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30)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姜余一时间僵在原地,嘴巴微微张大。

“我…我不合适吧?”

顾文承正在往房间的四方桌上放纸笔,闻言轻笑一声,“有什么不合适的,坐下吧。”

已经落座的顾文渊立马道:“小余哥坐下吧,我家有闲置的椅子,明天早上就搬过来一个。”

二伯家的顾文华也立马应声,“我家也有,我明天搬过来一个。”

顾文渊用书轻轻敲了一下他的头,“搬来一个就够了。快写字,我要看看你们写的字怎么样。”

姜余晕乎乎坐在了四方桌的一角,手里拿着笔,看着面前的顾文渊和顾文华以后开始写了起来。

顾文承走到他身后,俯身从后面握住姜余拿笔的手。

姜余一瞬间被吓到了。

顾文承用另一只手安抚的拍了拍他,“来我教你,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姜余看着顾文承近在咫尺的脸,心跳猛然快了一拍。

他赶紧转头看向桌面,努力平复心跳,跟着手上的力,开始慢慢写起来。

顾文承夸了一句,“很好。”

他是真的觉得很好,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姜余学的很快。

姜余听见顾文承这一句夸奖,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个笑,一只手不知觉的抚向心脏的地方。

刚刚不知道为什么,心跳突然变得很快,应该是错觉吧,姜余心想。他身子一向很健壮,以前就连大冬天的去河里洗衣服都不会生病。

顾文渊和顾文华两个半大小子现在已经变成了苦瓜脸。

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痛苦,他们是真不想练大字啊。

第14章 糖方

晚上顾屠子回家,顾母就把上午家里商量要把做糖的方子给族里的事情给他说了。

姜余也在一旁补充了为什么要把做糖法子给族里的理由。

顾屠子听完后思索了一会儿后点头。

“这主意不错,大哥是族长和咱们关系亲近,把做糖的法子交给族里,到时候族里人一块做糖卖钱,肯定亏待不了咱们,这事可以做。”

他十几岁学会杀猪,这些年走遍十里八乡劁猪卖猪,挣下一份家业,做了这些年的屠夫,还是有几分做生意的眼光的。

“我有一个好友,在县城品味轩做甜点师傅,若是做出了糖,品味轩那边指定会收。”

姜余听着,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那真的太好了。”

话音刚落,堂屋的四人就听见外面传来说话的声音,来的人是顾里正和顾二伯。

今天他们两家不成器的儿子在这边待了一下午,现在侄子还在养病阶段,他们就这么劳烦侄子帮忙,还是需要来表示一下。

顾母笑着出去迎接,“我们刚想着有事要去找大哥二哥商量,没想到您两位就先来了。”

顾里正和顾二伯被三弟妹迎进堂屋,两个人刚坐下还没开口,就被对方的话打了一个猝不及防。

“大哥二哥,我家这两天用红土根做出了糖,我们商量了一下,想把做糖的方法交给族里,咱们大家一起卖糖赚钱。”

顾里正听到这话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先是咳嗽了几声,然后大声道:“你刚才说什么?红土根的那玩意儿能做糖,没开玩笑?”

姜余从桌子上的一个用柳枝编的盘子里,拿出糖块给他们二人分别递了过去。

“这就是从红土根里熬出来的糖。”

顾里正和顾二伯两个人稀奇的看着手里的糖,然后分别尝了一口。

顾里正惊讶的睁大眼睛,还真是糖,还真是甜的!

顾满金既然能坐上村里正的位置,自然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人,但是现在他是真被惊到了。

他再次确认的问道:“这糖真的是从红土根里面熬出来的?”

顾屠子哈哈笑了一声,“大哥,别说你现在不信,我刚开始也不信。你应该听说翠芝和小余前天去大集上卖米花糖了吧,那米花糖里用的糖,就是用红土根熬出来的。”

顾里正看着手里的糖块,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糖这种玩意金贵,可是再怎么金贵,糖也是可以私人制作买卖的,并不像盐一样被朝廷严格的把控。

现在他们竟然发现红土根可以做糖,那岂不是直接往怀里抱了一座金山银山。

顾母在一旁道:“我们这两天试过了,六七斤的红土根就可以熬出来一斤的糖。”

顾里正听见这话以后,感觉脑子有点发懵,一边的顾二伯已经震惊的完全说不出来话了。

顾里正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三弟一家。

爹娘去的早,他们几个兄弟也早早分了家,糖这玩意能赚钱,三弟没道理把这做糖的法子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既然现在三弟家想把做糖的法子交给族里,那他这个里正兼顾氏族长,更没道理让自己亲兄弟吃亏。

“三弟妹,这做糖的法子实在是宝贵。”

顾母捂嘴笑着看看向顾屠子,用手肘碰了一下他,示意让他说话。

顾屠子接话道:“大哥,把糖拿出来给你和二哥尝,就证明我们没想瞒着。实话说,这法子也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是文承之前去南方游学的时候,曾见过南方那边有人用红土根做糖。我们想着,趁着现在咱这边还没人知道,就抓紧时间先做出来一批糖卖钱,要是只有我们一家四口人做糖实在太慢了。”

顾屠子顿了顿了,继续道:“白天翠芝和孩子们在家商量了一下,就想着把这做糖的方法告诉族里,咱们族人多,到时候族里人一起做糖,肯定速度快。现在趁着外人不知道的时候,先发一笔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