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她另嫁了(92)
这个时候,陈皇后正是立威的时候。若陈皇后能因此和淑贵妃干上,那自己也就无需忍了这委屈了。
“殿下,您真要如此行事?这世袭罔替的爵位,可是可遇不可求啊。便是京城这些世家大族,也没有哪家有这恩旨的。这若被老夫人闻着您意气用事,不顾侯府的前程,只怕要和您生了嫌隙的。”
荣康长公主听着这话,却是破口大骂道:“世袭罔替,难道为了这个,我就得忍了这委屈。我清清白白的,却被信安侯世子这样轻浮,若不出了这口气,你让我日后如何做人。”
“何况,我若是低了头,外人会如何对我指指点点。他们会说我平素里注重名声,可在利益面前,名声也算不得什么了。而这些流言蜚语,我断不会容忍的。”
长春宫
陈皇后正因着信安侯世子闯出的祸事幸灾乐祸,这会儿闻着荣康长公主求见皇上不成,又往她宫里来哭诉了,她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
“娘娘,奴婢还是让人传话下去,说您身子微恙,已经歇下了。”
“毕竟这信安侯府到
底是皇上的母族,您若这个时候站出来,岂不惹了皇上迁怒。皇上早有废太子的心思,您小心翼翼都不为过,怎好这个时候,惹了皇上动怒。”
陈皇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她当然知道因着太子伤及靖北王世子的事情,自己该小心谨慎,不惹了皇上的厌恶的。
可淑贵妃难得这么一个大的把柄在自己手中,她如何甘心轻易放过。
何况,她所有的倚仗是李太后,是安国公府,是太子婕妤未出生的孩子,皇上即便因着她替荣康长公主出头,也不可能拿她怎么办的。
而且,她是中宫皇后,内外命妇每逢初一十五都得往宫里来请安的,她如何就不能替荣康长公做主了。
见陈皇后这神色,平嬷嬷便知她的心思。一时间,平嬷嬷心里猛地一咯噔,“娘娘,您忘了,荣康长公主素来和德昭长公主不对付了。这您若是替荣康长公主做主,不小心得罪了太后娘娘,又和太后娘娘生了嫌隙,只怕不好的。”
这话几乎是一盆冷水浇在了陈皇后头上,陈皇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消失了。
半晌之后,她才开口道:“你说的是,本宫不怕得罪皇上,可太后的心思,本宫却不得不揣测的。”
想到自己前些日子因为失了恭顺,惹的和太后生了嫌隙,这好不容易才缓和一些,她确实不适合再惹了太后动怒的。
这样想着,她吩咐平嬷嬷道:“长公主这样跪着,也不是回事。你传话给她,若她真的气不过,如今也只有求到慈宁宫,让太后娘娘给她做主了。否则,这整个紫禁城,没谁敢招惹了这麻烦的。”
听自家娘娘竟然要怂恿荣康长公主往慈宁宫去,平嬷嬷顿时一阵心惊。
“娘娘,荣康长公主素来和德昭长公主不对付,她能甘心往慈宁宫去哭求。若她早有这样的心思,能拉下这脸面,也不会入宫就直接往咱长春宫来的。”
陈皇后似笑非笑道:“此一时彼一时,那就要看她要不要咽下这口气了。”
其实陈皇后也有些好奇,荣康长公主会怎么做呢。
毕竟,让她走这么一遭,可能对她来说,也是极其憋屈的事情吧。
很快,平嬷嬷便让人传话去了。
等荣康长公主得知陈皇后也不愿意见自己,反倒是把自己推到了慈宁宫那边,荣康长公主真的恨不得直接晕死过去。
宫女传了话就回去了,独留荣康长公主呆在长长的宫道上。
孟嬷嬷看着自家殿下憔悴而又委屈的样子,也不由红了眼睛,“殿下,您得赶快做决定啊。这夜深了,宫里要落锁的。”
荣康长公主讽刺的勾了勾唇角,“陈皇后不见我,却让我往慈宁宫去。她这是借此讨好李太后呢。”
孟嬷嬷:“殿下,皇后娘娘这样做,倒也算不得意外。”
荣康长公主的一张脸变得虚弱而又苍白,沉默半晌之后,她终于是下定决心道:“走,我们往慈宁宫去。”
慈宁宫
听宫人回禀说荣康长公主求见,李太后不由暗暗叹息一声,感慨道:“她指望哀家给她做主,可哀家还能直接让人打罚了那信安侯世子不成?”
在李太后看来,荣康长公主这个人便是太好面子,太注重名声了。
否则,也不至于弄得这样骑虎难下。
这自打勇毅侯世子去了之后,她便事事避嫌,生怕有损她的名声。可于一个女人而言,你越注重清白,注重名声,当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只会惹了更多的流言蜚语,惹来更多人注意。
“外祖母,荣康姨母性子烈,这若连您都把她拒之门外,只怕她一气之下要撞柱子的。这在别宫也就罢了,可在慈宁宫,没得弄的这样血腥,沾染了这晦气。”
李太后:“妧儿可有什么好法子?”
姜妧笑道:“她堂堂长公主,如何需要别人给她做主。她直接安排人给信安侯世子套了麻袋,暴打一顿,或者直接扔在臭水沟,信安侯世子死了也是白死。即便到时候皇舅舅和淑贵妃疑心她背后指使,可不也没证据吗?”
“如此一来,她出了气不说,生闷气而又憋屈的,就成了皇舅舅和淑贵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