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择枝(52)
蓦地,想起什么,她惊问:“非得脱衣睡觉才算?!”
可他今日亲她,只因她正巧吃过玉带糕,他喜欢那滋味。
会不会,他此刻所说的,也不是她以为的意思?!
其实,就连他要查看她伤势,也如他所说,并无邪念,是她误会了吧?!
念头汹涌浮动在脑海,许菱玉白皙细腻的雪颊登时红透,似匀了最娇艳的胭脂,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既如此,便当她才是那个有邪念的吧,毕竟她对他垂涎已久,他早就知晓。
“我,我是说,我自然也想与你亲近,只是看你更习惯穿衣睡觉,正好我也是。既如此,你我夫妻便不必,不必依着话本子里写的那般睡了吧?毕竟,也没人蹲咱们床头检查,你说对不对?”
许菱玉一时吞吞吐吐,一时又说得飞快。
终于说完,许菱玉暗自松了口气,秀才性子好,应当会依她吧?
她美目澄澈,含着赧然与期待,乌亮的瞳仁圆润润的,映着璀璨烛光,也盛着顾清嘉俊逸的脸。
顾清嘉极力克制着想要堵住她小嘴的冲动,听她说完这番话,已是哭笑不得。
一直以来,看似嚣张不羁,敢于引诱他的小老虎,原来什么都不懂啊。
嫁为人妇的女子都懂的那些事,他的傻娘子却一无所知,成亲前,她是不是错过了些什么应有的教诲?
也对,她阿娘不在,芹姨再亲也是下人,继母和舅母都不盼着她好,谁会教她呢?
嗤,顾清嘉拉住她纤白的手,低低失笑,宽肩轻颤:“阿玉,你怎能这般可爱。”
第29章 微甜(二更) ……
许菱玉腰侧的伤并不严重, 让金钿替她涂了两回药膏,没几日,便恢复如初。
忙完铺子里的事, 天气已不知不觉暖起来。
这一日,许菱玉得空, 顺路又进到凌烟书坊, 想看看有没有新鲜话本子。
站到书架旁,她忽而忆起第一次遇见贾秀才的情景。
她随手取下一册书,走到窗边雅座, 坐在金钿对首轻问:“这几日姑爷是不是也时常出门?你可知他在忙些什么?”
金钿几乎日日跟随许菱玉身侧,本也不太清楚。
刚要摇头,忽而想起一事。
前天日头好,她碰巧和长缨一道去附近河边浣衣,见他们的衣物尘土气比往日重些, 便随口问了一嘴。
沉吟一瞬,金钿轻禀:“听长缨说, 这些日子他们是出城过,说是姑爷读书有不解的地方,去请高人指点。”
“高人?”许菱玉困惑,喃喃自语。
清江县最好的书院,乃是段家族学,借吴兴沈家的势,倒也请得两位名家坐镇指导族中子弟。
孟家表姐的夫君,便曾在段家族学读过书, 后来因不学好,族长怕他带坏族中子弟,把他赶出来了。
族学里也不是只收段氏子弟, 沾亲带故的亲戚,甚至非亲非故的外人,只要多出些敬师礼,也能进去附学。
贾秀才是她夫君,勉强算是与段家沾亲带故吧。
如今这世道,读书人想要取仕,几乎只有依附世家大族一条路子,全靠自己,很难出头。
秀才是读书人,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那他为何舍近求远,不来求她帮忙进段家族学,反而自己去城外请教什么所谓的高人?
她从未透露过不想他考进士的心思,想必他也猜不到。
除非,那高人有什么特殊的身份,比吴兴沈氏对他更有利。
毕竟段家与沈家,只是祖母辈的姻亲,关系一代比一代远了。
许菱玉点点头,没再问金钿,她不如晚上直接问秀才。
坐在回家的软轿里,她倒是后知后觉想起另一桩事。
秀才似乎有几日未曾亲她了,似乎像她之前担心的那般,俨然变回了最初端方正经的模样。
她下意识抬手,指腹轻轻触了一下唇瓣。
明明她感觉很不错,怎的秀才只对玉带糕情有独钟呢?
轿子窗帷已换成绣花纱,随风翩动,一缕煦暖的阳光时而晃在她手背、侧脸,像是窥见她隐秘的心事。
许菱玉脸颊蓦地一红。
哼,不解风情的书呆子,大笨蛋!
“金钿。”许菱玉猛地撩开纱帘,略有些不自在地吩咐,“你掉头回去,到张记买些玉带糕,记得要今日最新鲜的,我在这路边等你。”
金钿闻声愣了愣。
小姐从前不是最喜欢吃绿玉糕和杏花酥么,怎的近来换了口味,爱上玉带糕了?
许是吃腻了绿玉糕吧,金钿并未多想,笑着领命:“奴婢这就去买。”
不多时,许菱玉捧着新买的玉带糕回到桂花巷。
秀才果然没在家,许菱玉问了芹姨几句,确信秀才近来时常出门,便捧着玉带糕和话本子回屋去。
她没等秀才回来,自己先吃了两块,细细品尝,不知是受
秀才影响,还是张记点心师傅手艺一贯不错,她竟尝到上回没觉出的绵甜滋味。
剩下的等秀才回来一道吃吧,不知,这般隐晦的心思,他究竟懂不懂?
许菱玉轻轻咬一下唇,盖上攒盒,打开新买的话本子。
刚看两页,思绪便被院中的不速之客打断。
“阿玉。”有人快步进到院中唤她。
那声音她再熟悉不过,是她血缘上无法否认的亲爹,许淳。
只不过,此刻他嗓音明显比往日沙哑,带着些颓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