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函数式(64)
“我们都要提前将这些因素考量清楚,才能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说到成本问题,江尤夏脸上浮现出几分忧虑:“说起来,我们现在最缺的,应该就是资金和人手了吧?”
程星以点了点头:“我们的项目虽然已经通过了大赛的立项,但学校提供的资金有限,就算后续能评上国家级或省级项目,所获得的资金恐怕也不足以支撑项目直到结束。”
韩数轻描淡写地说:“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我有解决的办法。”
听他胸有成竹,程星以便直接跳过这个话题,继续看向笔记本:“那现在,只剩下——”
她在会议记录本上圈出那两个字——
“人手。”
“单凭我们几个,很多细节的研究也没法同时进行。”程星以总结出几次小组会议讨论出的问题。
这一点,她和江尤夏都深有同感。
真正参与到实验中来,她们才真切地体会到“分身乏术”这个词的含义。
“像卫星的轨道参数精确计算,这可是个大工程,涉及天体力学、数学建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还有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确保卫星在太空中的稳定和精准指向,这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和模拟。”
“而且,在卫星设计里,也涉及我们不擅长的方向。”
“确实,要想让这个项目顺利推进,我们需要吸收更多专业的成员加入,”江尤夏点头认同,“有些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扩充队伍,程星以早就有这个想法。
但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等项目立项之后,才有更好的说服力。
“那么,接下来还要明确一下需要增加哪些专业的人才。”
“黄教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了,预计两天后回来,”程星以提议,“等他回来后,我们把修改好方案拿给他看看,再请他推荐一些优秀的同学。”
江尤夏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在学校论坛上发布招募启事?这更方便。”
“这个不急,等下周的消息公布后,”韩数接过话头,“再发布招募启事也不迟。”
程星以似是想到什么:“是你那天跟我说的好消息吗?”
韩数只是微勾嘴角,笑而不语。
“关于新的成员这个问题,审核必须严格把关,”他续上刚才的话题,看向程星以,“这个可以做到吧?”
“没问题。”程星以迎上他的目光,心领神会地点了下头。
“那这个任务,就暂定在元旦之前完成。”
“好。”
他们又讨论了一些细节,今天的小组会议结束。
刚散会,韩数就被周超然叫走了。
程星以收拾好东西,和江尤夏一同离开实验室。
下楼时。
“韩学长刚才说的是什么好消息?你知道吗?”江尤夏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问她。
程星以摇了摇头:“他也没告诉我,只说了等到那天,我们就知道了。”
“韩学长居然会卖关子,”江尤夏有些惊讶,“有点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
“是吧。”程星以笑了笑。
江尤夏似是想起什么:“对了,一一。”
“嗯?”程星以转过头。
江尤夏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她:“我前天在教学楼那边,遇到了张若帆。”
“他在学校公告栏前,在看北极星杯科技大赛的立项公示名单,那会儿他的脸色可难看了。”
“他那几个兄弟也在,我路过的时候,刚好听到他们在讨论。”
“讨论什么?”程星以问。
江尤夏压低声音:“难听的话我就不说了。”
“听他们的口气,他们的研发好像陷入了瓶颈。”
第37章 第三十七道函数式 chapter 3……
“瓶颈?”
“嗯, 似乎是在数据计算环节出现了偏差,导致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参数出现错误,进而影响了整个飞行模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江尤夏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然后, 他和他那群兄弟开始互相埋怨。”
“但过分的是,张若帆还想把责任推到我们头上, 硬说我们之前测试的数据不准确。”
她越说越气:“他那群兄弟也过分, 还在酸我们运气好, 抱上韩学长的大腿。”
程星以安抚:“别气, 吃不到葡萄总说葡萄酸。是他们自己没做好, 怪不了别人。”
江尤夏笑起来,点头附和:“就是, 明明是他们自己能力不行, 还到处找借口, 真是可笑。”
程星以说:“他们怎样,我们也别太在意, 等做出成绩,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打脸。”
两人说着走出了大楼, 阳光有些耀眼,程星以抬手遮了遮。
有好一段时间没听到张若帆这个名字, 这会儿听江尤夏提起来,她竟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原来, 对方也不过如此。
*
周日的航天技术创新学术会议在科技中心举行。
科技中心位于开发区, 从理大开车过去也要将近一小时。
和韩数在校门口汇合后, 程星以问:“学长, 我们要怎么过去会场?坐地铁吗?还是像上次那样……”
开摩托车过去?但参加学术会议,会不会太过张扬?
韩数说:“不,直接打车过去。”
“打车?”程星以惊讶, “可从这边打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