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289)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姜余眨眨眼睛,“真的吗?修路的话,那笔钱是不是就能名正言顺的拿出来用了。”几大箱子的金子银子,如果不用出去,就太浪费了。

顾文承失笑,“是啊,我身边可是坐着皇商姜老板,皇商姜老板来投资禹城,他们谁敢说不。”

姜余眼睛都亮了,原来还能这样!

第二天,姜余就把要开纺织厂的事情告诉了众人。

禾姐儿有些担忧,“小余哥,羊毛制品那些有钱人家都不穿,咱们到时候能卖出去吗?”

姜余笑着道:“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咱们要在一开始就找准定位。羊毛制品是要卖给普通大众的,价格可以比棉布高,比细绢低。”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只要价格能控制住,就不怕卖不出去。

姜余看向一旁的凝姐儿,“凝姐儿我记得你当时用羊毛做衣服的时候,是先把羊毛碾成线的是吧?你能简单说一下过程吗?”

凝姐儿先是微微一愣,然后飞快点头,“可以。制作羊毛线,要先把羊毛煮沸清洗,然后梳毛,分毛。

仔细一些工坊在分毛阶段会分细绒线和粗绒线,最后用纺车把羊毛捻成线,然后就可以做衣裳了。羊毛捻线的过程和棉花捻线差不多,只不过羊毛更有韧性一些,最后做出的布料跟有弹性。”

姜余看向一旁的顾文渊,“文渊我记得你曾经画三锭脚踏纺车图纸,图纸你还能找的到吗?”

顾文渊立马就明白姜余的意思了,他自信的道:“纺车的图都在我脑子里记着呢。”

姜余道:“很好,这段时间你就找一批木匠,先做出二十台。”

顾文渊笑着点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姜余紧接着看向一旁的顾兴旺,“兴旺叔,这些日子要麻烦你带着商队去外地买几台纺织车,最好是走水路去南方买,听说那边的纺织车织布更快。”

顾兴旺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

姜余看向凝姐儿,“凝姐儿,你对纺织很熟悉,等兴旺叔去买纺布车的时候,需要你跟着去一趟。”

“好。”凝姐儿此时一脸佩服的看向姜余,她已经可以想象到这样的布坊如何真的办起来之后将会多么厉害了,可以说这样的布坊可以碾压任何一家小布坊。

江朱有些担忧的道:“东家,若是布坊建起来之后肯定会需要很多女工的话,可是女工一向难招。”

昨天晚上姜余和顾文承两个人也谈论过这个问题,最后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的结论是,只要工钱给的多,只要布坊待遇好,就不怕招不到人。

姜余道:“若是一天能给到二十文工钱,咱们会招到人的。”

这些日子,禹州的老百姓觉得禹州好像突然热闹起来了。

首先是城里的坊正和村里的里正开始宣读州衙政策,并且州衙开始免费赊农具,农户得了农具之后,只需要在秋收之后换回去就行了。

另外,一道道政策下来,虽然多数老百姓们不太关心,但是那些乡绅地主和一些读书人纷纷坐不住了,因为今年州衙竟然要开始重新统计农户的田地数量。

这一下可激励了不少乡绅地主的不满,之前上任知州在位之时,很多乡绅地主因为和上任知州关系好,趁机“夺”了不少农户的田地。

王清廉继续在家里养“病”的时候看见这一则政令,直接笑了出来。

王清廉摇头道,“咱们这知州大人还真是年轻啊,上任没几个月就准备拿禹州的乡绅开刀了,这就是自取灭亡啊。”

一旁的清客笑着道:“可不是嘛,今天一大早看见这到令以后,我还被下了一大跳呢。”

“这顾知州做事也太激进了些。”

“年轻人,总是撞了南墙之后才懂后悔啊。”

“是啊是啊。”

“顾大人这么乱来,不会出事吧?”

“要我说,顾知州要不是有后台,他压根就坐不了禹州知州这个位置,整个禹州城谁不认可王大人的能力和学识。要我说原本王大人您才是众望所归啊。”

王清廉微微皱眉,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怒意,反而眉眼带笑,“这种话以后不要再提了。”

这人道:“王大人,我这是完全是一片肺腑之言。”

此时其他人也开始附和起来,纷纷夸赞王大人的能力和学识,又明里暗里贬低如今的知州几句。

王清廉听着下面人的话,满意的摸了摸胡子,心中轻蔑的想,原本自己还想让人针对一下顾平仪,可没想到还没等到他出手,顾平仪就开始自己作死了,这还真是让他感觉畅快啊。

此时县衙内,州同李清崖急得团团转。

“顾大人,您这条令怎么就发出去了呢?”

顾文承笑着反问,“不能发吗?”

李清崖一脸为难,他压低声音道:“我实话和大人说,禹州的情况和其他地方实在是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田地方面。”

顾文承抬眸笑道:“我看了近八年的禹州卷宗,这个我知道。”

李清崖急的拍手,“大人您都知道,您为何还要如此做呢?”

顾文承神色放松,“因为并不是所有乡绅商户都在这八年里得利了啊。”

前世种花家有位伟大的领队曾经说过,做事情要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分化一部分,以此来达到控制全局的目的。

如今顾文承就是借田地的事情在禹州全部的乡绅地主中间撕开一道口子。

之前的卷宗顾文承已经看完了,就如同他刚刚说的那样,在前些年的确有乡绅在用一些不太正当的方法从农户手中夺取田地,可也有一部分乡绅因为和州衙的关系不好,没能得到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