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328)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顾文承让人把鱼装起来,“好。”

【作者有话说】

织普通棉布在明清达到了个人效率的高峰,《嘉善县志》记载有东南乡妇女日织三匹者。

而普通丝绸,江南地区妇女一个月常能织得四十五匹布‌。

预收种田文《童养夫》CP1725415:惊!亲手养大的弟弟竟然想娶我!

(攻受没有血缘关系)

第155章 丝绸出口贸易

“向外邦人售卖丝绸!”禾姐儿吃惊的看着姜余。

姜余把手里的书放在桌子上,坐在桌子面前的梨花木椅,点了点头。

“对,我已经让文渊做好了市场调研,我发现海外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不仅如此,咱们还可以组建船队,直接跑去国外做生意,如今澎湖巡检司已经建起来了,只要顺着航线走,基本很安全。”

禾姐儿转头看向顾文渊,顾文渊把手里的木制文件夹递给她。

“这里面是我打探到的上年明州民间丝绸商队和外邦商人的详细资料,后面还有大概的交易额。”

禾姐儿接过文件夹翻开看,三分钟后,禾姐儿把文件夹拍在桌子上。

“做,这生意必须做!”禾姐儿情绪很是激动。

这样明晃晃的大市场放在眼前,向外邦人做生意和捡钱有什么区别?

姜余微微一笑,“那么接下来,咱们就要学习外邦的语言了。书我都准备好了,我还请了传教士来教咱们。”

顾文渊听到这话转身就想走,禾姐儿一把抓住他的后衣领。

“你要去哪里?”

顾文渊干笑,“我去外面帮忙,我手头事很多的……啊………”

禾姐儿一把拽过顾文渊,把他按在旁边的椅子上,“外面的事自有其他人干。我们要听小余哥的,认真学外邦语。”

顾文渊手里捧着又厚又硬的外邦书籍,他看着上面的蝌蚪文字,整个人欲哭无泪。

“听说了吗,织造局最近在收桑,还放出大话,说若是谁家种一亩桑,就补贴一钱银子,而且只要把桑种出来,织造局全收。”

“真的假的,不会是骗人的吧?”

“这还能有假,衙门口的告示都贴出来了。”

“我的乖乖,织造局怎么突然要收这么多桑?”

“不知道呢?”

“我听我二姑妈婶婶家的三媳妇说,织造局最近新开了不少缫丝和养蚕工坊,里面大量招工,就那养蚕工坊一个月能给半吊工钱,还管吃管住。最近,有不少从远地方来的人都去里面做工喽。”

“待遇这么好?”

“这不算好了。听说还有布坊找织工的,按件给工钱,我一个亲戚上个月赚了三两银子,里面还一天两顿包吃,听说每顿都能吃饱。”

“这织造局要这么多布干什么?他们不怕砸手里?”

“听说织造局新上任的主事,本就是皇商背景,人家家大业大的,根本不差钱。”

“……”

这些日子外面闹得沸沸扬扬,江朱心中有些担忧。

“小禾姐,东家这么干,那些丝绸布匹不会都砸手里吧?”

禾姐儿手里拿着外文书,不慌不忙的道:“放心,即便是那些外邦商人不收,咱们还可以把丝绸拉到禹州去卖,通过禹州的销路最起码也卖到五个省。对了,听说这两天有几个从西班牙来的商人想买绸布,是谁在接待?”

江朱想了想,“是顾管事在接待,听说最近顾管事在学西班牙语,学的有模有样的,如今已经能大概听懂那些红毛外邦人说的话了呢。”

江朱说完就看见禾姐儿手中的铅笔尖咯吱一声断裂。

江朱:……瑟瑟发抖

禾姐儿一双漂亮的杏仁眼瞪圆,微微咬牙,“什么?他怎么学的那么快!”

江朱看着周身开始前冒黑气的姜禾微微退后一步:“我不知道啊。”

禾姐儿看向手里的外文书,暗暗咬牙,没想到她竟然学的比顾文渊慢。

这可不行!她一定要抓紧时间学才是。

陈家在京城最近好像惹了麻烦,姜余明显发现明州陈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于是,姜余就趁乱在后面收购一些陈家的布坊。

他和织造郎中郭大人商量好自己的计策,并取得支持之后,姜余代表织造局开始接触外邦的商人。

同年秋天,明州织造郭大人,代表明州织造局同十六个外邦商人签订了三十万匹丝绸生意的订单,十两一匹的丝绸,净利润也能达到一百万两白银。

这批订单一出顿时震惊朝野上下。

也就是这时候,朝廷中很多古板的老大臣才发现,原来朝廷还能这样做生意。

有人对这种做法拍手叫好,也有些人则是觉得这样做有失国家体面,哪有朝廷和商户搅和在一块的?

然后朝堂上就吵成了一团,同时也有不少心里明白的。

郭熙是陛下的心腹,对方在做这笔订单的时候肯定是在事先就和陛下通过气,陛下点头同意之后才敢干的,否则对方没这个胆子。

但,即便是有人知道郭熙的行为是陛下默许,为了自己这一方的利益,还是站出来反对。

“陛下,明州织造郭熙此举万万不可为,官不与民争利,郭熙此举乃是与浙江千千万万的农户争利啊。《史记》有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若是浙江的百姓都去种桑,种粮食的农田会不会因此减少?事关社稷危机,请陛下立即捉拿明州织造郭熙。”

此话一出,朝廷一片寂静无声。

紧接接着,一部分官员稀稀拉拉的跪下,嘴里喊道,“事关社稷危机,请陛下立即捉拿明州织造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