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304)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管事听说姜余起来了,正在用膳,就跑过来给姜余报账目。

姜余听完之后点点头,“布坊那边工人每日的饭食一定要保障好。还有工人的安全意识,也要培训好,羊毛和棉花都是极其易燃的东西,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

管事点头,“属下明白了。只是,只是如今布坊有很多带幼童的妇人,她们做工时,幼童无人看管,只能留在布坊。”

姜余听到管事这么说之后,发现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他沉默了一会儿道:“这些日子你主持开办一家幼学堂,幼学堂就用来专门看管工坊中的孩子,只要十二岁之下的孩童皆可入。另外,你再找个老童生来教孩子们识字,幼学堂中不授深奥的四书五经,只教导千字文,还有一些简单的算术。”

管事听着姜余的这些话都听懵了。

姜余看着他的样子,笑了笑,“至于钱的事,你直接去账房找账房,到时候让账房的人来找我,我给你拨钱。”

反正钱都是从假山下面挖出来的,姜余用着是半点也不心疼。

管事回神,“小的并不是在惊讶钱的事,只是感叹东家筹办义学之举大善。”

姜余摆摆手,“这可不是我先提出来了,之前文承哥抱怨禹州读书人太少,想要办义学,来开民智呢。我只是借用了文承哥的想法,先在咱们工坊试试开幼学堂行不行。”

因为顾文承改革禹州,导致州衙如今工作量猛增,但是之前禹州府很多吃空饷、挂名不干活的人,所以顾文承急需一批干活的人才。

但是禹州读书人少,而且大多读书人都是当地豪强乡绅家里的孩子,归根结底还得禹州的老百姓太穷,人才太少。

管事听了立即脸上充满了敬意,“不愧是知州大人,这种方法也只有知州大人才能想出来了。”

管事走了,姜余也吃不下去什么东西,就让人把小饭桌撤了,他也有好些日子没给爹娘寄东西了,正好今天没什么事,想想要给爹娘寄多少东西。

一个多月后的上京城。

顾文华接待这次来拿肥皂和香皂的公公。

“今儿吹的什么风,竟然能劳烦公公您亲自到此,请这边上座。”

魏丰年公公的年纪其实不是很大,但他职位不低。

魏丰年笑着坐在椅子上,“你少给我贫嘴,咱家这是好不容易出来透风的。”

顾文华道:“您既是走到了我这儿,就是给我脸,今儿中午就在我这用膳吧?上午刚得的螃蟹,每一个都快脸盘子那么大了,正等着您享用呢。”

魏丰年虽然有些意动,但他还是叹了一口气,“唉,最近宫里事多,又正值太后娘娘千秋宴,偏偏年初的时候上头又下令宫内缩减开支,最近正为这事发愁呢。”

说着就见一群小太监,从后院和搬着几个箱笼出来,站到正房门前的院子中间,箱笼的盖子被打开,露出里面摆放整齐的肥皂,等着魏丰年阅验。

紧接着又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小太监,小太监手里拿着一个木牌,还有一封盖着他们混堂司的信简。

“启禀公公,本次肥皂香皂清点完毕全部登录在册。本次肥皂一共850个,蔷薇香皂240个,栀子香皂240个,玫瑰香皂……香皂一共900个,共计银两总数……”

魏丰年听完点点头,放下手里的茶杯,转头看向顾文华,“今儿个就到这吧。”

顾文华起身,态度恭敬有礼又不失风度,“公公觉得今日的茶怎么样?”

魏丰年侧头看向手边的茶杯,“不错,不比我上个月得的西湖龙井差。”

顾文华笑道:“这些茶是禹州那边的本地茶,又名禹州毛尖茶,都是自家的东西。前些日子,我堂哥和小余哥往家里寄了些,正巧刚刚公公说如今事多繁忙,不如带一些回去,若是累了,就喝些茶解解乏。”

魏丰年笑着看向顾文华,“不错不错,自家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呢,那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对了,顾大人和姜大人在禹州可好啊?”

顾文华道:“一切都好着呢,两天前往这边寄了不少禹州特产,其中除了茶,还有新做的羊毛衫,那羊毛衫据说只挑禹州本地三年生的优质绵羊绒毛,经过挑、煮、分、梳、捻等18道复杂工序,后又经四五个绣娘之手,才能出来这么一件。贴身穿在身上轻便又暖和,都能赶上一件薄棉袄了,公公可千万要拿回去两件。”

魏丰年最开始听到羊绒的时候,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羊毛太过粗鄙上不得台面。

然后他就听到顾文华说羊毛衫是贴身穿的,也就是穿在衣服里面,外人看不着。之后又听顾顾文华说这羊毛衫只挑三年以上羊绒,过18道工序,后经四五个绣娘之手才出来这么一件,心中便有些意动,看来这羊毛衫是好东西。

魏丰年露出一个客气的笑容,“前些日子我听上边人说,顾大人和姜大人在禹州立了大功,搞出了水泥路,陛下听闻后大为欢喜,赏了不少东西过去,还赐了姜大人官职。要咱家说,若不是顾大人刚到禹州不久,说不定这次就能升官了。”

顾文华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欣喜,“果真如此!家里只听说上头赏了东西,还赐了小余哥官职,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倒是不太清楚细节。多谢公公告知,若是以后有什么事,还盼着公公能再告知一二,顾文华感激不尽。”

魏丰年笑着点头,因为顾家里有人做官,所以他对顾文华的态度十分和软好说话。

“好说,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