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落户娇养小夫郎(36)
“要做一样糕点,用新鲜的枣子,再加点儿蜂蜜,酸酸甜甜的,应该挺好吃。”
“是嘛。”秦小满两眼放光。
昨天陶竹留下的几块儿糕点他都尝了,那味道,简直了。
“哥夫,我帮你!”
他直接拿过柳柏手中的捣杵:“我来我来,我力气大,这活交给我。”
“行,我正好把蜂窝上的蜂蜜剥下来。”
“你哥先前整个儿的把马蜂窝扔在地洞里,一点儿没处理,差点白瞎了。”
“我哥是不会过日子。”
“昨晚做的菜那是啥啊,是人吃的吗?”
“还是哥夫好,不仅会做菜还会做点心。”
“哥夫,你咋那么厉害呢!”
秦小满小嘴儿叭叭的,直接把柳柏夸不好意思了。
“我就是试着做做,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能成,肯定能成。”
“哥夫啥时候没做成过。”
“我敢拍着胸脯保证肯定能成。”
“哥夫你尽管放开手做,我在旁边儿帮你。”
这么一番夸赞下来,柳柏心里美滋滋的有了些底。
他昨天也是第一次吃点心。
点心细腻绵软的口感,不同于他曾经吃过的任何食物,当然也带来了其他食物没有的幸福与满足。
这么吃了一次,他就记住了每种点心的味道。
咂摸咂摸,似乎还大概知道用了些什么东西。
而且要做一样吃食,方法逃不过煎炒烹炸那么几样。
这么想着,大体思路有了,他今天又恰巧碰见合适的食材,这才决定试一试了。
枣泥捣碎,蜂蜜也处理好。
赵成送的母鸡在鸡窝又落下一颗蛋。
把这几天攒的三四个鸡蛋打碎倒进陶盆,放入蜂蜜,用筷子快速搅拌,直到鸡蛋打成沫儿,蜂蜜完全和进鸡蛋里。
枣泥、面粉也先后放进去,用筷子使劲搅,搅成一团黏连的糊糊。
做到这儿就差不多了。柳柏想了想,又撒了点儿细盐和发面用的起子进去。
接着就是上锅。
拿出盖挺,四周用笼布拢住防止面糊滑出去。
盖挺上刷层薄薄的瓜子油防止粘连,倒入红褐色的枣糊糊,震动几下盖挺让糊糊落瓷实,最上面再撒些芝麻增香。
最后可以烧火开蒸了。
柳柏没什么经验,他选择了最保守的中火,从头到尾都控制着这个火候。
即便这次做不成,往后有了经验也可以试着改成小火,大火。
相比柳柏平稳的心态,秦小满就太着急了。
他围着灶台团团转,时不时凑到锅缝边儿闻闻味道。
那模样,柳柏觉得他更像小狗了。
太阳越升越高,约莫到了半中午,该收拾着准备午饭的时候,一阵异香从厨房飘出来。
香气越飘越远,有路过的人闻到,竟然还要怔愣一下。
这是种很特别的味道。
黑山村没什么人闻见过,像枣又像糖,还带着饭食的温度。
这些人没闻过,当然秦小满就更没闻过了。
“哥夫哥夫,好了吗?可以吃了吗?真香啊。这蒸出来的枣子比生吃味儿还浓哩!”
“我能尝一口不?”
“能起锅了不?”
“给我撕一小块尝尝呗。”
柳柏被他这模样逗笑了:“这就先让你尝。”
话说着掀开锅盖,避着蒸汽用筷子在边角夹出一块来。
秦小满顾不上热,直接用手接过来就往嘴里塞。
柳柏劝着他别急,回过头看着一锅枣红色,嘭得松软的面食,脸上又带了笑。
夹起一块来,他自己尝了尝,枣香浓郁,口感细腻,回味绵甜。
成了。
他开心的转过头正要与秦小满说,秦小满已经把手伸进锅里又抓了一块出来。
边往嘴里塞边含糊不清的:
“斯哈,烫。”
“真好吃。”
“我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
“哎呀绝了!”
“哥夫,牛!”
柳柏笑得眉眼弯弯。
中午,干了一上午活儿的秦锋也吃到了刚出锅不久的枣子糕。
枣子糕,柳柏新取的名字。
秦锋吃完竖着大拇指直夸柳柏心灵手巧,夸完揽着人的腰往大树后没人的地方带:“我怎么就这么好的福气呢?娶了个天仙似的夫郎就算了,做饭手艺还这么好,村里那帮人不羡慕死我?”
柳柏在他胸口锤了一拳:“惯会说好话。”
这一拳捶得秦锋哈哈直乐。
笑够了,央着柳柏在他脸上亲了两口才依依不舍的又回了田里。
柳柏在树底下站了一会儿,等脸上的热度下去了才回家。
晚上,秦锋回的比平时早一些。
吃过晚饭,两人正想着去杨树村走一趟。
黄连声带着媳妇登门来了。
他也没怎么客套,直接将一块儿银子塞给柳柏:“这是定金,只要你做出我娘亲说的那种点心,我再付给你定金的三倍。”
一块儿足有三四两的银子揣在手里。
柳柏直接懵了。
倒是秦锋突然明白过来柳璞玉为啥突然涨了束脩。感情就是为了自己老娘一口吃的。
他接过话:“你先说要做成什么样子,什么味道的,我们心里才好有谱。”
这话让黄连声一时语塞,默了那么一阵儿,他深深叹了口气,开始叙述起这个黄齐氏连名字都不清楚的糕点的故事......
第26章
黄齐氏年轻的时候做的一手好面点。也是凭着这份手艺,她一路把黄连声供成了秀才。
只是,自从黄耀宗死后,她再不碰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