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她另嫁了(46)
说完,她怕安国公不信,故意又道:“何况,谢慎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闯了丰宣大营,那就是一个聪明人。既然大家都是聪明人,那互惠互利,只要有这个做根基,日后他不可能委屈了妧儿的。”
“而等我给他诞下子嗣,安国公府虽不是他的岳家,可他也知道,安国公府于我的重要性,所以只会越发看重安国公府。毕竟,谢家可不止一个公子的,更有传闻说,谢总兵比起谢慎这二儿子更器重元配生的大公子。您想想,谢家若有入主紫禁城的那一日,他们兄弟为了权势必然明争暗斗,可只要他们斗,那我们安国公府就越安全。至于最后谁赢,我便押这谢二公子了,舅舅您说呢?”
安国公整个人都懵了,他从未想过,姜妧会连这么长远的事情都考量到了。
她一个长在深宫的贵女,却连子嗣还有日后预见的明争暗斗都想过了,可她的神色却是那样的平静,仿若在说别人的事情一般,似乎,离京外嫁面对这些的人不是她。
“妧儿,表舅舅不知你怎么会有这样的谋划,表舅舅也不问你这些年到底受了什么样的委屈。既然你有如此远见,那表舅舅如何会拖你后腿,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可表舅舅把话放在这里,但凡让表舅舅发现这谢慎让你受了委屈,表舅舅便是豁出去搭上安国公府阖府的性命,也要找他算账去的!”
姜妧抬眸,看着安国公,“不,不会有那一日的。表舅舅你也要相信妧儿看人的眼光。”
随着姜妧这话,安国公又想起了昨晚他和谢慎的交锋。
他不可否认,自己确实也欣赏这谢家二公子的。
所以,心情多少是不再如方才那般沉重了。
而谈完了谢家的事情,安国公就不得不处理小甄氏了。
可眼下这局势,小甄氏的事情还不宜闹腾开,否则皇上和贵妃岂不借这个大做文章。
姜妧看他眼中的恨意,似笑非笑道:“表舅舅,外祖母已经准备把幼姝妹妹指给太子做太子妃了。这些年,小甄氏从未表露过让幼姝妹妹当了太子妃的野心,可想而知是害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可现在,我们不如将计就计让幼姝妹妹坐了这太子妃的位子,毕竟,我们要给太子和皇后一个交代的,让安国公府真的成为太子的岳家。”
“可等到太子大婚后,您亲自上折子请罪诉诸小甄氏的罪行,大义灭亲,此举非但能轻易的甩掉小甄氏这麻烦,也能极大的削弱幼姝妹妹这太子妃的存在感,连带着这联姻也被削弱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姜妧其实是深思熟虑过的。
小甄氏是十恶不赦,可李幼姝却是表舅舅的孩子,她其实也有些担心,她这番话会让表舅舅心里难受。因为,她已然把李幼姝当做了弃子。
可让姜妧诧异的是,安国公直接就点头道:“妧儿最是聪慧,这事儿就这么办。”
言语间对李幼姝的淡漠,姜妧都忍不住暗暗叹息一声。
表舅舅这是因着小甄氏暗藏私心,给安国公府埋了灭、门的祸患,连带着也迁怒厌恶了李幼姝这个女儿。
可姜妧丝毫都不同情李幼姝,因为他们身处这权力的漩涡,是不可能有任何的心慈手软,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的。
却说安国公夫人这边,想对方才她和安国公嘘寒问暖,安国公并未表现出任何的厌恶,安国公夫人的身心都变得轻快了不少。
这些日子她生怕安国公发觉了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所以日日睡不安稳。这会儿她得知自己其实隐藏的很好,心里如何能不得意。
一旁,李幼姝并不知道安国
公夫人的心思,她只委屈道:“娘亲,那姜妧真是个狐、媚、子,否则怎么可能勾的太子殿下做下那样的事情。”
李幼姝说的正是那日太子殿下逼问姜妧为何不嫁给自己的事情。这事儿,宫里都传开了。
也因着这事儿,李幼姝别提有多难堪了。
她才是未来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好吗?那姜妧算什么。
等到太子有朝一日登基,姜妧即便贵为郡主,不也的跪在自己面前吗?
安国公夫人自然也是知晓那日的事情的,她这几日里对于女儿做了太子妃的事情再是担忧如今也只能接受了。
所以,听着女儿的委屈,她终于忍不住道:“好了,多大点事。太子中意郡主又如何?你姑祖母这样的态度,郡主就不可能威胁到你。你犯得着这样生气吗?就你这生气的功夫,不如好好的学着怎么能得了太子的喜欢,坐稳太子妃的位子。”
安国公夫人这话当然是在告诉女儿固宠的重要性。
毕竟,东宫不可能只有一个太子妃。若日后有了太子侧妃,太子良娣,太子婕妤,这些才是女儿真正的敌人。女儿稳坐太子妃的位子,也得有手腕才行。
当然比起这手腕,嫁入东宫第一步该是诞下皇长孙才行。
安国公夫人这些年就育有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她多少担心女儿随了自己,这若也子嗣单薄,不能给太子诞下皇长孙,可如何是好。
这样想着,她也没害怕女儿害羞,直接便道:“这几日我便让人弄些调养身子的药膳,这样你大婚之后,也能尽快怀了孩子。若能一举诞下皇长孙,你也就有了倚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