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五筒子楼日常[九零](311)
班主任还十分遗憾:“你要是考了前三,学校就给你一万了。”
就差了一分,实在是亏。
简梨却没觉得怎样,反正她通知书也收到了,已经心满意足。
回了王家庄又吃了一顿王云云的酒席,约好了等到出发时候带着王云云。
八月中,简梨一家三口坐上了火车去往东北。
这次回东北,简锋是打算回去看看老人的坟怎么样,如果没有亲戚管,他就打算把坟迁走。毕竟离的太远,祭拜总是不方便。
太久时间没回去,一家人坐了两天的车,这才辗转到了最北的省份的偏远小村庄。
简锋找到了村干部,问清楚了坟的位置,他父亲在老家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几个堂兄,如今也都过世,能牵扯到关系的,就是这几位堂兄的子女。
跟简锋差不多岁数的男人五十多岁,一脸憨厚像,带着他们去买了香烛纸钱。
在坟上结结实实磕了头,简锋把女儿考上顶尖大学,母亲黄桂花去世的消息都说给去世的人听。
“爸,我赚钱了,往后一定经常来看你。”
简锋烧了七八麻袋的金元宝,又烧了半小时的纸钱。
那远亲抽完烟斗,留他们吃了一顿铁锅炖大鹅。
简锋走之前给了对方一千块钱,又要了一个联系方式。
“我父亲这边,还要劳您多照顾。”
那远亲推辞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没推过,只好拍着胸脯保证一定逢年过节多烧一点。
简锋祭拜完父亲,想着难得来一趟东北,就带着母女俩去了哈尔滨。
在哈尔滨游玩了几天,一家人这才踏上回家的旅途。
简梨买了一堆的俄罗斯巧克力,准备回家送人。
简锋这一个月基本没忙过正事,但是也没有人会说他什么。
那一个个小老板,都想得是,要是自己家孩子能考上清北,那别说是一个月不工作了,就是一年不挣钱,都心甘情愿啊!
“这老小子,真是有点运道。”
做生意的人都迷信,这种迷信大多都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归纳。
要论勤奋,简锋当然勤奋,但是勤奋的也大有人在。
要说精明,简锋也看不出多精明,真精明的人,早在八十年代干倒爷都发起来了。
要说幸运,那所有人都要投简锋一票。
这两年有些人生意不顺,就想着找人看看事,这些人不约而同都来问简锋。
理由是简锋中年发迹,一定是这方面碰到什么高人了。
简锋从哈尔滨回来,就被人堵着打听。
他哭笑不得:“真没有。”
“都是兄弟,你偷偷跟我们说说啊,别只顾着一个人发财。”
简锋还说没有,最后那人也只能当他藏的深,打算以后再来问。
简锋回到家,自己一回想这些年,不光是旁人觉得,他自己也觉得十分玄妙。
仿佛从女儿初二开始,家里就在一路走高。
运气啊,它是个不讲道理的东西。
八月末,简梨要准备东西去学校了。
床铺被褥王梦梅提前做好,哪怕简梨说可以去学校再买,王梦梅依旧坚持要从家里带。
“买着多麻烦啊,而且料子一定不如我给你准备的好。”
王梦梅找人弄的新棉花,又做了被面,简梨不喜欢睡软枕,还特意做了荞麦壳枕头。
床上四件套,秋冬季衣服,护肤品,鞋子帽子……
简梨一个劲的说着够了:“不够我再买。”
最后装了大半车。
简梨:“你们装这么多,回头我姐的东西没地方放了!”
简锋:“要不,我跟你妈一人开一辆车?”
面包车能拉的多。
简梨:“……不要!”
多大场面呢,还专门找个拉货的车。她把其中那些不需要的衣服都给挑出来。
半厚不薄的衣服拿出来大半,这些根本都扛不住首都的寒风,她打算到时候去买几件超长羽绒服!
九月二号,黄历宜出行。
简梨和王云云坐在车后座上,座位上也挤了一大包行李。
“出发!”
去报道啦!
第169章
虽然首都来过一次了,但是对简梨来说,跟父母一道开车出发,仍然是不一样的体验。
一路上走走停停,一家人整整消磨了一天才到,到达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简锋想的很好,到了地方就开酒店住宿,可到了的时候,接连找了好几个酒店都是满房,最后在距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才找到了几间大床房。
简锋和王梦梅住了一间,简梨王云云住一间。
第二天王云云很早就起床了,结果简梨和姑姑姑父都不起。
王云云只好先下楼去吃饭,又给简梨兜了一点上来。
简梨迷迷糊糊的闻到饭菜香味,睁开眼就是她姐王云云的脸。
“……起来了?吃点饭吧。”
王云云没好意思喊人起床,但是她心里却有点急。
报到啊,还是大学报到。怎么姑姑姑父和小梨都不着急呢?
简梨勉强起身刷了个牙,眼睛还眯着,嘴巴自动找上小笼包,咬了一口,含含糊糊道:“害,第一天人都很多的,咱们就等一等嘛。”
报到时间总共两天,学校就在那里,又不会跑,干嘛着急着去呢?
“姐,咱们今天去爬长城吧?”
上次跟父母一块来,时间有限,没去长城。这次王梦梅和简锋送她来,应该也不会久待,简梨想多陪陪父母。
王云云欲言又止,她想问简梨对大学一点都不紧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