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函数式(124)
但程父主动跟她道歉:“星以,对不起。爸爸只顾着工作,一直以来,都忽略了对你的陪伴,不是好爸爸。”
他一脸愧疚,笨拙地说:“但爸爸嘴笨,平时也不怎么会说话,只会做研究,爸爸真的很后悔,你可以原谅爸爸吗?”
程星以看着满脸疲惫却在强撑的父亲,眼眶泛红,眼泪涌出来。
她摇头,抱住了程父:“爸爸,我不怪你了。对不起,是我没有理解您。”
父女俩像傻瓜一样抱在一起哇哇大哭。
而妈妈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两人,悄悄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在山顶上,父女俩一起仰望着星空。
满天的繁星,浩瀚又璀璨。
“星以,这片星空是不是很漂亮?”程父问。
程星以点了点头。她想了想,终于问出心底一直以来的疑问:“爸爸为什么要选择当航天工程师呀?”
程父仰望着天空:“爸爸小时候啊,一到晚上就喜欢望着天上的星星。”
“那时候就在想,这浩瀚的星空里藏着多少秘密?要是有一天,我能为咱们国家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地方,那该多好。”
“因为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是从一穷二白的艰难境地起步的。”
“建国那会儿,咱们各方面的条件都极为艰苦,别说先进的科研设备了,就连基础的研究场地几乎都没有。”
“可即使是这样,第一代航天人怀揣着满腔的热血,硬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从零开始摸索。”
程父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随着夜风飘散开来。
他接着说道:“那时候,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国外又对咱们进行技术封锁,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钻研、去尝试。”
“科研人员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可能就是几把简单的尺子、老式的计算器,或者是自
己手工制作的一些测量仪器,就在这么狭小又简陋的实验室里,一笔一划地计算复杂的数据。”
“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个小小的技术难题,老前辈们常常是日夜不眠,反复地进行理论推导,做各种模拟实验,失败了就重来,没有人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句苦。”
“你知道‘东方红一号’吗?它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诞生的。”
程父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像是陷入了回忆之中:“爸爸这一代人,从小听着那些航天英雄的故事长大。就像钱学森爷爷,舍弃了国外优渥的条件,冲破层层阻碍,毅然回到祖国,投身到航天事业当中。”
“还有那些寂寂无闻的老一辈航天工作者,他们背井离乡,扎根在偏远的戈壁滩。”
“那里风沙肆虐,环境恶劣得超乎想象,住的是简易的帐篷,吃的是粗茶淡饭,可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只为了能让咱们国家的火箭早日升空。”
“看着祖国的航天事业一点点发展,心里就种下了一个梦想的种子。”
“爸爸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哪怕这条路布满荆棘,爸爸也不想放弃。”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传承。”
说到这里,程父转过头,问道:“星以,你知道你的名字的含义吗?”
程星以摇了摇头。
程父说:“你的名字,是‘以星为名’的意思。”
“爸爸和妈妈希望你的人生,能像星星一样璀璨。”
星以,以星为名。
程星以缓缓睁大了眼睛,似懂非懂,内心像被什么触碰了一下。
那天晚上,程父跟她说了好多好多话。
从国家的航天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经历的多次的挫折和成功,到老一辈航天工作者的故事,还有他们那代人的艰难与梦想。
那一天后,曾经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那层坚冰,也彻底消融。
随着年纪慢慢长大,她经历的事越来越多,也能体会到父亲的不容易,理解父亲对航天事业那份深沉的付出。
恰逢“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任务,举国欢腾。
作为中国自行研制且首次实现载人的航天飞船,有着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程星以守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里激动人心的画面,内心无比自豪,也对父亲心生崇敬。
从那时候,她就下定了决心:要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航天航空科研人员,为国争光。
……
记忆中的星空和眼中的星空重合在一起。
迷茫散去,心中被束缚的信念,破茧重生。
“学长。”
程星以收起思绪,看向韩数:“我好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第72章 第七十二道函数式 chapter 7……
韩数侧头, 看到她眼中流淌的光彩,淡淡扯了下嘴角,收回目光:
“你还记得, 当初答应过我的条件吗?”
“啊?”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她一愣。
程星以点头:“当然记得。”
——“从现在开始, 无论在研究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都不能放弃。”
韩数提起茶壶, 缓缓斟了两杯茶, 而后抬眼又问她:“那你知道, 为什么要让你当组长吗?”
咦?不是她想的那个条件吗?
程星以迅速收起思绪,立刻给出答案:“不是因为你嫌麻烦吗?”
“确实有这个原因, 但另一个原因是——, ”韩数顿了顿, 语气缓缓,“我相信, 你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