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之后(51)CP

作者: 封十一 阅读记录

原身嫌弃自己的爹是个卖肉的屠户,因此从不来顾父卖肉的地方。

尽管以前顾父在自家店里卖肉,原身也是从不过去,甚至担心别人发现他是屠户的儿子,瞧不起他。

“对,爹很厉害。”顾文承道。

排队的人不少,姜余和顾文承两个走过去,顾屠子一抬眼,就看见自家儿子和儿子的夫郎来了。

“你们怎么来这里了?回去家里等我就是了,这里又脏又乱的,你们快回去。”

顾文承挽起袖子,主动上前,“我和小余来帮忙算账。”

顾屠子就要赶顾文承和姜余离开,他打心眼觉得这地方不干净,儿子是一个读书人,小余又年纪小。

再说了,他一个人也能忙过来,哪里就得他们二人帮忙了?

顾屠子刚想说什么,就见肉摊前的一个穿绸缎的中年男子开口问:“顾屠子,这就是你那童生儿子?”

他是附近一家客栈的掌柜,因为经常来顾屠子这边买肉,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

他之前也听顾屠子说过,他儿子是个童生老爷的事,还听说顾屠子的儿子现在跟着县城里一个秀才读书。

今天这么一看,眼前这个读书人,虽然猛一看和顾屠子好似完全不像,但是仔细瞧,就能发现他们的眉眼和鼻子,还是有几分像似的。

顾屠子脸上露出一个笑,语气中带着自豪道:“对,这是我儿子。”

顾文承也朝这人笑笑,然后走到顾父身边,一副准备帮他忙的架势。

那人好奇的再次看了两眼顾文承,又看了一眼姜余。

顾文承道:“这是我夫郎。”

那人闻言立马道:“失礼,是在下失礼了。”

接着他朝顾屠子伸了一个大拇指,“你这儿子挺孝顺啊。给我来两斤肉,肥瘦各一半。”

顾屠子举起手里的刀,开始切肉,“好嘞。两斤肉,一共四十文。”

那人看着肥瘦各一半的肉,笑着道:“真不愧是你顾屠子的手艺,下刀就是准!我把钱给谁?”

“给我吧。”顾文承利落的收钱。

顾屠子虽然刚开始想让顾文承和姜余离开,但是当顾文承真的站在他身边帮忙以后,一股喜悦和自豪从心底升起。

他动作麻利,手起刀落,切的又快又准,就连脸上都不自觉的带上了笑容。

很快就到了午时,面前的肉也没多少了,顾屠子直接收了摊,毕竟今天族里把糖卖出去了,大家一块挣了不少钱,下午大哥肯定得召集人在祠堂说事,他们得回村了。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一起帮忙收拾东西,突然远处的叫卖声传入顾文承耳中。

“买烧饼了,又香又好吃的烧饼。”

“大哥,一个烧饼三文钱,要两个的话给五文就行了。”

“一个五文钱不贵,我家这烧饼可是用油煎熟的,可好吃了,您尝一个吧。”

“……”

姜余正在低头收拾东西,突然面前出现一个烧饼,他抬头就看见顾文承正笑着看着自己。

“饿了吧,吃个烧饼,还是热乎的。”

姜余一笑起来,嘴角下面露出两个小梨涡,他接过烧饼,一口咬下去,满口生香。

“好吃!”

顾文承也递给父亲一个烧饼,他自己也有一个。

顾屠子咬了一口,赞叹道:“是王家烧饼吧。”

顾文承道,“不知道,是一个半大小子在卖的。”

顾屠子道:“哦,那个是王家的大毛,他爹平常一直在这边卖烧饼,前段时间县里征人去修河堤,他爹去了,现在他接了他爹卖烧饼的活。”

徭役,是每个古代世界人民都无法逃脱的一项活动。

顾文承脑子里自动浮现关于徭役的情况,但姜余明显对这些不太了解。

顾文承坐上驴车,姜余坐在他身边,顾父在前面驾车,驴车摇摇晃晃的往前走。

“每个人都得服徭役吗?”姜余疑惑的问。

顾文承解释道:“并不是。只有男子才需要服徭役,男子的年岁和身高只要符合县衙的条件,就必须去。每年每户人家至少得去一个人,要是那些人多没分家的,看情况而定。但是如果你掏钱给衙门,也可以不用去服徭役,这叫‘赎买’。但是大部分年轻人还是会去,虽然徭役很累,毕竟本朝的徭役给工钱,一般每天十五个铜板的工钱。”

每天十五个铜板,要是干一个月那就是半吊钱,农户人家,尤其是穷苦的农户,春耕完以后,田里一时半会没什么活。

因此他们还不如去服徭役,干徭役一天能挣十五个铜板,很多人都会去干。

姜余睁大眼睛,想到怪不得每年这时候大伯母心情都不好,在他记忆力里大伯没有服过徭役,所以每年都是大伯母那边出钱直接替大伯父‘赎买’了。

“那我在过两年也得去服徭役了。”姜余小声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顾文承却听见了他这一句,笑着道:“我可舍不得让小余你去,你的手是用来拿笔算账的,要是去拿锄头就可惜了。”

姜余微微一愣,他等抬头看向顾文承的时候,就见顾文承此时已经和爹开始说话。

阳光照在顾文承的面颊上,好似给他披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他五官温润俊朗,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都是带笑的,很是温和有礼。

姜余在这一刻听到了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他的手抚在胸膛出,表情有一瞬间的疑惑。

好奇怪,自己是生病了吗?

接下来一段时间,长坪村的顾氏族人开始如火如荼的制糖,就连姜余也肉眼可见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