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盅两件(66)
两人都很讶异在这里遇到对方,更讶异两人现在都住在东府豪园。
她们一边走回小区一边聊天,刘萍询问张茜的近况,得知张太太目前找到“另一春”,十分欣喜。
“真是太好了,你妈妈人那么好,本来就应该好人有好报!”刘萍欣慰叹气,“知道她过得好,比我自己过得好还要开心。”
“萍姨你过得好,我也开心啊,你是什么时候搬到东府豪园的?”
“哦我不常住在这里,这里是我儿子的家,我就是偶尔来一趟。我在广州住了那么多年,还是不习惯,没做保姆阿姨后我就回老家乡下了。”
“欸,你乡下是在……?”
“云浮那边!我儿子赚着钱了,就在村里给我盖了栋房子,我现在天天种花种菜、养鸭养鹅……”刘萍想起什么,猛地一跺脚,“杨小姐,我这次来广州,带了好几只家里养的走地鸡,杀好的,肉很靓的,拿去煲汤白切或者姜葱炒都好吃的!要是你不嫌弃的话,我上楼拿给你!”
“等等、等等……”
杨荏越听越不对劲,急忙喊停。
她的心里仿佛有个小人一直在敲锣打鼓,咚咚咚咚,还指着她大喊“你不会现在才想起来吧”。
杨荏像刚刚刘萍那样,颤着声回问她:“萍姨……你的儿子,该不会正好……姓肖吧?”
刘萍误会,连连点头:“对啊,杨小姐你记性真好啊,竟然还记得我儿子!当初你年纪小,我以为你记不得了呢,我儿子叫肖屿,岛屿的屿!他大学读体校,打了好多年比赛,拿过好多个奖杯奖牌……”
刘萍说起儿子的事便滔滔不绝。
有些凉意的风吹过来,钻过树叶缝隙,哗啦一声,也推开了杨荏的记忆。
第034章 小小的花
肖屿准备上课前收到杨荏的信息:「下午你会去接娃吗?」
因为肖屿今天下午和晚上都有课,刘萍来了,家里有人,他本来是让家骏直接回家的,但被杨荏这么一问,他手指动得比脑快,啪啪两下就回了“去的”。
「你有事找我吗?」他又发了一条。
「嗯嗯,有点事情想跟你确认一下。」杨荏回。
「好,那下午提前在校门口见?」
「好。」
也是挺奇怪的,都奔四的中年人了,但看到“校门口见”这种话,心跳还会加速。
肖屿盯着那句话看了会儿,自嘲笑了笑,发什么癫?
下午他从健身房走之前又去淋了个澡,孩子们是五点出头放学,肖屿到时还有半小时才开校门。
杨荏已经在那了,双手插兜,站在树下,低着脑袋不知道在看什么。
也不知道她来了多久,发顶落了片小树叶她也没察觉。
肖屿大步走过去,打了声招呼:“不好意思啊,我一下课就赶过来了,你等很久了吗?”
杨荏说:“没有没有,我也是刚到。”
肖屿又看了眼那片叶子,插在兜里的手指抠了抠。
他直接问:“你找我什么事?是和家骏有关吗?”
下午他一直在想杨荏要跟他讲什么事,想来想去,都只能想到可能是肖家骏的事。
但他想错了。
杨荏也不拐弯抹角,眨了眨眼,说:“昨天你拿走地鸡给我那会儿,我不是跟你讲过,我小时候吃过一位阿姨做的很好吃的白切鸡吗?你知道吗,早上我去买菜,居然在菜市场遇到她了!你说巧不巧啊?”
肖屿心里咯噔一声,立即明白杨荏找他什么事。
虽然他在脑子里排练过许多次要如何跟杨荏开口,但等到真正发生时,他只会结结巴巴地回:“是、是吗?这、这么巧啊?”
“对啊,我也觉得好巧,她说她来儿子家住几天。”杨荏抬头看他,一双眸子很亮,“还有更巧的事呢,你要不要听听看?”
听到这里,再隐瞒就没意思了,肖屿叹了口气,主动“自爆”:“更巧的是,她的孙子跟你的女儿是同班同学,你还是她孙子目前的钢琴老师,对吗?”
杨荏没好气地瞪他:“对啊,要不是我是暑假的时候才搬过来,我都快要怀疑你是故意的了。”
“那没有,真的都是缘——”肖屿忽觉说“缘分”这种话未免有点儿太土了,赶紧改口,“都是巧合。”
“真那么巧的话我等下就去买双色球了。”杨荏撇撇嘴,“那你是什么时候认出我的啊?”
她虽然戴着眼镜,但镜片遮不住她明亮的眼仁儿和黑翘睫毛。
肖屿忽然抬手,捻走一直黏在她头顶的那片叶子,低声说:“从第一次见面,你在擦教室窗户玻璃的时候,我就认出来了。”
许是因为这句话超出了杨荏的预测,她内心大受震撼,一时忽略了肖屿这个动作有多暧昧。
杨荏不敢相信,一双眼睁得圆又大:“从那一次就认出来了?!”
——她想过可能是肖屿带家骏来学琴时,看到墙上的照片认出了母亲,要不然也不会那天就喊她“张阿姨”。
可她未曾想,肖屿是从大扫除那天就认出了她。
肖屿手插回兜里,也把那片叶子带了进去:“嗯,从那次就认出来了。”
杨荏支支吾吾:“但是、但是我……”
肖屿无奈苦笑:“我知道,你早不记得我。”
“不是不是,我有点脸盲,而且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啦……”
杨荏确实是记得肖屿,只不过那时候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事情发生时她年纪小,也不确切的年月日了,只记得第一次是一个雨夜,本来应该休息的萍姨带着她的儿子来家里,她在客厅练琴,张茜和萍姨在餐厅谈事,萍姨的儿子就在沙发上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