!”
“天经地义?”阮如晦冷笑一声,目光落在他握着琉璃灯的手上,“你们这不过是无知的胡闹罢了!”
“舅舅!”穆乐容忍不住插嘴,眼眶微红,“乐容和阿兄只是想陪着阿耶。若他真的醒不过来,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说话了……”
阮如晦看着眼前这对稚嫩却笃定的兄妹,冷峻的表情逐渐松动,心底隐隐叹息。
他从战场上归来,本就带着几分疲惫,此刻面对这两个孩子,竟也有些无奈。
半晌,他将手中长剑一收,语气稍缓:“到了那里,绝不能随性妄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