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繁荣依旧,却已不是昨日的人。
某间酒楼三层的包厢里,有人从窗子里向外观察。
平民与皇帝之间隔着宽阔的河道,河对岸,除了官员便全是羽林卫。
旌旗密集。
便是重弓也很难射到那么远的距离。
除非上床弩。床弩那么大的东西又怎么能在这么热闹的地方支起来不惊动别人。
总之端午不是个好时机。
许久,房中人叹气:“去回禀主人。还得从长计议。”
终于一天的热闹结束,皇帝的御驾平安回宫。
赵禁城肩上担子卸下,长长吐出一口气。
冯翊过来与他打招呼:“卫章,辛苦了。”
赵禁城点点头:“分内事。”
但他知道很多人看着他。
看他这个昔日王府校尉能不能胜任羽林卫统领这个位子。
掌不掌得动六千人的队伍,能否控住大场面。
这个位置,到底坐不坐得稳。
如今看,很稳。
第183章
端午之后,往赵禁城府上去提亲的人骤然增多了。
赵禁城一进宫便是连续数日不出来,这些事务自然就落到了赵青手上。
赵青烦不胜烦。
尤其她注意到,自端午之后来提亲的不只是数量变多了,质量也变好了。
她就更觉得烦。
丈夫与她说:“可不能让爹再娶一个,若生了儿子,这家业还有你什么事?”
赵青道:“用你说。”
其实赵禁城早与她说了:“都推了就行。”
爹摆明了不娶,给她吃了一记定心丸。
端午结束了,赵禁城使人来西郊:“我们大人想过来看望娘子。”
殷莳问:“他什么时候休沐?”
四民道:“后日。”
殷莳答应了:“好。”
过两日,赵禁城来了,带了一匹马。
那匹马通体白毛,无一丝杂色,皮毛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何米堆陈六娘几个看得眼睛都直了。
“送你的。”赵禁城道,“我没读过什么书,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不太懂,只手里有几匹马还算不错,这匹好看,送给你。”
还说自己不懂风花雪月,太会送礼物了。
那马见到生人,喷着鼻息不肯低头。
赵禁城过去按住马颈,硬压着它低头服软认了主,不敢再对殷莳喷鼻息。
殷莳说:“我试试?”
这马太高,赵禁城给她牵到上马石旁,殷莳踩着上马石轻松上去,坐稳了。
赵禁城也上了自己的马。
他道:“你跑过官道了没有?”
殷莳道:“还没。”
赵禁城道:“我带你跑一回试试。”
殷莳眉眼都展开:“好。”
她掏了掏,掏出个面衣来戴上。
赵禁城的人也都掏出面衣戴上。因官道不比乡下小道,绿植多土小。官道上土是很大的,跑官道若不戴面衣,鼻孔都得是土。
官道是三合土的硬路,极为平整。一直延伸到西山。视线没有障碍,山看起来都很近。
马跑起来痛快极了。
起初殷莳还控着马速,后来渐渐放开。
赵禁城和她的马不一般,随人和何米堆渐渐跟不上他们。
这次赵禁城跑在前面,殷莳跟在后面。一路跟着他疾驰,几乎是到了西山脚下才停下来。
随人已经被甩在了后面。
赵禁城道:“你若自己来,到这里就止步了。别再往前去。”
西山有皇家猎场,许多禁区。殷莳点头:“好。”
她仰头望着山,道:“我第一次离这么近看西山。”
赵禁城问:“以前没来过吗?”
“没。”殷莳说,“先帝前年没有来避暑,我姑父、表弟他们都来不了。我和姑姑便也在家里。西山的别院没有用上。”
她说起“表弟”十分自然。
赵禁城摘了面衣,问:“小沈学士是不是旬日里都往这里来?”
殷莳看他。
赵禁城解释道:“在宫里偶然碰见,听见了他和别人说话,说旬休沐日来西郊。我猜是来看你。”
殷莳问:“另一个人是不是翰林侍读江辰江宇极?”
赵禁城道:“正是。”
殷莳点点头。
赵禁城问:“你们……”
殷莳笑看他。
赵禁城:“那个……”
殷莳道:“说呀。”
“咳。”赵禁城搓搓鼻梁,道,“主要是大家理清楚,以免撞上尴尬,生出事端。”
殷莳道:“以后有什么话,直接说。我喜欢说话痛快的人。”
赵禁城点头:“好。”
殷莳告诉他:“我那个事你要是知道的话,该当知道事情当时他是不在京城的。”
赵禁城点头,道:“他们都说你是自请下堂的。”
殷莳问:“你信吗?”
赵禁城道:“我信。”
殷莳微笑。
赵禁城道:“殷娘子,我出身不高,也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得那许多气节。我这样的人,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
所以人跟人对眼缘是有道理的。
殷莳道:“我正是这样的人。”
赵禁城便笑了。
他道:“我是听说过小沈学士的性子的。我总觉得,他那时候不在,是不是憬途有意安排的?但又觉得,憬途还不至于能把手伸到翰林院去。”
殷莳道:“大家一起安排的。”
赵禁城顿时便明白了。
中间有沈大人的手笔。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希望殷莳下堂的不只冯翊,还有她的公公沈大人。
她一个高嫁远嫁的女人,能怎么办呢?聪明如她,自请下堂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