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男狐狸精了(51)
犹豫,退却,在话说出口的那一瞬仍然盘桓于心扉。
能说出口已然不易。
崔迎之决定容许自己的胆怯,静待屈慈的答复。
屈慈只是凝神望她,突然道:“我们去街上转转?”
话题转换得太过猝不及防,仿佛上一瞬还在恨海情天下一瞬就要种田归隐,崔迎之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然和屈慈一道走在街上。
这并不是多大的城镇,相比下洛更是冷清,街面上人流稀疏,多是老者与幼童,见不到多少青年人。
崔迎之被屈慈牵着手腕漫步目的地在街上走了一段,这才终于回神,问他:“拉我来街上做什么?”
屈慈对自己的新身份接受良好,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姿态:“我一个当姘头的拉你上街多正常。”
言谈间,偶然路过一对少见的中年男女,许是听及这话,不由侧目,向他们二人投以打量的视线。
崔迎之被看得略有些尴尬,拽住屈慈袖口,咬牙低声道:“这是什么很光彩的身份吗?你小点儿声。”
屈慈回头,冲着她笑:“那我这不是在努力把这个不光彩的身份转换成个光彩点儿的吗?”
又走一段,屈慈终于在一间木匠铺前止步,带着崔迎之一道进门。
崔迎之不知道屈慈打得什么主意,在狭小的木匠铺内自个儿转了一圈,一回身就见屈慈已然问人买了跟用以做起居用具的毛竹,挥着刀开始削起来了。
他那刀往日都用来捅人,被磨得利得骇人,这会儿却干着木匠活,也不嫌小材大用。
屈慈的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将一长截毛竹处理完毕,旋即又从内袋里取出一截银线——崔迎之认出来那是之前她抢来的那把木弓上拆下来的。
他将弓弦固定好,弓身姑且算是做完。他试着拉了两下确认没有问题,便将其递给崔迎之:“试试?”
崔迎之接过那弓。
弓身小巧,毛竹用料轻便,对她的手来说勉强不算是个负担。
“今日太赶了些,若是重量合适,回头再做把精细的。”
崔迎之试着张弓,无形的箭头直指屈慈心口。
她试了试又放下,笑道:“一把就够了。”
毕竟她是个懂得知足常乐的人。
第26章 旧时梦(一) 你若死了……
从外头回到酒楼歇息的时候已然金乌西坠。
短暂休整一日过后, 这只北上曲城的队伍重又出发。
冬月里本就寒气逼人,一路北行,气候愈发干燥。天幕连续数日阴云堆积, 仿若随时有一场大雨倾盆而下, 似一柄利剑悬在人的心头。终于,入曲城那日, 浓云翻涌, 细雪随一片片风纷纷扬扬地落下,淋了崔迎之满头。
这是今年曲城的第一场雪。
也是崔迎之退隐三年来见到的第一场雪。
——下洛地处江南,雨意连绵,却是断然见不到半寸雪景的。
崔迎之乘着摇摇晃晃的车架,伸手,张开五指又紧闭, 细密的雪点打着旋落下被攥入掌心,又似乎有什么也一道被箍入掌中。
她其实已然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回曲城究竟是多少年前了。环顾四周,周遭的街景与记忆中的景象重叠又交错,陌生与熟悉各起山头,两相对望, 谁也占不到上风。
一行人并未在入城后停留, 寻找落脚之地, 而是直奔雇主指定的茶楼将货送到。
货物很快被搬空,车内终于只余下了那只长匣。
车马又离了茶楼, 往城东行去。
越往东走,崔迎之的心绪便越是不平,前尘旧事开始不识趣地在脑海里冒头。她搅紧衣袖,面色愈发不善,周身的气也沉下。
屈慈注意到她的异样, 偏头望她,“怎么了?”
崔迎之道:“再往前走,就快要到我家的位置了。”
她多年不曾回过崔府旧宅。
因为旧日的大火将一切燃尽焚灭,尸骨,庭园,草木,什么都没剩下。
也不知如今那块地究竟是何面目。
是否亭台重建?是否人影更易?又是否徒余下荒庭败牖,萧索空廖至今?
崔迎之垂下头,终究是没能说出后悔来此一遭的话来。
离崔宅不过半里路时,遥遥望去,就见远处那本该是废墟的宅邸已然重获新生。被烟雾熏黑的红墙重新粉刷,坍塌的屋檐与碎瓦寻着旧日的样式重新修缮,一切仿佛一如最初的模样,连门前的匾额都与记忆中的不差分毫。
行至崔宅门前,领头的易翎不出意外地停下,将长匣取出,叩响了宅邸的大门。
大门被打开,出门迎人的是一位作管事装扮的中年人。他得知了众人来意,接过长匣,在一行人中扫视一圈,似有些估摸不准,便问易翎:“不知众位侠士中可有一位唤作三娘的女郎?”
缩在车架后被屈慈挡着崔迎之闻言,只好跳下车,落地,走至那管事身前:“是我。”
管事即刻躬身抱拳,态度恭敬状:“我家郎君说,若是想寻回遗落之物,还请三日后单独来访。任意时辰,看您方便即可。”
单独来访?
崔迎之扫了眼那长匣,又察出管事并不会武,便笑:“大老远赶来,非要让我再跑一趟?我现在将这匣子抢了就跑,崔路又能拿我如何?”
管事并未气恼,只是不疾不徐地用双手托着长匣递到崔迎之身前:“郎君说了,若您今日便想取走,那也请便。只是事关沈女郎,他还有些话想说,今日不大方便,只能劳烦您改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