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筒子楼日常[九零](297)
三个月,不光是学到东西,更是可以认识一些人。
简锋打算好好拓展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
父母都决定去上学,简梨愣怔之后突然激动:“太好了!”
她也没想到,父母居然可以靠着个人的努力走出这一步。
在还没有学历膨胀的时代,读书带来的收益是无穷的。简锋和王梦梅原本的小生意思维也不能说错,但肯定是目光不够广阔,现在好了,去读读书,眼光就会不同。
王梦梅说出这些话之前,对女儿是有些愧疚的。
女儿高三的时候,作为父母本应该放下自己的一切去陪着孩子读书,好好照顾孩子。而他们却忙于各自的事情,而让简梨独自面对高三生活。
“其实也不一定就过的了考试……”
王梦梅有点打退堂鼓,她想着,什么时候不行呢?那位老师本来也没说让她今年就一定要考。
简梨一拍桌子:“不可以这样退缩哦妈妈,我很支持你们去读书的。我的事情你不用管,我可以安排的!”
其实父母已经给她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了,在学校的对面买下的房子方便了她的住宿,开在学校周围的店更是让她衣食无忧。
简梨觉得,她拥有的条件已经足够优越。
王梦梅跟丈夫对视了一眼,明白女儿不是作假,而是真的希望他们去读书。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下来。
“等我们考完试,我跟你爸就也搬过去住。”
当然了,这边的房子也不用搬干净,偶尔他们回来的晚,就不去那边打扰女儿。
简梨自然没有异议,她高兴的要求看看那份计划书。
“太晚了,明天吧。”
但简梨不愿意:“不看我睡不着觉!”
简锋无奈道:“给她吧,不行了我明天去给她请个假。”
王梦梅只好翻出那一大摞的东西递给简梨。
简梨兴致勃勃看起来,倒是他们两口子困得不行,只能先去睡。
简梨看了半夜,不得不佩服起省大这时候的教育水平。
这些内容即便是从以后几十年的眼光来看,都十分合格。
其中提出的开连锁店收加盟费的方式,更是后来无数奶茶店的“成功之路”。
简梨小声嘀咕:“完了,该不会张X麻辣烫和杨XX麻辣烫被我蝴蝶掉了吧?”
省大高材生们给出的范例,完全就是这两家的模板啊。
简梨看的手痒,忍不住拿出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简锋先起床,就看见女儿的床边丢着明显写过的水笔。
再一看,嚯,简梨的想法也很成熟。
不过她倒是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
简梨觉得,麻辣烫在未来的十年里,发展并没有十年后更快。
究其原因,是因为电脑的应用。
现在的模式,虽然也考虑到了互联网,但是还是观念太保守。再过十年,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候,才是连锁店大展光辉的时候。
现在的店面,仍然需要很多监管,一个监管不好,食品安全问题很容易被当成出头鸟。
所以简梨提出的方案分作两部分,前一部分全部是直营店,而且是围绕桃城在内的省内市区。预计店面开到一定程度,再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搭建内部系统,然后推向省外。
简锋失笑的合上页子,任谁都知道计划只是计划,实施上去总有千万麻烦。
所以他并不说谁的观念对错,只等着时间来验证。
*****
很快,省大那边的摊位下来了。
王梦梅核算了成本,给周培和杨楠一人开了一万,周培和杨楠一商量,俩人把这笔钱分了一半出来,一万块钱就地分给全班同学。
周培很不好意思的来找王梦梅辞工:“阿姨,我从明天开始就不来了。我跟同学商量好了,打算做一个网站。”
王梦梅很惊讶:“你们不是读管理的吗?怎么想起来做网站?你们打算做什么网站?”
周培:“我负责管理,找了几个学计算机的同学……我们打算做一个在网上卖衣服的网站。”
王梦梅不明觉厉:“那可要好好干。”
她不懂那些,但周培却很感谢她。
王梦梅给他的五千块,就是他创业的成本了。
没几天,王梦梅的窗口开业了,在开业之初,经管院的学生就都知道这家麻辣烫店的老板就是那次实践课的主角。
在开业第一天就大排长龙的队伍里,经管院的学生们个个头抬得高高的。
在别院学生质疑价格为什么不一样时候,他们咳了咳,然后扶正自己的院系牌。
就是这么骄傲!
第161章
高三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简梨不知道别人的高三是怎么过的,但是她的高三,就和上辈子没多大的区别。
不同的是,她已经不再内耗,每天早上吃完饭就上学,中午和晚上就去店里吃饭,空余的时间全用来刷题背书和睡觉,对她来说,这辈子才是她真正的高三生活,不用去考虑家庭的变故,全力以赴准备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她的成绩从稳定在第一名开始,跟后面的第二名成绩逐渐拉开。
到了学期末,简梨的成绩已经和第二名差着好几十分。
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学期的结束,王梦梅和简锋顺利拿到了夜大的结业证,王梦梅则是抓紧时间准备了函授考试。
成绩还没出来,就到了过年。
今年过年,要说跟往年有什么不同,简梨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多了很多东西。
王梦梅收到了杨楠带来的几个同学的礼物,今年王梦梅开的窗口很快就实现了盈利,经管学院一般都是在上学期期末把钱发下去。王梦梅索性趁着元旦节后的几天,对这几个月的营业额进行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