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115)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周航听见赌坊的人进家以后,垂在身体一侧的手死死攥紧,额头边的青筋暴起。

来人继续道:“他们在你家搜周大友,结果发现水井里有个死人。看样子都在井里泡了两三天了,脑袋都被泡大了一圈,你娘辨认了井里尸体的衣服,认出来的确是你爹。”

嚯!

周围人听着也是一阵惊讶,胆小的甚至捂上了自己的嘴。

周航焦急询问,“四叔,如今我娘呢,我娘怎么样了?赌坊的那些人现在还在我家吗?他们有没有对我娘怎么样?”

中年男人听着周航问的问题,也是一阵唏嘘。

不过转念一想,谁让周大友平时不干人事呢。

“没事没事。赌坊的人在发现你爹尸体以后就走了。你娘只是受了惊吓,估计也没什么大碍。”

周航听到这里,才完全放心下来。

“小余哥,我今天没法继续干活了。”

“没事没事。”姜余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也得赶快回去。”

说着姜余看向周围的客人,“各位,今天小摊有事先打烊了。对不住啊各位。”

周航和一个同姓带亲的长辈先赶回去,姜余在这边收摊,收完摊也得快点赶回去。

等姜余赶到周家时,就见周家门前围了一圈人。

他穿过人群进入周家小院,先是闻到一股刺鼻至极的味道,紧接着就在屋子的东角往小后院的地上,看见一个用白布罩着的东西。

那可能是就是尸体了。

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姜余移开视线,他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直接往正屋走去。

姜余掀开堂屋的帘子,就见屋里站着或坐着不少人。

花芸娘满脸苍白、眼眶通红的坐在椅子上,怀里死死抱住红姐儿,而周航则是表情茫然的站在她身边。

在他们三人对面,坐着一个头戴高布帽,身穿靛蓝色长衫,留着个八字小胡子的中年男人。

那中年男人开口问道:“你们这些天一直都没见过周大友吗?”

周航回答:“没有,他平时就不着家,十天半个月找不见他是常有的事。”

“你们这些天都没在自家水井里打过水吗?”

花芸娘擦了擦眼泪道:“前两天下雨,我把家里的水缸都装满了。我家里人少,白天航哥儿不在家,所以平时用水的地方也少。”

马坊正闻言低头在本子上不知记下了什么,同时心里也慢慢思索。

这时站在旁边一个妇人道:“那周大友整天喝的醉醺醺的,之前有一次跌到水沟里,要不是我家当家的发现他,他早就淹死了。”

“是啊,是啊,我当时也见了,那次可真险啊。”

“喝酒就是耽事。周大友整天不是去喝酒,就是去赌钱,还每次都把自己喝的醉醺醺的。”

“他这人只要摸到酒,就得把自己往死里喝,每次都喝的大醉。”

“……”

听着周围人七嘴八舌的说话声,中年男人皱起眉头,“好了,都安静。”

此话一出,屋里立马安静不少。

芸娘突然看见姜余过来,朝他伸出手。

姜余走过去,握住了对方冰冷的手。

“……芸姨”

芸娘道:“你这孩子怎么过来了,快回去,这里不干净,万一把你冲撞到了可怎么办?”

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姜余一眼,“这位是?”

姜余道:“我娘亲和芸姨是干姐妹,我是芸姨的外甥。”

“哦?之前好像没听说过。”

芸姨一瞬间握紧姜余的手,姜余感觉到了芸姨的紧张,用另一只手拍了拍她的肩头,表示安抚。

“请问阁下是?”

中年男人摸着八字胡须笑了笑,“我是这片街上的坊正,我姓马。”

姜余曾经听顾文承提过一次,顾文承当时和他说‘诸乡置里正,主赋役。州县郭内旧置坊正,主科税。并实行坊、市分离。’

其中‘坊’是指居民住宅的地方,‘市’指的是交易和经营的固定场所。

而‘坊正’正是管理街坊的小吏。负责管理街坊,维护街坊内的秩序,处理百姓纠纷等,‘坊正’的职责和村里的‘里正’类似。

县城也如同村里一样,家家户户有什么事都是坊正出面协调,若是碰见大案才会上报给县衙,由县衙出面调查。

若周大友只是简单溺亡,只需要坊正调查清楚,然后报给县衙就行了。

姜余朝他行了一礼,“原来是马坊正。我和芸姨是前两天刚刚相认的,我母亲早逝,生前常提起家中的姐妹,芸姨正是我母亲的干妹妹。”

马坊正看姜余的说话和做派,脸上的表情顿时正色了不少。

姜余道:“如今我就住在周家对门,再往里数的第二户。”

马坊正在心里默默想那户人家如今住的是谁。

顾秀才!

马坊正想到这里,才认真的再次看向姜余。

同时他也进一步确定了姜余的身份,之前码头饸烙面摊有泼皮找麻烦,结果被赶来的衙役赶走的事情,他自然也听说了。

眼前这个小哥儿的夫君可是秀才,还是今年的案首,又被县太爷破例赐了禀生。

作为县城里的坊正,马坊正见多了秀才,也见过不少禀生。说实话,秀才又怎么样呢?有很多秀才混的还不如他这个小吏强呢。

自从几十年前朝廷下令不再让秀才免粮税,转而划分给有秀才功名的人田地之后,秀才就更不值钱了。

但是顾秀才和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秀才们又不一样。

他可以不把普通秀才当一回事,但是同县衙中的衙役们相熟的顾秀才,他却不能不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