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弓箭之类的了,便是日常佩戴的腰刀、长剑今日都不许。
真当岸边一队队巡逻的金吾卫是吃素的啊。
这一天也不知道要抓多少小偷、拐子、登徒子,解决几起酒后打架的。
敢在这种日子给金吾卫添乱的,管你是谁家公子、哪家少爷,拖回去先爆锤一顿,钵大的拳头揍到亲娘也认不出来。
便明日有不忿的贵妇亲娘们来闹的,统领们见得多了,也能皮笑肉不笑地顶住。
忽然对岸有烟花腾起,在空中炸裂,是为信号。
百姓们激动起来,纷纷道:“要开始了!要开始了!”
果然一声哨音响起,寂静河道里瞬息爆发出了擂鼓之声。百姓的呼喝声跟着爆发。
河里、岸上,都像着了火!热腾腾!
这等日子不禁博彩,许多庄家开了盘口,富贵人家有几百上千两压的,百姓也可以几十文上百文地参与。
岳少夫人问:“你家押了哪只?”
殷莳看向沈夫人。沈夫人道:“出了十两,押的燕山卫。”
钱夫人道:“我押的虎贲卫。去年是他家拔了头筹。”
岳夫人道:“去年是,今年可未必。我押的府军卫。”
沈夫人掩口:“我昨天做了阄,抓的燕山卫。”
只说是抓阄抓出来的,不说那些阄都是沈大人亲自写的。夫妻两个摇筛盅,摇出了个燕山卫。
此等夫妻闺帷之乐,岂能与外人道。
河道里龙舟似箭,岸上热火朝天。
酒楼位置不错,看得十分清楚。热血沸腾、扣人心弦的第一轮比赛,以旗手卫拔了彩旗结束。
包厢里老少夫人们齐齐发出“哎——”的失望之声。
沈夫人忿忿。
沈大人这臭手,明年不能让他摇筛盅了,她自己摇!
第103章
欢腾了一个上午,好几轮激赛,最终是被羽林卫拔了头筹。
殷莳她们靠在窗口甚至都听见楼下路上巡逻的金吾卫在骂娘了:“竟输了,等那几个回来揍不死他们几个。”
一群男人非常计较输赢。
岳少夫人掩口笑着告诉她:“赢的一方,全卫的人都有赏钱的。”
原来如此,十分有趣。
这时候,对面的新诗已经传到岸这边来了。
士子们争相传抄。一人抄完,拿着自己誊抄的快步地去找自己的伙伴们。
一首新的好诗就这样传播开了。
隐隐地,在楼上还能听到“小沈探花的诗”之类的只言片语。让楼上人微笑。
龙舟就是一上午的事,与民同乐,结束后皇帝和官员们便回宫了。
大批的旗帜、仪仗都跟着移动,特别有声势。
也有一种盛世之感。
婆媳俩与岳家、钱家人一起用的午饭,然后道别。
路上殷莳问:“父亲和跻云那边也结束了吗?”
“那还早。”沈夫人说,“宫里还有庆典,要射柳什么的。他们要伴驾。晚上还有晚宴。”
两人让小厮买了许多外头的吃食,略尝一尝,其他的都是准备带回去的。
都有一院子的丫头。
带回去把小食分一分,让这些出不去二门的婢女们也能感受到过节的气氛。
还有沈夫人给她的祛五毒的金钱串子,每一枚上面都有五毒纹样,十分精美。把线拆开了,分别赏给了几个大丫头。
虽然分量不重,但是实实在在的黄金钱。
绿烟笑道:“从前只羡慕姐姐们有这个,终于我们也轮到我们了。”
漂亮的黄金钱可以当嫁妆,若不缺钱用可以传给儿孙,若缺钱用还可以拿去换成银子铜钱。
葵儿蒲儿更是没见过这个,直说:“风俗不一样呢,我们那里没有这个。”
稀罕得很。
男主人没回来,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说些京城和怀溪不同的过节风俗,十分热闹有人气。
冯洛仪的院子的里也洒扫了。
婢女们也挂了菖蒲、悬屏,洒了雄黄。午饭的时候厨房还给上了雄黄酒。
冯洛仪抿了一口,沾了沾,算是过节了。其余的都赏给了婢女们。
也让照香打开钱箱拿了钱给大家都发了赏钱。
月梢觉得,若单看院子里,也挺有过节气氛的。可一进正房里,莫名就觉得清冷,完全没有过节的感觉。
才这么想着,屋里又传来了琴声。
照香也出来了,跟她一起立在廊下晒太阳。
月梢知道,她也不愿意在屋里待着。
她是不晓得什么音律的,当丫头哪学过这个。只有重点培养的大丫头,才会学些写写算算的东西。普通的丫头字认识几个,但主要学的还是收拾打扫伺候主人。
但她长了耳朵,能听见琴音。
听着莫名心里难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照香忽然叹了口气。
月梢知道她叹什么。初二那日翰林不知道为什么来了又走了,然后一直便没再来。
第一日还没如何,第二日也没事,但第三日也不来,照香就开始不淡定了。
其实月梢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
给少夫人做鞋送鞋她是知道的,然后姨娘又做了第二双,那第二双哪去了?
初二那日忽然秦妈妈怎么就来了,还赏了东西给姨娘。
然后翰林来了又走了。
虽然信息不完全,姨娘和照香也并不把她当作自己人不会告诉她,但月梢拼拼凑凑地,猜出真相了。
翰林一直不来,再这么下去哪行呢。
月梢心里有算计,但姨娘那个人心思太敏感了,她不好直接去跟她说。
看了眼照香,她故意问:“翰林怎么好几天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