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落户娇养小夫郎(46)

作者:个人热点 阅读记录

卤味不比面点,它成本小还不容易放坏,等攒了钱再考虑面点生意。

黄齐氏夸他想得周到。

去杨树村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柳柏和秦锋都松快下来,正计划着包顿饺子庆祝一下,黑顺子吃过晚饭的时候过来传话:“我家快收完粮食了,等后天晚上到我家,我给你们安排了。”

“行啊,到时候可得好好吃你一顿。”

“瞧好吧。”

第32章

日升日落,又过了两天。

地少的人家秋收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最忙的时节即将过去,整个村子渐渐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暖和的下午,艳阳高照,村里的土路上,来来往往有叔伯大爷扛着锄头爬犁走过。

“李家的,还下地啊。”

“害,这不是种了瓜子儿嘛,去打瓜子儿。”

“你家那白边瓜子是好吃。”

“改天给你拿点儿尝尝,但你得把你家墙头上的倭瓜给我一个。”

“叔!听说赵猎户逮着只傻狍子,狍子肉好吃不?”

“说到这,几年前我还真尝过一回儿,你别说,和一般猪肉不一样......”

“卖棉线喽~”

“卖粉条”

“走过路过都来看看,我这儿啥都有欸!”

挑担的小贩也进了村,一堆孩子瞬间围了上去。

村里这处正热闹,秦锋挑着一担土豆走过,立马成为几个人关注的对象。

“秦小子,帮谁家干活呐?”

“我二叔,这不挖土豆呢嘛,给了我两大麻袋。”

“叔,你家地窖找谁挖的,我也弄一个屯菜。”

“就是老陶啊,他会挖洞,属耗子的哈哈哈。”

黑山村姓陶的人家不多,被称作老陶的是陶竹阿爹。

陶家就陶竹一个哥儿,在村里人看来,这样的是绝户,没人看得起。

既然看不起,背地里闲言碎语就多。

以前没怎么注意,这次遇见有人背后说道,秦锋回家后就跟柳柏说了。

“这些我知道,竹哥儿阿爹阿父性子好,越是善良越受人欺负,往后我们同他们多走动。”

“嗯,你也多出去走动走动,和朋友拉拉话,整天困在家里不觉得烦闷?”

柳柏好笑:“这阵子不是天天往外跑?再说,又不是把我拴在屋里,脚还好好长在腿上,哪里都能去得,有什么可烦闷?”

“哦?你希望我把你关在屋子里,用绳子拴上?”

柳柏没好气的瞅了秦锋一眼:“听话只听自己爱听的?”

秦锋便笑:“家里的活儿还有我和小满,你得空也和村里其他哥儿似的出去玩一玩,我看他们总是三五一群的说说笑笑,看起来可开心。”

“说到这,正好,过两天大集我去卖卤味,你不用跟着我。”

“那不行!”

“大集在村外边儿,还人多眼杂的,多危险啊,我肯定得跟着。”

柳柏就知道这人是这么个德行,大集就在村口出去不到一里地。嘴上说着让他出去转转,其实看的比谁都紧。

他没再搭话,转身进了厨房,把秦小满掳的草根草梗剁碎了,装盆,拿出去喂鸡。

这群小鸡刚到家里时还是蔫头耷拉脑的,经过这段时日的喂养,个个胖了一圈。

小鸡长得快,往后越大越需要花功夫伺候,清理鸡窝就不是好干的活儿,但柳柏不嫌麻烦,他挺爱养这些在家里,越多才越好嘞,要是有头驴子有头牛,不敢想是多么光鲜滋润的日子。

秦锋喝了口水就继续出门忙活了。

柳柏打理完院子,想到刚刚秦锋说的话,回屋拿上做到一半的冬衣出了门。

陶竹的阿父也是哥儿,一手绣花儿的手艺在村里出名,小时候,柳柏老爱往陶竹家里跑,绣东西的手艺也是跟陶竹阿父学的。

陶竹阿爹阿父把他当自家孩子对待,柳柏在自己家里受了委屈就去陶竹家,

他记得有一回柳如花闯了祸,把柳大龙的烟叶子泡了,柳大龙拿着鞋底子要打人,柳如花就诬陷说是他干的。

凭白挨了顿打,他屁股血肉模糊,坐都坐不下,没人管他,也没人让他吃饭,他就跑去陶竹家了。

陶竹的阿父看着那伤口就觉得心疼,又是给他上药又是给他煮鸡蛋吃,最后在炕头铺了层厚褥子让他晚上在那里睡。

那是他睡得最踏实最舒服的一晚,也是最快乐的一晚上。

只是后来......

柳柏叹了口气,继续往陶竹家走。

陶竹家院墙不高,他老远就看见在院子里忙活的身影。

“竹哥儿,干啥呢?”

“腌咸菜呐。”

陶竹直起身擦了把额头的汗:“这不是地里的蔬菜吃不完,都腌了存起来留着冬天下饭。”

“正好你过来,一会儿拿些回去。”

“我也给你带了吃的。”

柳柏从挎着的小筐里掏出一个布袋:“这是前些日子做的腊肉腊肠,还有卤味,你和阿叔都尝尝。”

“可以啊~”陶竹接过来放到鼻子下闻了闻味道:“嚯!真香,手艺又有长进。”

“和阿叔比还有距离。”

“欸,我阿父又不在,还说什么好话哄人。”

“快进来,咱俩去屋里坐。”

“别了,我洗把手,帮你一起腌。”

“也行。”

“俩人干活儿确实轻快。”

家里的大人和男人都不在,两个人又像回到了从前,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有说不完的话。

“你和秦锋最近怎么样?”

“他?”

“快说说。”

“我现在感觉还像做梦呢。”

“你不知道,刚刚来的时候路过我家......路过柳家,我竟然觉得陌生了。”

上一篇: 攻略病弱摄政王 下一篇: 一念犯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