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129)

真贵啊。在怀溪,一个三进的宅子二三百两就可以拿下了。

怨不得老太太那时候要闹。看着都是宅子、铺子做陪嫁,她的宅子、铺子的价值,得是好几个姐妹的加在一起才差不多打平。

“是。”王保贵也感慨,“京城寸土寸金。我们打听的,很多宅子都是往外赁的。京城人要是有一套富余的宅子能赁出去,基本上一家子吃喝不愁了。京城人手里有钱就喜欢买地盖房子。”

“赁出去能有多少钱?”

“跟左邻右舍打听过了,这样的宅子一个月能有十二贯上下。”

槐树街的宅子要是出租,一个月能有十二两银子的收益。

殷莳从沈缇那里收金镯子的时候都没这么心花怒放。毕竟金镯子虽然也值钱,但它不能生钱。不动产能生钱。

她跟王保贵沟通了一下,她这两个铺子、一座宅子,加起来也得有三四千两左右的价值。还没有算田产。

槐树街那边的行情月租金大约十二两。

厂口街铺面小,租金是十七两。但租户上次已经将租金缴纳至六月,下次收租是一个半月之后了。

长安门的铺面大些,但地段不好,租金只有十两。正在寻找租户。

粗粗一算,不包括田产,光是京城的不动产,在全部租赁出去的情况下,她一个月能有约四十两的进账。

田产的佃租要一年一结算的。她在京畿附近有一百亩旱田。

此外,怀溪的桑园收益虽然直接给了沈家,但那一百亩水田是她的。每年会跟她交割。

殷老太爷的安排很好。桑园和水田都在怀溪,实际上都是殷家人在代管。不管是直接给沈家的,还是给这个嫁到沈家的女儿的,未来都会被姓沈的殷家外孙继承。这些一直在,殷家沈家就不会断了来往。

一直来往一直亲,一直亲就一直来往。

殷莳管不了那么远的未来,但眼前一想到一个月四十两,一年四百多两的收益稳稳的,且全权供她支配,就感到浑身毛孔都舒畅欢悦。

第68章

殷莳跟王保贵沟通了一下有关于她的私人资产的管理问题,对王保贵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感到很满意。

她考虑了一下,说:“你辛苦了。以后,除了沈家给你的月钱,我每个月再另外贴你五钱银子。”

王保贵其实跟殷莳也不并不熟悉。

因为新娘子出嫁前都要躲羞,轻易不见人。他们还是在船上见了几面,也没太多机会说话交流。

如今婚事全都落定了,殷莳终于正式见他了,两个人面对面,殷莳观察他,他也同样观察殷莳。

殷莳说话条理清楚,关于房子、铺子怎么出租、找什么牙人、在衙门口要办什么手续都问得十分细致。

令王保贵暗暗惊奇。

殷家的姑娘数量太多,且男仆也不能随意打听主家姑娘,在被分配给殷莳做陪房之前,他根本就不知道也没见过殷莳。

后来老太爷点了他给那位订给京城沈探花的姑娘做陪房,他赶紧去打听。哦,原来就是那位被东林寺大和尚收作记名弟子的姑娘,这才把人对上号了。

王保贵家里三个孩子,儿子们都是半大小子,正是吃穷老子的年纪。

他想不到殷莳这样大方,闻言,他眼中露出喜色,忙抬起屁股给殷莳行礼:“多谢少夫人。”

殷莳道:“你多费心。”

又道:“我这边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

王保贵知道她是有话要和赵宝金说。

赵宝金本来只是门子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厮,只因为娶了殷莳从前的贴身婢女,忽然被临时分派给了殷莳做陪房。据说是殷莳自己开口要的。总之大家都羡慕不已。

王保贵知道,跟自己比起来,赵宝金更接近于殷莳的“自己人”。

他识趣地告退,留给他们空间说话。

殷莳对宝金笑道:“你也别羡慕他,他资历老,管的事情多。”

她给王保贵补贴,赵宝金明显羡慕了。

宝金笑道:“羡慕肯定还是羡慕的,但这是保贵叔该得的。我这几日跟着他,很是学了东西,长了见识。”

赵宝金的性子,殷莳从云鹃那里已经了解过了,但也一直没机会直接打交道。今日一看,果然是个性格不错的年轻人。

她问:“从怀溪出发前,我让云鹃教你识字,学得怎么样了?”

宝金回答:“夫人给的那两个话本子,我基本已经可以通读了。便有些还写不对的,放在句子里连着看,也能认识。”

“那就行。也不求你多大学问,但也不能大字不识。”殷莳告诉他,“我这点嫁妆,王保贵一个人打理就够了。你,我想让你跟着翰林行走。”

宝金喜出望外。

殷家不过商人之家,县太爷来了,殷老太爷都得热情相应。

可沈探花来的时候,赵宝金就在门子上当差,看得清清楚楚,县太爷都对沈缇客客气气的。

大家都说他一步登天了,托媳妇的福,还真是一步登天了。

忙躬身道:“是。”

殷莳还有些要嘱咐他的:“翰林这个人,挺讲究的。你在他面前,把叫你做的事做好就行,切记不要自作聪明。”

宝金咋舌:“翰林是文曲星下凡,在他老人家面前,我哪敢有‘聪明’。”

什么“老人家”,殷莳差点被逗乐。

又告诉他:“翰林身边最得用的人,唤作平陌。他是翰林的乳兄。你见了他,尊敬一些。凡有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跟他学。你若想在翰林跟前有体面有出息,就多观察平陌,少说多看,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