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应未眠(46)
她要去用饭,忽然想起来,问:“有人给长公主送饭吗?”
丫鬟摇摇头:“没听说,这边的事大概是卢将军在负责。”
但王小桃知道,卢慈能负什么责,事情太多了,他估计根本不记得有这事。
她说:“先把我的饭菜端过来。”
丫鬟只好去做。
随后王小桃亲自端着自己的饭菜去关押司妤的地方,门口守卫是卢慈心腹,竟不让她进,她道:“把长公主饿死了,要担责的时候你来?”
那守卫便不说话了,由她进去。
房中也没有燃灯,王小桃去燃了灯,这才知道司妤还穿着湿衣,那衣服现在都半干了。
她连忙向司妤行礼,然后将饭菜放在司妤面前,又朝身后丫鬟道:“快去拿两身我的衣服来,还有被褥都拿来。”
丫鬟去了,王小桃恭敬道:“卢将军他们粗心,又有许多公事繁忙,怠慢了公主,公主见谅。”
司妤看看她,又看看面前的饭菜,不知她是什么意思。
如果要下毒,应该也不至于再让丫鬟送衣服和被褥来,所以这是真的给她送饭。
但如果高盛死了,她应该也没有心情来送饭,可见高盛依然活着。
她问:“是高盛让你来送的饭,意图毒死我?”
王小桃不知她是在套话,伤心道:“表叔要能吩咐我做事就好了……公主放心,这是我的饭菜,没毒。”
司妤便明白高盛没死,但也没醒。
她坐下来用饭。
当然要吃,只要上天不让她死,她就不会死。
王小桃不知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
公主杀了表叔,她理该恨公主,但又很明白,之前的确是表叔霸占公主,要不然公主怎么会要杀表叔?
所以事情还是如她猜想的那样,宋之洵喜欢公主,公主喜欢宋之洵,但表叔霸占了公主,并强迫宋之洵和自己的侄女成婚,甚至也用强兵控制了京城,便是长公主也无可奈何,最后宋之洵和长公主纷纷朝表叔下手。
表叔真的要造反,她不知道为什么表叔要这样,但她注定是表叔这一边的,只能和表叔站在一起。
表叔如果醒了,会杀了长公主吗?
作为表叔的侄女,她觉得应该;作为女人,她却又能理解长公主。
甚至她也没想到,如此柔弱美丽的长公主,竟也有那么干脆果断的一面。
司妤再没有多的话,安静吃完饭。
到丫鬟拿来衣服,王小桃便收了食盘,让她换了衣服休息,稍后她也会让人送水来。
司妤能猜到,卢慈这些人估计把她关在这里就没管了,杀不杀她,放不放她,他们也无法作主,送饭送衣服是王小桃自己做的。
她道:“多谢县君。”
虽是说谢,但态度一如继往的冷清。
王小桃朝她行礼告退。
这一夜过得十分焦灼,司妤没怎么睡。
一夜没听到过分的动静,这证明高盛的情况仍是一样,没有在半夜突然死去或是半夜突然醒来。
果然,第二日有丫鬟来照常给他送吃的。
等到中午,她听见了外面是嘈杂声,似也有叫骂声,但听不真切,再一会儿,便有大军齐踏步的声音,全聚集在太尉府外面,似是两军对阵。
她猜到了,定是宫中或朝廷来要人,勒令他们放了她,但卢慈等人不允,所以才有对阵。
但宫里和朝廷能控制的兵力有限,自然不是这些西凉大将的对手,果然到午后,动静就熄了,大军散去。
太尉府这边才逼退临汾王,又有战报传来,称安朝烈等人全军出击,朝京城攻来,陈州已失守,城外急需援军。
卢慈急召李风华等人来商讨,人才刚到,又有新的战报来,沙河口失守,西凉军溃败,正逃往城中。
很明显,联军是知道了高盛被长公主刺杀的消息,所以趁机大举进攻,而西凉军这边迟迟没有防备,相争不下,又因高盛性命垂危,致使唤人心涣散,无心恋战,便节节败退。
而且朝中都在传高盛已死的消息,平时安静的朝臣已然出动,譬如汾临王便召集千余人,要太尉府放人;众多朝臣聚集于少府卿李固言府中密谈,似有所图谋……
府上众人一合计,最后得出个结论:不如撤回西昌。
第一,这是高盛当初就定下的策略;第二,联军马上攻进城,西凉军群龙无首,腹背受敌,保住兵力最为要紧。
李风华也不反对,这两日他也看出来了,卢慈与柴进绪并不对付,太尉还没断气就已吵吵了这么久,要真有意外,这两人一定不能同心。
于是当即就往西昌方向撤退。
第25章
司妤还在煎熬中等着, 却突然就被挟持上车,随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朝西门急奔而去。
她在车上看着望不到头的队伍,又看着队伍中有好几辆车, 有一辆车远远看着, 似乎是太尉形制,便猜测那里面可能是高盛, 所以他们不是出击,而是撤离京城?
为什么撤离?
司妤不知外面的消息,又逃不掉,只能干着急。
直到第二日, 队伍依然在往西行,司妤便确定, 他们真的是在撤军, 目标很可能就是西昌, 或是直接回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