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宠妃她只想当咸鱼(898)
康熙将每日的折子批完了,只是梁九功收拾整理时,那些都是留中不发。
那只猫就是丢出来的试探,妻丧将满一年,在外出巡也将到了归期,剩余的时间皇上都会留在皇宫,这再怎么为皇后伤怀,也得有个度了,加上看着皇上恢复了往日的英明沉稳,甚至比之前更甚,就忍不住心思活泛了。
可不得先试探试探,那只猫是被璟熙皇后养过,一个畜生,也正合适,也比人容易下手,太子爷会发怒也是在预料之中,所以明面上也准备了替罪羊和一些弃子出来让太子爷有个发泄对象,还可以借着替罪羊,也就是那个小答应,再怎样也算是庶母,太子不等皇上回来便处置了庶母,这也是一个攻歼太子法子。
瞧着是‘意外’了,但谁意外这么瞧,这替罪羊才查出来,人就已跟猫一样淹死的方式出现在了同一个湖里被发现,这也就差没直接当面下杀手了。
康熙并没有更改计划赶回去的意思,如常的按着计划归来,并没有收到影响。
至于那些折子会留中不发,也并不意外,皇上对太子很是看中,地位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一次不行不是还能下次吗?
见皇上不紧不慢的返程,就有人放心早了。
康熙回宫召见了太子,太子在里头御书房较里跪了两个时辰,出来的时候是被人搀扶着出来的。
这有心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分析太子罚跪这个讯息,虽然罚了太子,看似因为太子行事处置急躁行事不当,罚了才揭过去,不罚是没揭过,只是暂时容忍了太子,但既然罚了,就说明皇上还是在意太子越过皇上处置了宫妃的。
太子因为受皇上看重,是很容易越过皇权边界的,这些一开始皇上或许不放在心里,但这些会在以后太子长大了,那时候这些问题就会爆发出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这想得很远了,知道徐徐图之这种事。
结果皇上回宫一个月后,宜妃意外落水,淹死在湖里。
那个湖很熟悉了,同一个湖里。
这剩余的一个妃位就这么意外落水没了,这事真是,放了个大雷啊。
宜妃落水那天,康熙就在不远处的一个湖心亭里坐着品茶,平静的看着宜妃就在离岸边的水还不是很深的地方,站起来水位就到胸口位置,数次扑腾挣扎就是站不稳呛水,耗尽力气的死在一个淹不死人的水位那里。
期间宜妃挣扎着想要出水时,是看到了康熙,康熙视线不避不闪,就这么平静的看着她垂死挣扎。
身后站着的宫人低着头当自己透明人,而宜妃的宫人却是迟迟不出现。
待人在湖里没了动静后,康熙又坐了一会儿,才不紧不慢的起身,“宜妃失足落水,按着规矩葬了吧。”
又像是补充道,“这个湖不吉利,填了吧。”
盖棺定论宜妃的意外落水,草草了了的丧仪,好似不是现在唯一妃位该有的待遇体面,皇上更是没有过问的意思,所以丧仪更是办得极其仓促,甚至还比不上把湖填了这个事重要,明眼人都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现在是妃位全都空出来了,嫔位都没几个,这简直就是在召唤他们将培养的适龄女儿送进去后宫填补位置啊。
宜妃死了也就死了,虽说跟畜生比都没比过,但也不是个争气的,失宠多久了,说不定就算皇上重新宠幸后宫,也还是不受宠的,还不如指望新人入宫了。
然后他们就知道皇上他现在看起来正常,其实,他根本没好!
梁九功:天杀的,知道杂家的日子都是怎么过来的吗?!!你们就搞事,知不知杂家如履薄冰啊!!
后宫的妃嫔在以各种‘意外’还有‘急病’没了,甚至还有个得了会染人的病,一下染上了不少人,等太医们研究出对策,这一开始没熬过去的就死了一些,熬到了太医研究出来的方子治病的,身子也是伤了根本,缠绵病榻没多久也去了。
这后宫妃嫔们是在段时间内以各种意外的还是急病的方式死了,还存活的居然只有惠贵人娴贵人这些膝下有皇子公主的。
这大批量的死亡,没开玩笑,真是傻子都相信不了能死得那么全乎,后宫直接清盘。
还侥幸存活的惠贵人娴贵人都吓得不轻,也是吓病了,勒贵人抱着公主也是十分后怕,姐姐死了她也只是在发愁着公主的将来,但是到现在,她还能留一命照顾公主已是幸事!哪里还敢想什么,就怕连现在都有了。
她知道,不是因为她们还有皇子公主,皇上为了皇子公主才留她们一命,而是因为她真的没有沾过任何关于皇后的事,不像姐姐还抱着没有死心的态度,甚至心生怨恨。
惠贵人在皇后丧仪上心气就已经被磨没了,顾忌着大阿哥是不敢有什么动作,因为之后大阿哥就不那么得皇上的看重了,之前还因着长子的身份,除了太子外,也比三阿哥四阿哥更得看重关注,就算和太子有呛声争个一二,纵然会站在太子那边,却也会对大阿哥补偿一二。
现在是不行了,能明显感到了皇上对大阿哥的态度的冷淡。
惠贵人身子落了病根,她身子落了病根,也没那个精力了,也怕再做什么又连累大阿哥受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