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135)

平陌等人麻利起身:“在呢,何事?”

“去宫里。”

“好。”

宝金很激动。

刚才平陌还跟他讲接送沈缇出入宫城的事呢,这就立刻投入实践了。

大家赶紧套马,到院门口接沈缇。

沈缇来了告诉平陌:“要值宿。”

平陌便指了槐生和北道:“回去取东西。”

这刚刚平陌才给宝金讲过的。在宫里值宿晚上睡在直房里。直房里也有公用的铺盖,但因为是公用的,比较埋汰。

大家都很嫌弃,基本都不用,都是自己带铺盖卷。

今天本不该沈缇值宿的,便没带来。

沈缇上了马,奔宫城去。

翰林院与宫城离得不远,不一刻便到了。

宝金之前和王保贵看宫城,只能远观,不敢靠前。这会儿跟着沈缇,能一路走到城门洞口,到那些执着长戟的羽林卫跟前头。

沈缇下马,与平陌说:“跟家里交待一声,今日值宿。”

平陌道:“是。”又道:“待会东西来了,着人给翰林送进去。”

又递了个荷包过去。

沈缇接了揣进袖子里,道了声“好”,往宫门口去。

平陌等人也不走,在那看着。

宝金伸着脖子,眼巴巴地。他是第一次,看什么东西都新鲜。平陌刚给他讲过的东西,正好都能一一对应上。

沈缇递交了文书,羽林卫核验无误,登记收存,放行。

还不忘道一句:“听说翰林成亲了?恭喜。”

倒也不是羽林卫有多八卦,盯着别人私事。实在是最近十年的三届科举,前两届的探花相貌都普通。到了这一届,才终于有了个相貌俊美名副其实的探花郎。

寻常人也不知道探花郎的学问到底有多深,只在乎探花郎好看不好看,能不能为大家贡献茶余饭后的谈资。

沈缇生得眉如墨翠,目含星辰,充分满足了大家对“探花郎”的向往,自然受到的关注多。

沈缇谢过,掏出适才平陌递过来的荷包:“给大家补一份喜酒。”

羽林卫们喜笑颜开,说些早生贵子之类的吉祥祝福的话,笑着接了。

沈缇身影消失在门洞里。

宝金问:“那我们?”

平陌道:“还得等槐生和北道取铺盖卷和点心过来,给送进去,看见那几个年纪小的內侍没有,他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送东西的时候记得要打点,管送管铺,就不用劳累翰林自己动手了。待送进去了我们便可以回去了。”

“那翰林?”

“翰林值宿,今天不会再出宫,明天这个时候再过来接他。”

“哦哦。”

沈缇进宫,去翰林院的直房和翰林院的同僚高君圭交班。

高君圭道:“怎么是你?”

“杨师鲁病告了。”

“哦——哈。”高君圭忍不住以袖子遮住口鼻,打了个哈欠。

沈缇问:“没睡好?”

高君圭道:“陛下昨夜召我问对。”

“何时?”

“寅初时分吧。”

卯时天才亮,才上朝。寅时那是深夜了。

沈缇点头:“陛下克敬克勤,朝廷气象严肃。”

高君圭道:“……正是。”

其实大家心照不宣——皇帝年纪大了,觉浅觉少,他半夜就醒了,醒了就再睡不着了。

睡不着干嘛,就把值班的翰林叫过去聊天。

当然说聊天就太不严谨了,官方用语是:咨询,问对。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最重要的工作是搞学术研究,讲学辩经,编纂典籍。这其中,修史是最高学术目标。但这种重量级的项目不是每一代人都能赶得上的,看运气。

日常的工作,则包括为皇帝起草和撰写文诰、敕令、圣旨,为皇帝讲经读史,解答皇帝在学问上的疑问。

前者常能参与重要的事件或比别人早知消息,后者则总是在皇帝身边陪伴。

“预机务,备咨询”就是这个意思。

翰林们级别不高,工作的内容却紧贴、环绕在皇帝身边,所以常被形容为清要,清华,清贵。

说白了,翰林院就是国家的高级干部储备库。

在宫中值宿完可在家休息一日。

翰林直房在右阙门南,有三间。沈缇过来接班了,高君圭就寻了个小内侍帮他把铺盖卷扛到东华门,交给自家的随从,回家去了。

沈缇今日主要是晚班值宿,白日还有别的翰林在御书房负责文书起草。他在直房里候着备咨询,但其实白日里有别的翰林在脸前头,皇帝也不必特意叫这个值班的过去。

沈缇便在直房里喝茶,翻看他不在这些日子直房的值班记录。

皇帝果然常在半夜问对。

沈缇垂着眸子,往前继续翻。

翻完了一本,再换一本更早的。

正看着,忽然有內侍传召:“沈翰林,陛下有召。”

沈缇合上值班记录,起身跟着內侍走。路上问:“陛下在哪里?”

“在昭阳殿。”

这个时间在昭阳殿,该是御书房见过了一拨朝臣,大事都处理完,在休息了。

內侍卖个好,透露给他:“陛下是特意召沈探花的。”

不是召见当值的翰林,是召见沈缇。

皇帝如何知道沈缇来了呢。

自然是因为昨日皇帝随口问了一句沈缇,身边的大太监记在了心里。今日沈缇临时来顶班,已有小內侍往里面送消息,大太监得知了,便告诉了皇帝。

大太监并不能预测今天小沈探花会临时顶班。但即便没有杨翰林请病假的事,昨日皇帝特意问过了沈缇,今日学士散朝回去后,总会找个由头把沈缇派进宫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