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253)

如今看到儿媳心志坚硬,沈大人很大程度获得了一种安心感。

大约是能护住她姑姑,两个人不至于被宗族吞吃干净。

殷莳又问:“宁王放了百官出来,是不是已经掌握了京城?这些天在京城维持宵禁和治安的是京军营。”

沈大人道:“没看到振威侯,只看到了五军营提督和三千营提督,这两个必然已经投靠了宁王。”

看殷莳对这些称呼生出不熟悉的困惑,他顿了顿,解释道:“振威侯的祖母是端宁长公主,他祖孙三代人与陛下感情都很好。前振威侯是陛下亲外甥,随陛下亲征时战亡。陛下对振威侯府一向荣宠有加,将京军三营都交给了振威侯总督。下面三个提督,都是振威侯的属下。”

这个亲戚关系、血统和父辈的过往功勋,振威侯根本不需要投靠谁。很难收买,或者收买的成本太高。

殷莳道:“那他可能不在了。宁王的倚仗应该就是京军三大营。跻云说,京军营是很可一战的。”

沈大人点点头,跟他想的一样。

他道:“宁王必然已经将京军全部掌握了,才敢放百官出来。也是为了他的登基大典。”

此正是非常时期,殷莳顾不上装什么乖巧恭顺儿媳妇,沈大人也不会再说这不是内宅妇人该操心的事。

两人做了一年的公公和儿媳,头一次不顾避讳互相直视,敞开了说话,头一次说这么多的话。

令沈大人惊异的是,能沟通得这么顺畅。

殷莳道:“别的王爷不可能就坐看宁王登基,京城还得乱。家里的存粮目前看是够的,也不妨再多进一些。粮食安全人心就安定。未来王爷们的争夺,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了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跻云到底在哪里。”

沈夫人道:“知非,你快想想办法。”

“姑姑别怕。跻云肯定还好好地在宫里。他就没出来过。”殷莳安慰,“咱们只要想办法找到他就行。

沈夫人掉眼泪:“你说的对,他一定好好地待在宫里呢。”

沈大人道:“让程远喘口气,去找內侍打听。”

殷莳点头:“如今,也只有靠內侍了。”

又道:“让程远吃饱喝足好好睡一觉再去。”

沈夫人看了她一眼。

沈大人回来之前,她都还能镇定,觉得父子俩能彼此照应。如今丈夫回来了,儿子却没回来,她一下就六神无主起来。

恨不得程远现在就赶紧去。

可程远跟平陌也都被困了好几日,关押他们这些官员随从的地方条件可比关押官员的地方差太多了。吃不好睡不好,许多人挤着便溺,比牢房还惨。

殷莳只见到了平陌没见到程远。但平陌好好一个大小伙子都萎靡成那样子,程远能好到哪里去?

不能把人活活累死。

早一个时辰或者晚一个时辰知道沈缇的消息,所差意义不大。

不过一个小小翰林而已,在这种大事件中便如惊涛里的落叶。

只要这一关过了还活着,就表示基本安全了。

如果死了,那肯定初二初三就已经人没了,不会拖到今日。

妻子和儿媳的表现沈大人都看在眼里。

他拍拍妻子的手背以示安慰,对殷莳道:“正是。大家都沉下心来。如今,慌也不当用。”

殷莳道:“父亲说的是。”

沈大人对沈夫人道:“你去收拾一下屋里,我稍后要休息一下。”

收拾屋里,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罢了,吩咐下去,自有婢女干活。

沈夫人明白沈大人是要支开她,她虽然很不想离开,但还是起身离开了。

殷莳将手搭在腰间静等公爹示下。

沈大人问:“冯氏如何了?”

殷莳道:“初三那日她乍闻消息,受了些惊吓,但还好,已经稳定下来。稳婆日日看着,说胎动都正常。大约没几日了。我们已经都准备好,只等她发动。”

沈大人手指轻叩桌面,过了片刻,道:“媳妇,一定要保住这个孩子。”

听着是一句没什么问题、普普通通的话,可殷莳的后颈一点点开始发凉。

她只垂着头,却没有答应。

沈大人知道她听懂了。

沈大人叹息。

“莳娘。”他温声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得你为妻,是跻云之幸。”

“你姑姑,平时尽是可以的。只大事发生时,她易优柔寡断,难以立刻做决定。”

“生产本就是一道险关,耽搁了,便没有后悔药吃。”

“莳娘,你是沈家媳妇,跻云正妻。你要给他留后,也是给你自己留后。”

一定要保住这个孩子。

只有在发生难产的情况下才需要用到“保”这个字眼。

保孩子,怎么个保法?

自然是让稳婆把手伸进去,把卡住出不来的孩子挖出来。

至于挖断母亲的肠子、挖穿了肾脏、挖烂了肝脾,不在稳婆的考虑范围之内。

稳婆只听雇主的,保大还是保小。

哪个稳婆手上没有几条产妇的命。

笃笃两声,沈大人手指叩响桌面:“媳妇。”

殷莳抬起头:“跻云若在,一定……”

但她说不下去,因为殷莳忽然意识到,她其实根本就不能确定若果让沈缇来做决定,沈缇就能选择保大。

她和沈缇同床共枕一年,建立了信任,竟下意识地觉得他会做出跟她一样的选择。

但,真的会吗?

殷莳和沈大人四目相对。

殷莳闭了闭眼睛,改口道:“跻云一定会无事的。”

沈大人也不想责备她,只长长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