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情之系列(795)

作者:马为鹿 阅读记录

“不识字,不知道衙门在哪儿,不会问吗?我父皇任命的清廉的官多了去了,就没个地方给百姓伸冤的?”泰和更生气了,“你们倒是一味的躲、一味的跑了,倒让那些官员上折子来气我父皇,肯定就是你们因为极少的几个赃官,便不分青红皂白的连带着说我父皇不好,那些御史才有恃无恐。”

“不不不,”俞翕慌忙摆手跪下,“草民,不,就是以前草民生长的乡野,也没人说皇上的坏话。”

“噢?即使你们遇到坏官,也没人说朕不好吗?”嘉平帝的声音倒是平稳。

“有说皇上的,但没人说皇上坏话。”俞翕心里直打鼓。

嘉平帝问道:“说朕什么?”

“这——草民不敢说。”俞翕似乎很害怕,不,她心里是真的害怕。这要是说不好,可真就要掉脑袋了。但箭在弦上,她不得不说。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有什么不能说的,你放心大胆的说,父皇一向都喜欢真话。”泰和这话其实就是替俞翕“兜底”。

嘉平帝点头道:“说吧,朕恕你无罪。”

“皇上和公主都让草民说,那草民就实话实说了。”俞翕按下忐忑的心,说道:“其实百姓从来没骂过也没怨过皇上,在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心里,皇上您,就是,嗯,”她故作绞尽脑汁的模样,“皇上您,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君父。”“君父”这个词还是她无意间看了一回古代电视剧得来的,昨夜她想好了,可以用一下,说不定还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果然,嘉平帝语气稍许惊奇,“君父?何解啊?”

“皇上您是咱们大晟朝的君主,拙荆教过草民一个词叫‘家国天下’,那草民就想了,这大晟朝不就是天下最大的家吗,您不就是这个最大家的一家之主吗。一家之主肯定就是天下所有人的父亲。那您不就是君父吗。”俞翕解释地结结巴巴,但显然取悦了嘉平帝,他哈哈一笑,“君父?这称呼倒是新鲜,却也有些贴切。”

“父皇,您听到了吗?百姓竟是这样敬重您呢。”泰和似是在对自己的父亲撒娇,但这分寸却拿捏得极好。过一份会让皇帝生厌,少一分又显不出对皇帝的亲近。这可是极为考验“演技”的。她见嘉平帝面露得意之色,暗自好笑,又装出心急的模样对俞翕道:“快继续说下去。”

“是。”俞翕恭敬道:“回皇上,回公主,百姓心里其实也明白些道理。家里的人多,地也多了,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派去管着的人也有好有坏,总不能因为这样就去怪罪老爷或族长。皇上管着大晟朝,地万万里人万万千,派到地方管着的人,也有万千。人心隔肚皮,总有一两个,心眼儿是坏的,这又如何能怪得了皇上?”

”大胆,”身边的太监李福全喝斥道:”竟敢拿皇上和士族相提并论,你有几个脑袋?”

“小民不敢,”俞翕的身子微有些瑟瑟发抖,似乎是被吓的,其实也不尽然,害怕自然是有的,还因为从进门到现在,她虽然站着,可一直弯腰低头躬身,身体实在吃不消。

泰和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说话,她是料定皇帝不会如何。果然嘉平帝只是微微的冲着李福全摆了摆手,说:“他不过是山野村夫,心中所想皆代表百姓,说的道理虽浅显粗鄙,却也大有深意,如何能苛责?”他看向俞翕,温和道:“你也不必害怕,朕不是昏君,你且如实回话。”

泰和有点担心俞翕此时坏事,毕竟皇上的天威,不是凡人所能承受的。她做了个小动作,倒了一杯茶,递给了李福全,示意李福全拿给俞翕,这才笑着道:“喝口茶润润喉,好好的回话。”

“草民谢皇上,谢公主。俞翕微颤着接过,低着头只敢小小的抿了一口,低声道:“草民不会说话,但草民知道,若父亲问话,儿子不能隐瞒。皇上是天下人的君父,任何人都应该对皇上说实话。”

嘉平帝微微一叹,说道:“虽目不识丁,却也有赤子之心。俞家倒出了个好儿郎。”他转头对泰和和李福全说道:“满朝文武文采斐然者比比皆是,却不知朕只要这实话二字。”

泰和娇憨道:“这有何难?如果他们不说实话,父皇砍了他们头便是。”

嘉平帝哈哈大笑,“若依我儿之言,这满朝文武恐怕要一个不留喽。”他感慨道:“朕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也不能肆意妄为。有时反倒不如平头百姓来的逍遥自在。”他看向俞翕,神情温和,问道:“将来你有何打算?”

俞翕回答道:“草民是想去经商。”

“哦?”嘉平帝问道:“士农工商,商为末等,裴家为读书人家,裴家的女儿会许你这样做?”

“夫人曾说过,人食百谷便有百样之能,草民于读书上并无天赋之能,虽要读书明理,却不必专于此道。夫人还说过,男子汉立足于世虽可以靠父母祖荫,但也需做出一番事业,方不负来这世上一遭。草民长于猎户之家,读书务农做工一窍不通,也就只有去经商方可挣钱。”俞翕的话让泰和嗤笑不已,“你眼中只有钱?此乃奸商本色!”

俞翕辩道:“夫人说身正不怕影子歪,草民只要诚实做人诚信经商,便不怕人言是非。况且即便要去行善也要有钱才方可。若有人受灾,草民想去行善,却比灾民还穷,那又如何能够行善积德?夫人教过草民一句话,行事可以不拘一格,但要守住本心。草民问夫人,本心是不是善心。夫人说然也。”

嘉平帝点头赞道:“好一个不拘一格,果然是大儒之家教出的女儿。”

同类小说推荐: