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39)CP
姜余刚想说话,就听顾文承在一旁开口。
“那就多谢大伯母了,既然都是亲戚,我改日一定会去拜访。说起来,我在县城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认识不少的读书人,不知是县城的哪家少爷同大姐结亲,大伯母说出来,说不定我还认识呢。”
姜瑞莲娇羞的表情猛的一僵,王桂花脸上的笑容也卡壳了。
无他,因为陈秀才出身寒门,并不是什么少爷。
顾文承接着问:“那陈秀才文采如此了得,恐怕一定是在县学中求学吧。”
“县学?那是什么地方?”一直在边上旁听的王大姨,没忍住插话问。
顾文承解释道:“那咱们宁隆县的县学,是由县衙办的,一般都是学问很好的读书人才能进去。在县学教书的也都是举人,县学也不收入门费,平日里只需要交些吃饭钱罢了。而且,县学挂着官学的名头,有时候知县大人也会前去讲学,在哪里求学,说不定还能得知县大人指点。”
王大姨听的云里雾里的,但是她听到顾文承说县太爷。
她惊讶的道:“竟然还能见到县太爷?”
顾文承道,“据说是这样,我也不太清楚。”
一边的王桂花却很是心动,要是她儿子能进县学,那一年也就不用掏那么多入门费给私塾了。
姜瑞莲微微一笑,道,“陈郎的确是入了县学。”
王桂花立马接着开口,:“陈秀才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家里又住在县城,日子可比咱们这些农户人家好多了。”
顾文承一脸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那陈秀才既然是同我年纪相仿,又如此优秀,那就多谢伯母和大姐引荐了。”
姜瑞莲低下头,陈朗在上年就已经束冠,顾文承不过才十七,两个人说是同龄人,可到底陈郎比顾童生大上几岁。
王桂花总感觉顾文承说话没有那么合她心意,她转移了话题。
“你们两人中午就在这吃吧。”
顾文承非常自来熟的看向王大姨,道,“大姨也在这吃吧,正好我和小余带过来不少肉和鸡蛋,今日午食一定丰盛。”
王大姨推辞:“不必了,不必了,你们一家人在一块吃饭,我怎么好意思,我就先回了。”
王桂花才不想做什么肉和鸡蛋,肉和鸡蛋做一顿得花多少钱?她刚想开口说话就听见顾文承道。
“既然大姨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不强留。听说大伯母和大姨都是本村人,两位上面的长辈又康健,今日正好东西多,等一会儿做好菜以后,大姨不如给家里的长辈端过去两碗,也当是我和小余尽的孝心了。”
顾文承此话一出,王桂花不想做肉和鸡蛋也得做了。
王大姨也没法再说什么,毕竟肉和鸡蛋也不是给她吃的,而是孝敬两位老人的,她们总不能不孝敬老人吧。
“那……”
王大姨看向自家妹子。
姜瑞莲此时站了起来,“大姨,顾童生说的对,今天午食丰盛,待会儿做好饭,麻烦您给外祖父和外祖母端过去,也当是我们尽的孝心了。”
顾文承看向姜余,赞叹道:“小余,大姐孝顺,陈秀才以后有福了。”
姜余看向脸上漆黑的大伯母,又看了一眼表情僵硬的大姐,和在一边干笑的大姨。
他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嗯,陈秀才有福气。”
王大姨拍着大腿就夸姜瑞莲,“哎呦喂,桂花你家的孩子可真是懂事啊,你以后可有福气了。”
这一句话,让王桂花心里舒坦了不少。
没错,她大女儿就要嫁给秀才了,三儿子又是一个童生,她的好福气还在后头呢。
“行,去做饭。”王桂花道。
姜余几乎是下意识的想要站起来过去帮忙。
一边的顾文承拉住姜余的道:“小余就别去了,今日的饭菜,大伯母还要给外祖父、外祖母送过去,想必肯定是想亲自动手的,尽一番孝心的。而且咱俩上门是客人,哪有客人动手的道理。”
说着他看向王桂花,“是不是大伯母?”
姜余转头看向大伯母,王桂花脸上的笑容再次僵硬。
王大姨拉着自家妹子的手,“没错没错,你们两个竟然是来回门的,本来就是客人,你们就呆在屋子里,我们去忙活就行了。”
王桂花气的牙痒痒,但是偏偏顾文承说的这些话还都特别在理。
“没事,小余就在这坐着吧,做饭也用不着那么多人帮忙。”
说完以后,王桂花就和自己的大姐一块去灶房忙活。
堂屋里,顾文承一会儿递给姜余一个核桃,一个再递给他一个红枣,还抽空问了问姜余手里的水烫不烫。
姜余感觉今天文承哥的话有些多,但是他却很喜欢文承哥对自己这样。
姜瑞莲总感觉自己一个人坐在这里,看着面前两个人说小话有些不太舒服。
“你们再这里歇会,我也去灶房帮忙。”
姜瑞莲说着就快步走了出去,临出堂屋门的时候,她还听到顾童生对姜余说话。
“小余,你瞧大姐多勤快、多孝顺,咱们以后得向大姐多多学习才是。”
姜瑞莲:……
姜余看向顾文承,突然噗嗤一声笑出来。
现在整个堂屋里也就姜余和顾文承两个人。
在姜瑞莲走了以后,顾文承伸了伸胳膊,放下手里的茶杯,好似这才真正放松的坐了下来。
他见姜余笑出声,道:“对,要多笑笑才好,今年咱们是开串亲戚的,自然要高高兴兴的。”
姜余此时才明白顾文承刚刚一直是在维护着自己。他让大伯母她们看见了,顾家对自己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