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她另嫁了(48)
见哥哥满目的惶恐,淑贵妃冷笑道:“怎的,还不容我说了!我又没有说错什么!”
信安侯深吸一口气,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沉声道:“好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该看看怎么解决眼前这危机。”
可怎么解决了这危机,不管是对信安侯和是淑贵妃,就只能是急着拉拢了谢家了。
这若他们拥有了谢家的兵力,起码皇后和太子不敢轻易对他们动手。
“娘娘,您何不让皇上直接下了赐婚的旨意,这样也就坐实了谢魏两家的联姻。”
信安侯如何能不担心,自己那女儿那日让谢二公子难堪,自那之后,信安侯给谢总兵下了帖子,想要一起去吃酒,谢家都未有回应。
这节骨眼儿上,信安侯是真的怕得罪了谢家,失了谢家这么好的助力。
淑贵妃见哥哥心急成这般,有几分怪罪信安侯道:“你当本宫没想过,可宝华那丫头弄出这
么一桩事,这个时候若皇上下旨赐婚,那便是逼婚了。谢家心里怎会不怨恨,如此一来,又怎么可能不和我们生了嫌隙。只怕白白浪费了一门婚事。”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淑贵妃愈发生气了,埋怨信安侯道:“都怪哥哥平日里太宠着宝华这丫头了,否则我们信安侯府如何会落得这样被动。”
淑贵妃更知道,魏宝华这几日依旧在闹绝食,嚷嚷着绝对不要离京外嫁。
虽信安侯肯定已经下了禁口令,可这样的荒唐事又怎么可能真的瞒得住。谢家想必因着这事儿,愈发觉着信安侯府仗势欺人,是故意看低谢家了。
信安侯爷知自己教导有失,可再是懊悔不已这个时候他也不可能因着这事儿打罚了女儿,女儿的性子他是知道的,这若刚、烈起来,只怕闹腾的更难看了。
“娘娘,我私心琢磨着,既然宝华这么不愿意嫁给谢二公子,不如便让宝曦去吧。”
信安侯所说正是信安侯府的嫡次女魏宝曦。
淑贵妃却像是听到了世间最好笑的笑话,“哥哥,你疯了!这又不是和亲嫁公主,还能换人的。谢家若知道我们这样的心思,那才是彻底和我们结仇了。”
这换人又不能换人,大女儿又不愿意低头,信安侯顿时觉着头痛欲裂。
“哥哥,你与其想着让宝曦取代宝华,不如好好劝劝宝华,这若有一日三皇子能顺利取代太子,荣登大宝。届时她真的和谢二公子过不下去,那我可以直接下懿旨让她和离,再给她寻了满意的夫婿。”
淑贵妃这番话不可谓不诛心,这根本就是打算三皇子一登基就彻底不把谢家放在眼中,准备过河拆桥了。
信安侯听着淑贵妃这话,神色顿时一阵慌乱,“娘娘,小心隔墙有耳啊,你方才那番话若被谢家人知道了……”
没等信安侯说完,淑贵妃便打断他的话道:“这是毓秀殿,哥哥怕什么,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人,你我今日之话绝对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的,更别提传到谢家人耳中了。”
说完,淑贵妃漫不经心的玩着手上长长的护甲,半晌之后恨恨转开话题道:“今日本宫落得这样难堪,这委屈本宫绝对不能就这么忍了。太后和安国公不是最宠着安阳郡主,那本宫偏要拿他们心尖尖上的人开刀。”
信安侯爷觉着得给安国公和李太后些教训的,所以忙问淑贵妃道:“娘娘,您可是已经有了奇思妙计?”
淑贵妃眸子瞬间变得阴沉,一字一顿道:“太后娘娘不是打定主意留了安阳郡主在安国公府,一辈子得了她的庇佑。可本宫偏不如她所愿。”
“这次皇上寿辰,靖北王府,辽王府,镇南王府都来了人。你说,若我们故意算计辽王世子和安阳郡主有了什么苟、且,安阳郡主是不是就只能离京外嫁了?”
淑贵妃之所以不选靖北王世子,镇南王世子,是因为这两家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淑贵妃才不想弄巧成拙。
可辽王世子就不一样了,辽王虽也是藩王,可辽东天寒地冷,辽王手中兵力也不显,是三个藩王中混的最差的一个。这辈子也只能窝在辽东了,断然威胁不到自己的。
信安侯闻言,身子猛地一僵,他确实是想给安国公和李太后些教训,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淑贵妃会玩这么大。
“哥哥,此番诸位藩王入京贺寿,藩王世子们依着惯例都会留在京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有不少的场合安阳也会露面。这可就给我们不少动手的机会呢。”
“而只要出了这样的丑事,太后再是宠着安阳这外孙女,还当真能当做这事儿没有发生,让安阳郡主另嫁了。要知道,安阳郡主本就因着德昭长公主连累了名声,再出了这样的丑事,京城哪家人会要她啊。倒不如忍了委屈,往辽东去。当然,依着咱这太后对安阳的偏宠,少不得会逼着辽王世子妃避居侧妃的位子,可本宫要的便是这个,辽王世子妃的娘家也不是吃素的,许会因着太后的仗势欺人和辽王的态度退一步,可真正当郡主嫁过去后,他们当真能咽的下这口气,届时内宅阴私,郡主身边又没有倚仗的人,唯一能靠得住的安国公府也远在京城,到时候只怕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淑贵妃只这么一想,便能感受到姜妧未来的绝望和无助。
可淑贵妃不知道的是,她的话很快就传到了谢慎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