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225)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姜余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去告诉文承哥这个好消息。”

说完姜余拔腿就往家里的方向跑,就在姜余跑回家的时候,顾文承手上沾着墨水刚想出屋门到后院去洗洗手。

然后顾文承就看见姜余从外面朝自己冲过来。

顾文承笑着问了一句:“怎么这么开心?”

然后被姜余扑了个满怀,顾文承脚步踉跄了一下,稳住身形。

姜余抬头看着顾文承,声音如蜜一样甜,“考上了,文承哥你考上了!”

顾文承微微一愣,紧接着就听见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

姜余站好,看着门口的方向道:“是县衙来报喜的人。”

姜余话音刚落,就见一个穿着官差模样的中年男人站在了门口。

“请问,这是顾相公家吗?”

顾文承朝外走,“我就是顾文承。”

那官差态度极其恭敬,“给顾相公道喜了,顾相公考上了举人,还考了本府的第一名解元。”

姜余在后面被这个消息砸的晕乎乎的。

解元是什么他当然知道,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也就是说顾文承直接考了这次整个宁化府的第一名。

这一天,顾文承考上举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似的迅速飞了出去。

如今刚刚秋收完,本来今年收成就不错的顾家人更欢喜了。

顾文承、姜余还有顾家父母把前来报喜的人送走以后,紧接着就看见顾家门口来了不少马车。

穿着锦绣绸缎的大老爷们从马车上下来,他们身后跟着小厮,小厮们手里惦着满满当当的东西,一起走进顾家,这架势把周围看热闹的村民都看傻了。

顾父和顾母完全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关键这些人他们都不认识啊。

在一个胖乎乎的穿着富贵的老爷向他们道喜的时候,顾父和顾母依旧处于愣神的状态。

这时候姜余就顶上去了,他十分有礼的接待了对方,紧接姜余又看见来了一个人。

姜余立即就向文华、文渊使眼色,两个人对视一眼,立马开始上前接待。

顾文渊负责去搬椅子和凳子,不够的就赶快和顾家其他亲戚说,让他们赶紧去隔壁借几个,先搬过来。

顾文华连忙去煮待客的茶水,待客的茶水,也都换成了从府城带回来的最好的茶饼。

至于姜余和顾文承两个就开始和这几个不认识的乡绅交谈。

片刻后,堂屋左右摆了两排凳子,来的几个乡绅一个人捧着一杯茶。

顾父顾母坐在最前面的主位,顾大伯顾二伯,两位伯娘,还有一些顾家的长辈都在。

屋檐下,顾文华和顾文渊两个人各又支了个桌子,两个人一个人报名,一个坐在桌前记账,共同开始登记几位乡绅老爷送来东西的账目。

室内,姜余给顾母倒水。

顾母实在没忍住低声问,“小余啊,这些人你都认识啊。”

旁边顾父和几位顾家长辈也竖起耳朵。

姜余神色自然的道:“不认识啊。”

说完后,姜余坐到顾文承身边,继续和那几个乡绅交谈起来。

顾母:……

顾家长辈:……

大伯母此时跟见鬼似的转头看向自己在院里记账的小儿子。

刚刚文渊那么自然和这几个老爷搭话,那自然又亲近的劲,让她还以为小儿子和这几个人很熟呢。

金氏看着小儿子的背影,突然心里生出一股自豪来。

幸好当初她把小儿子扔去府城,跟着小余了,否则小儿子哪能变得这么有出息。

就在其中一个乡绅打算应付的喝一口的时候,闻到茶水味他就顿住了,喝了一口。

“这是太平猴魁?”

姜余笑着道:“是啊,这是最新的捏尖茶,茶叶肥壮,胜在泡起来整齐好看,就是味道略微苦了些,不知道今天回来这么多客,没有提前准备更好的茶叶,让诸位老爷见笑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位乡绅都能察觉出来姜余说话不一般,单单对方这简单一句话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哥儿能说出来的。

他们几个都是附近乡镇的乡绅,每年这时候都会等着官府放榜,他们收到放榜消息后,就会第一时间赶到举人家里道喜,为的就是想和新的举人老爷结个善缘。

今年一放榜他们家守在官府门口的小厮们就赶紧来报,说今年他们县城竟然出了一个解元。

这可不得了,他们宁隆县别说出解元了,县里都有七八年没出过举人了,如今突然蹦出了个解元老爷,这可真是了不得。

于是他们几个连忙吩咐人去拜访解元大人,顺便去打听一下考上解元的读书人到底什么来头。

然后一群人赶紧跟在县衙人的队伍后面,一起来了长坪村。

原先他们瞧着县衙的队伍到了村里,又听说来报的小厮说这位解元老爷是农家子,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对方家里贫困。

后面发现这房子虽然破旧了些,但是也不是太穷苦,而且自从他们进来以后顾家人明显很懂得待人接物,如今再听对方说茶。

嘶!情况和他们之前有些不一样啊。

就在这是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热闹,屋里的众人只听见外面传来一个笑声。

“听闻了大喜事,我来给顾相公和姜老板道喜了。”

几位乡绅听到声音转头看过去,其中两个随即惊讶的睁大眼睛,来者竟然是县城最大粮行的梁老板,要知道梁老板的粮行,那可是搭了县衙路子的。

然后几个乡绅和看见那位新举人老爷和举人夫郎,同梁老板十分熟悉的交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